四川建机F0-23B塔机安装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建机F0-23B塔机安装技术⽅案
中国⽔利⽔电第⼋⼯程局有限公司
XXXX项⽬部F0/23B塔式起重机
安装技术⽅案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制:张顺平
中国⽔利⽔电第⼋⼯程局有限公司XXXX项⽬部
⼆〇⼀四年六⽉⼗⼆⽇
⽬录
第⼀章F0/23B塔机简介 (1)
⼀、F0/23B塔机参数 (1)
⼆、FO/23B塔机结构说明 (3)
三、安装场地规划 (3)
第⼆章施⼯组织及资源配置 (4)
⼀、施⼯组织机构配置 (4)
⼆、劳动⼒计划 (5)
三、主要施⼯设备投⼊计划表 (5)
四、塔机安装⼯期计划 (6)
五、安装前的准备⼯作 (7)
第三章塔机设备吊装 (8)
⼀、塔机单元重量及吊装⾼度 (8)
⼆、塔机设备吊装⽅案确定 (8)
三、塔机主要⼤件吊装 (8)
四、安全保证措施 (8)
第四章F0/23B塔机安装过程 (12)
⼀、基础浇筑和固定⽀脚安装 (12)
⼆、塔机各主要部件的安装及组装: (12)
三、塔机电⽓部分设备安装及辅助设施安装 (13)
四、塔机顶升 (14)
第五章负荷试验⼤纲 (16)
⼀、设备概况 (16)
⼆、试验前的准备 (16)
三、试验过程 (16)
四、试验安全保障措施 (17)
附件:塔机布置图 (18)
第⼀章 F0/23B塔机简介
⼀、F0/23B塔机参数
固定式F0/23B塔机⾃重57.8T,另有配重16.1T,共计73.9T。
本次塔机安装配置14节标准节,50m起重臂。
最⼤起重量为
5T(幅度28.2m以内),50m幅度时起吊2.3T(SM型⼩车)。
1.外形尺⼨
2.塔⾝截⾯(PA664,14节标准节,⽆基础节)
3.荷载特性(50m臂,2绳⼩车,最⼤起重量5T)
4.机构特性(起升70RCS25双绳,变幅6DPC4[0~1m/s],回转OMD45,⽆⾏⾛)电机总功率: 70KW,供电电压:
380V/50Hz
5.钢丝绳
⽤途型号长度(m)根数备注
起升Rope anti 34 tor 14 -200AC201 1 H 01 044 96 变幅后牵引Rope 6 strands –φ7.5 65 1
M 00 044 04 ⼀端有夹套变幅前牵引Rope 6 strands –φ7.5 95 1
M 00 044 04
⼆、FO/23B塔机结构说明
固定式FO/23B塔机从下⾄上由固定⽀脚、7.5m塔⾝第1节(基础节)、3m塔⾝标准节、顶升装置、回转⽀承、塔头、司机室、平衡臂、起重臂、尾配重、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吊钩及电⽓控制部分组成。
根据项⽬施⼯技术⽅案,本次安装配置14节塔⾝标准节,最⼤起吊⾼度为基础⾯以上43.5⽶,50⽶起重臂。
本次⾸先采⽤吊装⽅式安装2节塔⾝标准节,剩余12节采⽤顶升加节⽅式安装。
三、安装场地规划
本次FO/23B塔机安装在B04硅铁车间,现场拼装及安装的场地不⼩于:60m×30m,塔机基础周边车间基础结构砼浇筑完成后回填碾实,保证50T汽车吊和转运车辆能进出通畅。
第⼆章施⼯组织及资源配置
⼀、施⼯组织机构配置
1、总指挥:XXX
2、副总指挥
XXX:现场施⼯总指挥
XXX:外部协调、供应保障总负责
XXX:技术总负责
XXX:安装机电技术总负责、安装策划与组织
3、现场施⼯负责⼈:
XXX:机械安装
XXX:机械安装
XXX:电⽓安装
XXX:安装所需场内设备材料和⼈员的统⼀协调配置
4、现场安全负责⼈:XXX
5、现场技术负责⼈:XXX
6、现场电⽓技术负责⼈:XXX
⼆、劳动⼒计划
劳动⼒计划表
序号⼯种⼈员数量备注
1 管理 9
2 技术员 2
3 机械安装
4 适应⾼空作业
4 电⽓安装 2
5 起重拼装转运/后
勤材料
4 其中起重2⼈
6 安全员 2
合计23
三、主要施⼯设备投⼊计划表
主要施⼯设备、⼯具、材料投⼊表
序
号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1 汽车式起重机 50T 1台安装,起重臂抬吊时增加
1台
2 汽车式起重机 20T 1台转运、拼装
3 ⾃卸汽车 20T
1台转运
4 交通车 TOYOTA
1台
5 全站仪莱卡TCR802 1台测量
6 钢卷尺5、10M 各1把
7 千⽄顶 5T
2台
8 ⼿拉链条葫芦 2T、3T 各2个
9 电焊机 500A
1台含电源线、焊把线、焊钳
10 氧割设备1套含⽪管、压⼒表
11 扭⼒板⼿ 2000N.M
1把
12 电动扳⼿1台
13 开⼝扳⼿ 20件套1套
14 活动扳⼿8⼨、12⼨各两把
15 梅花扳⼿ 20件套1套
16 套筒扳⼿ 32件套1套
17 内六⾓扳⼿12件套1套
18 钢丝绳
Φ21,长4m、8m 各1副Φ15,长1m 、2m、4m、 8m各1副
19 起重卸扣 8T、5T、2T、1T 各4个
20 ⼤锤12磅2把8磅2把4磅4把
21 枕⽊ 250×250×1000
10根22 跳板50*300*2500mm 10块
23 铁马凳⾃制,宽度同时考虑C7050
塔机安装可使⽤
3条拼装起重臂⽤
24 安全⽹ 3×4⽶4副
25 撬棍4根
26 安全绳φ17 200⽶
27 电⼯⼯具2套
28 其它辅助材料脚⼿架钢管和⾓钢等适量
四、塔机安装⼯期计划
塔机控制⼯期分析见表,其中电⽓设备安装为平⾏作业,基本上不占⽤直线⼯期。
零
部件的组拼⼯作在安装前进⾏,不计⼊直线⼯期;塔机总安装⼯期为10天,计划2014年7⽉25⽇开始安装。
塔机安装⼯期计划表
序号项⽬⼯期
1 设备清点以及技术准备(不占⽤直线⼯期)6天
2 2节标准节、顶升套架1天
3 回转⽀承、塔头和司机室1天
4 平衡臂、起重臂和配重2天
5 电⽓设备安装、辅助设施安装、消缺调试2天
6 ⾃升3天
7 试验及验收1天
合计 10天
五、安装前的准备⼯作
在塔机设备安装前,需做下述准备⼯作:
a、安装前安装施⼯技术措施须报请国际部和公司起重⼤队审批后,⽅可⽤于施
⼯;
b、安装、拼装场地平整;
c、根据塔机的许⽤负荷,布置施⼯电源⼀套;
d、设备清点、检查;安装⼯器具、消耗性材料及设备的准备;
e、技术⼈员对参加安装的⼈员进⾏技术交底,并明确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f、安全、照明设施的准备;
g、进⾏负荷试验吊栏及试块准备;
h、完成塔机的检修保养⼯作。
第三章塔机设备吊装
⼀、塔机单元重量及吊装⾼度
注:吊装⾼度指部件⾼程,不含挂绳。
⼆、塔机设备吊装⽅案确定
1.塔机设备吊装
塔机需吊装部件最⾼为塔头,吊装⾼度31⽶;起吊最重部件为起重臂,重量7.5吨;起吊尺⼨最⼤件为起重臂长51.7⽶。
2.塔机安装吊装设备确定
根据塔机部件安装位置⾼度及重量要求,安装塔机部件时利⽤现有的20T 和50T 吊车进⾏吊装。
三、塔机主要⼤件吊装
1.起重臂以外的部件采⽤50T 汽车吊安装。
2.起重臂采⽤两台50T 汽车吊抬吊安装。
四、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施⼯指导原则
a.认真执⾏《电⼒建设安全⼯作规程》(SDJ63-82)及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教育员⼯进⾏安全⽂明施⼯,把安全⽣产放在⾸位,牢牢树⽴“安全第⼀,预防
序号安装部件名称
吊装单元最⼤重量
(T)
总重量(T)
吊装⾼度(m)
1 第1+2节标准节 1.5 3 7.5
2 顶升套架 3.2 3.2 7.5
3 回转⽀承 5 5 9.5
4 塔头及控制室 4.1 4.1 19
5 平衡臂 5 5 12
6 第1块尾配重 3.
7 3.7 12 7 起重臂 7.5 7.5 12 8
剩余4块配重 3.1 12.4 12
为主”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b.结合以往安全管理和施⼯成功经验,编写适合本⼯程使⽤的安全施⼯⼯艺,作为现场
施⼯规范指导全体员⼯,使相关⼈员都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c.进场⼈员必须先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上岗,项⽬部定期组织已上
岗⼈员进⾏安全知识学习和培训。
对特殊⼯种⼈员按国家和⾏业有关规定严格执⾏上岗制度。
d.积极开展“班前五分钟”安全⽣产活动,对本班前⼀天⼯作进⾏总结,对当天⼯作进⾏布
置,对可能发⽣安全事故的作业点及危险源进⾏分析,并作好相应安全准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
e.成⽴以项⽬经理负责、项⽬副经理牵头的项⽬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对塔机安装各
项⼯作进⾏全⾯的施⼯安全管理。
2.现场施⼯安全控制
(1)现场安全要求
a.施⼯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危险部位必须悬挂GB2893-82《安全⾊》和GB2894-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
b.进⼊施⼯现场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品;严禁打⾚膊、穿拖鞋、穿短裤和酒后上班。
c.施⼯现场需⽤警⽰带隔离,有专⼈看守。
d.夜间、⼤风⼤⾬天⽓严禁安装作业。
(2)设备转运安全要求
a.设备装车时,由专业起重⼯负责捆好、垫好所装车的设备,经⽣产安全⼈员确认装车
安全可靠后⽅可开车,确保设备、物资的安全运输。
b.车辆驾驶⼈员在转运前必须熟悉路况,在转运时应仔细观察前⽅道路情况,碰到异常
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不得侥幸驾车,更不准带病出车、酒后驾车。
(3)起重操作安全要求
a.起重⼈员应全⾯了解吊运场地情况,了解被吊物体的重量、尺⼨及形状,考虑各种安全
因素,确定安全吊运⽅法,选⽤符合安全标准的起吊设备和起重⼯器具,吊索安全系数按5倍以上,卸扣按标注吨位为准,严禁以⼩代⼤敷衍起吊。
b.物件起吊时,两绳夹⾓不得⼤于60度,起吊⼤件因⾼度限制,两绳夹⾓应⼤于60度时,
应在吊钩上采取保险措施,防⽌吊绳从吊钩上脱出。
c.物件兜翻、游翻、带翻或空翻时,要做好吊索和物件的保护⼯作,起吊⼯具和吊索安全
系数要略⼤,翻⾝过程要缓慢,指挥要准确,尽量避免物件冲击。
特⼤件翻⾝、装卸车要严格按作业程序指导书组织施⼯。
d.起吊物件时,⼿不可抓在吊索的吊环内,更不能抓在吊索与物件接触⾯之间,不可把⼿
伸到被吊物下进⾏稳钩与调整起吊钢丝绳、卸扣等,防⽌吊索挤压⼿指。
e.将设备吊离地⾯约100mm,观察起重机械的稳定性和制动性能,确定稳定可靠后⽅可
继续起升。
起吊时,起重机械臂杆下不得站⼈。
f.装卸车后,⼯器具要及时收回清点并摆放整齐,索具要分类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上,⽤
坏的⼯具和索具,应及时回收,集中报废,避免误⽤。
g.信号指挥员指挥信号应明确、清晰,哨⾳应简洁有⼒;进⾏⼤件吊装指挥前,应先与起
吊设备司机进⾏联系与沟通,约定指挥信号,避免吊装作业中信号被误解。
(4)部件拼装及安装安全要求
a.进⾏部件拼装及安装时,要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因特殊情况⽆法避免时,要安排⼈员对
两个⼯作⾯的施⼯进⾏协调、监察。
同⼀⼯作⾯的施⼯⼈员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
严格执⾏⽣产施⼯“四不伤害”原则。
b.部件拼装完后,需搭设必要的脚⼿架⼯作平台。
c.⾼空作业必须先作好安全防护准备,制定安全防护措施,不得有逞强、冒险的作业⾏为。
d.正确使⽤⼯器具,不得因⼯器具使⽤不当⽽发⽣的⼯器具损坏及⼈员损伤事故。
e.现场使⽤的氧⽓、⼄炔瓶要按照有关要求预留间距正确摆放。
f.现场使⽤的施⼯⽤电设施要按要求作好安全防护,在醒⽬位置悬挂安全警⽰牌,电源⾛线要布置有序。
g.设备进⾏调试时,要严格按照调试操作规程进⾏,每个调试项⽬都得有专⼈对设备各个相关部位进⾏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向调试协调⼈员报告,问题切实得到确认、解决后才能进⾏下⼀步的操作。
(5)施⼯现场安全⽂明⽣产管理
a.安全员负责施⼯现场安全⽂明⽣产管理和协调配合管理,保证施⼯现场布置合理、整
洁有序、道路和通道畅通、环境优美,杜绝施⼯现场的“脏、乱、差”现象,每天完⼯下班前对现场进⾏清理。
b.现场总指挥负责安装组织管理,坚持均衡⽣产的原则,在确保安装进度计划顺利完成
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阶段性施⼯⽣产进度,为安全⽂明⽣产创造有利条件。
c.对于危险作业项⽬,在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由安全员负责设⽴专门的安全监督
岗,加强施⼯现场安全监控,强制执⾏“安全作业票”制度,对不符合安全施⼯条件的,实⾏“安全⼀票否决权”制度,杜绝违章指挥和冒险蛮⼲。
e.安装班组安全员每天对该班组的安全作业情况进⾏检查和总结,协助班组长及时处理
安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f.配备充⾜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护⽤品,确保施⼯和⼈⾝安全。
第四章 F0/23B塔机安装过程
⼀、基础浇筑和固定⽀脚安装
按照基础设计图(OM-SG-DZ-040-003)将塔机基础浇筑完成,保证固定⽀脚⽔平度和⽀脚垂直度在规范要求之内,并同时做好接地。
基础规格为M169N,尺⼨6.45×6.45×1.7m,重量169吨。
基础砼⾄少14天凝期后⽅可进⾏塔机安装作业。
⼆、塔机各主要部件的安装及组装:
1.标准节安装
a.安装标准节前先将1,2节标准节提前拼装好成⼀组;
b.⽤50T汽车吊将2节标准节⼀起吊装到固定⽀脚上,⽤8个销轴固定,并装好插销和
开⼝销;
c.安装完成检查塔⾝垂直度;
e.标准节安装的同时将上下通道同时安装牢固。
2.顶升套架
a.在地⾯提前拼装好顶升套架整套机构;
b.采⽤50T吊车整体吊装到已装好的标准节上;
c.利⽤⽌动靴将顶升套架固定在塔⾝标准节的顶升⽿座上。
3.安装回转⽀承
a.将回转⽀承的平台和护栏组装到回转⽀承上;
b.将导轨及其⽀座板组装到回转⽀承上(可在顶升前安装);
c.⽤50T吊装回转⽀承,并⽤销轴与塔⾝标准节连接;
d.特别注意回转⽀承的⽅向,导轨应在顶升套架开⼝侧。
4.塔头安装
a.地⾯将塔头栏杆、平台、司机室、部分拉杆与塔头拼成整体。
b.由50T吊吊装就位,⽤销轴和螺栓与回转⽀承连接。
5.平衡臂安装。
a.地⾯组装平衡臂。
b.由50T吊吊装就位,⽤2个销轴与塔头底部连接。
c. 继续提升平衡臂到合适位置,将平衡臂拉杆与塔头顶部拉杆连接牢固;
d.缓慢下降平衡臂,⽆误后松钩。
6.起重臂安装
a.地⾯组装起重臂,包括6节起重臂、臂头、拉杆、起重⼩车等,底部⽤铁马凳垫起,
起重⼩车固定在起重臂根部,拉杆放于起重臂上部拉杆槽中,并将头部绑扎固定;起吊前在起重臂两端系好缆风绳。
b.由50T吊吊装就位,先⽤2个销轴与塔头底部连接。
c. 继续提升起重臂到合适位置,将起重臂拉杆与塔头顶部拉杆连接牢固;
d.缓慢下降起重臂,张紧拉杆。
7.安装尾配重
a.⽤50T吊依次安装5块配重,并固定。
b.配重为1×3700+4×3100Kg,重量偏差为±250Kg。
8.电器安装调试
a.各电器设备必须在安装前进⾏检修和保养,并在地⾯单动和联动调试合格。
b.塔头及操作室安装完成后开始上机布线,注意要预留塔机顶升所需电缆余量。
c.塔机配重安装完成后要尽快完成塔机的电器安装和调试,以免影响后续安装。
三、塔机电⽓部分设备安装及辅助设施安装
塔机电⽓部分,包括380V供电电源,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顶升机构的配电、控制、保护、信号及照明控制,各限位保护装置及警⽰设施安装调试。
各机构的操作在司机室联动台进⾏。
1.供电电源:
引⼊电源为380kV ,在塔机底部设专⽤配电箱,经中⼼导电装置、操作室,分送到各机构电控屏,由联动台进⾏控制。
如果塔⾝上需布置另外的施⼯照明灯具,须另外设置配电箱,不得与塔机共⽤。
机内设备⼯作电源为,交流三相四线制 380/220V 50Hz
整机⽤电设备总容量:约70KW
2.电⽓元件安装
在结构安装过程中,同步安装各部位电⽓元件,包括限位器、⼒矩限制器、风速仪等控制或警⽰元件,按图纸要求调试有效可靠。
3.电缆敷设要求
a.电缆敷设前检查电缆的绝缘应满⾜要求,电缆芯线导通;电缆⽆损伤。
b.将电缆置于电缆放线架上,采⽤⼈⼯、按设备图纸上的电缆布置和要求将电缆敷设就
位。
c.每根电缆的两端和转弯处挂电缆标志牌。
d.每根电缆敷设时均应留有余量。
e.电缆放线时电缆不得在地上拖拉,以免损坏电缆绝缘。
f.不得采⽤拖拉电缆的⽅式进⾏电缆放线。
g.电缆敷设时电缆不得交叉,布置美观。
4.配线要求
a.按图进⾏配线⼯作。
b.配线要求整齐、美观;线头应标有字迹清晰、美观的线号;且每个端⼦上不能有⼆个
以上的线头。
多股软线与端⼦连接时应压接合适的线⿐⼦。
备⽤芯线的长度应留有⼀定的余量。
四、塔机顶升
塔机⾃升在低架部分机械和电⽓安装调试合格后进⾏,顶升过程中不允许停电。
塔机顶升在顶升装置从沐若运到位后实施,具体时间另⾏安排。
1.顶升前准备⼯作
a.选择晴好天⽓,风⼒不⼤于4级;
b.本⽅案交底;
c.⼯器具准备;
d.顶升套架安装;
e.顶升横梁安装,并检查横梁是否稳固;
f.导轨安装;
g.塔⾝引进⼩车安装,检查⼩车是否安全、灵活;
g.顶升液压泵站安装调试;
h.调试整个顶升系统,合格后将顶升套架升到最上标准节,准备顶升。
2.顶升过程
a.顶升配平:将顶升套架上部与回转⽀承连接牢固,松开回转⽀承与塔⾝标准节的连接,
操作顶升装置,使回转⽀承⽀脚脱离塔⾝鱼尾板,将塔机⼩车移动到37.7⽶幅度位置,微调平衡;
b.伸出与顶升横梁相联的顶升油缸活塞杆,顶起塔机。
⽤顶升套架上锁紧棘⽖将顶起的
塔机部件放在塔⾝凸⽿上。
再收回油缸活塞杆以提起顶升横梁,将顶升横梁与上⾯的⼀对凸⽿相联。
为了获得⼀节标准节放进顶升套架所需要的空间,此顶升操作需重复进⾏三次;
c.顶起的塔机部份⽤棘⽖⽀撑在塔⾝最后⼀个标准节的顶升⽿座上,活塞杆⼏乎全部伸
出,在整个⾏程中,套架上的导轮不能超出塔⾝的固定部份;
d.将标准节推向塔⾝,引⼊套架。
再将液压系统操纵杆推向“起升”位置,并操纵控制杆,
使棘⽖脱开顶升⽿座;
e.将液压系统操纵杆推向“下降”位置,使标准节插⼊鱼尾板,再将Ф55的4×2个轴销插
⼊销孔,并将安全销和开⼝销固定好轴销。
提起扶梯⾄上固定端,使扶梯的下部接头插⼊下⾯标准节的扶梯端部;
f.松开引进⼩车在标准节上的4 个固定螺栓,并将其推出套架;
g.在导轨上吊挂第⼆个标准节之前,必须将被顶起的塔机上部与下部塔⾝节联结在⼀起。
此时将液压系统操纵杆推向“下降”位置,直到回转⽀承⽀脚与最后⼀个标准节的鱼尾板相连;
h.装好上⾯4 根安全销,以代替销轴。
必要时可将配平重物放下,将塔机标准节吊钩架
挂到吊钩滑轮组上,将安装了通道的另⼀个标准节挂到引进⼩车上,提升⾄导轨上。
重新吊起配平重物,将塔机配平,抽出销轴。
完成⼀节标准节的顶升、安装;
i.多次重复以上全部的顶升加节操作,直⾄塔机起吊⾼度达到⼯程所需⾼度。
最后,检查
仔细检查⼀次各连接部位,并进⾏塔机负荷实验。
第五章负荷试验⼤纲
⼀、设备概况
F0/23B塔机最⼤臂长为50⽶,在28.2⽶半径内最⼤吊重为5T,在最⼤50⽶半径处吊重为2.3T。
为保证起重机使⽤安全,使⽤前做⼀次全⾯的负荷试验,试验内容为:空载试验、额定负荷试验、超负荷试验。
⼆、试验前的准备
1.检查基础轨道,应达到技术要求。
2.试验前对此塔吊进⾏整体结构检查,检查各机构、电⽓设备、液压系统、安全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及信号系统等。
3.准备好试验所⽤负荷(共6.25T)。
4.准备好吊绳。
三、试验过程
1.空载试验
分别以低速和⾼速在最⼤范围内作起升、变幅、回转、⾏⾛动作,各动作分别做3次,观察有⽆异常现象。
试验要求各机构运转正常,起升限位器、变幅限位器、⾏⾛限位器⼯作可靠有效、制动器动作可靠,操纵系统、电⽓控制系统⼯作正常。
2.额定负荷实验
F0/23B塔机回转半径28.2⽶内起吊额定负荷为5T, 回转半径50⽶内起吊额定负荷为2.3T。
试验时,载荷起吊均采⽤低速档缓慢提升;做连续重复动作过程中,必须等到上⼀动作停稳后再进⾏下次启动;变幅时,仅允许向内变幅;试验后,检查制动机构是否可靠、钢结构有⽆变形,连接处有⽆松动、损坏等异常现象。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项⽬
幅度(m)吊重(T)试验要求
静载试验
50 2.3
重物起升到离地⾯30cm,稳定10分钟。
28.2 5
重物起升到离地⾯30cm,稳定10分钟。
动载试验
50 2.3
重物起升到离地⾯2⽶,并做起升、下降,向内变
幅,左右回转。
(各动作重复三次)。
28.2 5
重物起升到离地⾯2⽶,并做起升、下降,向内变
幅,左右回转(各动作重复三次)。
3.110%超负荷试验(此时⼒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应取消)
项⽬幅度(m)吊重(T)试验要求
静载试验
50 2.53
重物起升到离地⾯30cm,稳定10分钟。
28.2 5.5
重物起升到离地⾯30cm,稳定10分钟。
动载试验
50 2.53
重物起升到离地⾯2⽶,并做起升、下降,向内变
幅,左右回转。
(各动作重复三次)。
28.2 5.5
重物起升到离地⾯2⽶,并做起升、下降,向内变
幅,左右回转。
(各动作重复三次)。
4.125%超负荷试验(此时⼒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应取消)
考虑到此次安装的塔机使⽤时间较长,设备陈旧⽼化,因此做125%超负荷试验时仅做幅度为28.2m时的静载荷试验。
项⽬幅度(m)吊重(T)试验要求
静载试验28.2 6.25 重物起升到离地⾯30cm,稳定10分钟。
四、试验安全保障措施
1.施⼯⼈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品;
2.严禁⾮施⼯⼈员进⼊施⼯现场;
3.钢丝绳捆扎的棱⾓处必须⽤垫⽊或半圆钢管保护;
4.试验过程中由⼀名专业起重⼈员指挥,指挥信号应准确清晰;
5.吊车司机必须精⼒集中,未得指挥⼈员同意,不得离开⼯作岗位;
6.吊车司机每操作⼀个动作前均应发出戒备信号;
7.试验时设专⼈监护,观察钢丝绳、电⽓设备等⼯作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反映;
8.试验中如有异常现象应⽴即停⽌试验,处理完毕后⽅能重新或继续试验;
9.吊车起吊时,应先吊离地⾯约200mm,确认⽆异常后⽅可继续起吊。
10.起重物下严禁⽆关⼈员通过或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