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禅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的禅诗
苏东坡作为宋朝文坛第一人,除了他的文字优美,气势或雄浑,或温柔,或大开大阖,或细致绵密,令人动容之外,有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是他的作品往往含藏了特别深刻的禅意。

一般人谈到苏东坡和禅,喜爱列举他与佛印的传奇故事,却忽略了苏东坡曾写过许多佛与禅的诗歌。

这些诗歌十分优美,观点独到,特别有悟境,能够看出苏东坡是有真正修证之人。

否那么可不能四度贬官,还能维持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

古来的大禅师,也有许多确信苏东坡的悟境的,像大慧宗杲禅师就给予其极高的确信。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尊者甚至认为苏东坡的文字处处有开悟之机,只要参透了诗中玄机,就能如“沸然消雪”的开悟。

台湾当代高僧忏公上人也明确开示:“苏东坡居士是开悟之人,只是特别少人能够体会罢了!”
苏东坡的许多诗词,从宋朝之后,就被许多禅师视为悟后境界的作品,例如有名的庐山三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到得还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禅不存于公案语录之中,也不离诗词歌赋之外。

关于悟道者而言:文字即般假设,生死即涅槃。

我们从苏东坡的众多诗词文章中即可管中窥豹,观赏到东坡
居士的人格风骨和禅机妙趣。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挂起来的新琴,琴声都还没有进到木头里去,惋惜世人却偏爱这种新声音的追逐。

旧的破琴尽管只有十三弦,其音节却像玉佩铮琮,琴意与情意都特别丰沛。

悲伤世上的人都像房琯一样,轮回在流俗里面,不能明白无弦琴的曲调了。

苏东坡的感叹真是令人神伤,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基本上由因缘和成的,我们当然不能知悉前世有埋画、破琴的因缘,但也不能不爱惜今生今世的因缘,唯有惜缘的人才能在无弦的琴里,听到佩玉一样漂亮的音声!
苏诗中的哲理与禅理是相通的。

苏东坡出身于儒学世家,从小就深受佛教思想的妨碍,自然而然就将儒学的入世、佛家的空灵、老庄的清淡融合在一起,从苏东坡的下面这些诗中,我们也能读到一股浓浓的禅味儿。

读一读,感悟一下吧。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

——《和子由渑池怀旧》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