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5八下·昆明期中)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 冬眠的蛇
B . 病毒
C . 咸鸭蛋
D . 休眠的种子
2. (2分)一棵龙眼树上结满了龙眼,体现了生物的某种特征,符合这一特征的选项是()
A . 应激性
B . 生长
C . 繁殖
D . 呼吸
3. (2分) (2018七上·密山期中)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 . 病毒
B . 松树
C . 珊瑚
D . 生石花
4. (2分) (2015七上·姜堰期中) 不能说明各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实是()
A . 鸟类的迁徙
B . 鱼类的洄游
C . 大气运动
D . 蚂蚁搬家
5. (2分)(2017·灌南模拟)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们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空气等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B . 生物对环境也有影响,如大树底下好乘凉等
C . 生物还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 . 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主要依靠合作关系维持动态稳定
6. (2分) (2019七上·高州期末) 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②③④是消费者
B .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 . 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 . 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
7. (2分)“那是一个飞翔中,候鸟迁徙的地方,那是一个旅途中,感情依偎的海港,夕阳亲吻着波浪,轻轻摇醒芦苇荡…”这是歌曲《等你在黄河口》中描绘的我们的家乡﹣东营的自然景象.生于斯,长于斯,你对家乡的生态情况了解多少呢?
(1)
黄河在这里流入渤海,丰富的营养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其中,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40多种,游泳动物120余种.代表种类有水母、沙蚕、对虾、鲈鱼、梭子蟹、海豚、黑嘴鸠等.图1为上述代表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将对虾和海豚补充进去.
(2)
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许多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候鸟有规律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
(3)
黄河三角洲是野大豆的栖息地,野大豆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靠种子繁殖,与“银杏”相比,它的种子有________ 包被着,它属于________ 植物.
(4)
我市坚持把生态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鲜明特色,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41.2%,有效地改善了空气质量,维持了大气中的________ .
(5)
我市地处滨海盐碱地区,土壤含盐量平均在17‰以上,生长着柽柳(如图2)等耐盐碱植物,柽柳植株矮小;叶细小,只有1﹣3毫米,根系发达,主根深达1.5~2米,叶和嫩枝能分泌盐分,这体现了生物________ .
8. (2分) (2017七上·东莞期末) 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这种现象说明()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适应生物
D . 环境依赖生物
9. (2分) (2017七上·句容期中) 在我市的北江河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 鲫鱼
B . 浮游动物
C . 水藻
D . 淤泥
10. (2分) (2017七上·潮阳期中)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11. (2分) (2017七上·新疆期末) 下列生命现象中,主要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A .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 . 干旱地区的植物根系很长
C . 人参在密林下才能长好
D . 大雁南飞
12. (2分) (2016七上·泰兴期中) 有些蝗虫在夏天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这说明()
A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 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13. (2分) (2020七上·苏州期末) 若A→B→C→D→E表示的是一条食物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为生产者,E为分解者,BCD为消费者
B . BC为消费者,ED为生产者,A为分解者
C . A为生产者,BCDE为消费者
D . BC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E为消费者
14. (2分) (2016七上·长春期中) 生物圈中,人类的“立足点”是()
A . 岩石圈的内部
B . 水圈的大部
C . 岩石圈的表面
D . 大气圈的底部
15. (2分)(2019·云阳模拟) 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中最下面一层都表示生产者.其中,可以表示“草→虫→山雀→食雀鹰”这一条食物链的是()
A .
B .
C .
D .
16. (2分) (2016七上·潮南期中) 蚯蚓能生活在土壤中,有很多国家用蚯蚓来处理垃圾.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A . 能适应环境
B . 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C . 与环境无关
D . 能影响环境
17. (2分) (2017九上·崇仁月考)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 .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由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
18. (2分) (2017七上·肇源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 . 生物圈只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水和氧气
D . 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
19. (2分) (2018八下·桐梓期中)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下面承担分解者的角色的是()
A . 淡水中的衣藻
B . 泥土中的细菌
C . 土壤中的枯叶
D . 树上的毛毛虫
20. (2分) (2015七上·甘肃期中)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21. (2分) (2018七上·东莞月考) 人类及所有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A . 岩石圈
B . 太空
C . 水圈
D . 大气圈
22. (2分)(2011·杭州) 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
A . 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
B . 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
C . 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
D . 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
23. (2分) (2017七上·龙岗期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 .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24. (2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戊代表五种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为各条食物链的起点
B . 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C . 生物丙获得的能量等于生物乙和丁获得的能量之和
D . 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25. (2分)(2016·广东) 陆生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 . 体内有脊柱,牙齿有分化
B .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 . 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
D . 体温恒定,都是恒温动物
26. (2分) (2016七上·宁陕期中)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光线较弱时应该用()
A . 大光圈平面镜
B . 大光圈凹面镜
C . 小光圈平面镜
D . 小光圈凹面
27. (2分)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标本放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这主要是为了()
A . 防止标本干燥
B . 增加标本透明度
C . 离散口腔上皮细胞
D . 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28. (2分)(2018·张家界)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B .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C .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 . 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
29. (2分)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 . 15×,40×
B . 5×,10×
C . 15×,10×
D . 10×,40×
30. (2分) (2016七上·绵阳期中) 观察某一物体,目镜用10×,物镜用40×,则物像比物体放大了()
A . 40倍
B . 10倍
C . 50倍
D . 40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4 (共4题;共40分)
31. (10.0分)(2018·沈阳) 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

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

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学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若将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5次。

结果如下: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对上述实验数据求出________值。

(3)若某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应该________(请填写正确选项的对应字母)
A . 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 . 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 . 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 .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
(4)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32. (10.0分) (2016七上·桐城月考)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敏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生物名称。

(2)请说明判断依据。

(3)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________因素。

其中前者包括________关系,后者包括________。

(4)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________而生存。

33. (10分) (2017七上·滨州月考) 如图是显微镜的构造简图,请据图回答.
(1)在显微镜对光的过程中,通过转动转换器调整光圈和使用反光镜调整进光量,最终通过目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的圆形视野.
(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要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3)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
(4)现在若有“10×、10×”与“16×、40×”两种镜头组合,你认为________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大,________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34. (10.0分) (2019七上·怀化期末) 综合实验
I.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水温对鲫鱼呼吸频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三个大小相同、洁净的烧杯,分别加入等量已晒过的自来水,调节三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是20℃、常
温25℃、30℃,并保持恒定。

②将 3 条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鲫鱼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

③安静 2 分钟后,开始记录鲫鱼在 1 分钟内的鳃盖运动次数(即呼吸频率);稍停片刻,重复记录两次。

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的问题是:________
(2)乙组与甲组或乙组与丙组可以形成________实验。

(3)实验时除水温不同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小麦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播种需在土壤潮湿时进行,这些措施的生物学依据是________(6)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________。

由图一可知,种子萌发时,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

(7)结合图推测,a 点之前,小麦种子干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ab 段小麦干重下降速度变缓,原因是________。

(8)为探究夏日晴天中午时,环境相对湿度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某小组将若干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小麦苗,均分为 3 组,其中 l 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 2 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温度和光照强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各组实验处理见上表)。

中午 12:30 时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见表。

由实验结果可知,环境相对湿度与小麦苗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研究发现,环境相对湿度变低时,小麦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7-5、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4 (共4题;共40分)
31-1、
31-2、
31-3、
31-4、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3-3、
33-4、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