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案《碗里的汤泼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安全教案《碗里的汤泼了》
教案名称:《碗里的汤泼了》
适用对象:小班幼儿园的孩子们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习如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2. 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

教学材料:
1. 故事《碗里的汤泼了》(可通过故事书、投影仪等形式呈现)。

2. 水碗、漏斗等模拟工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碗里的汤泼了》,告诉他们这是关于安全的故事,提醒他们注意听讲,学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2. 故事讲解(10分钟):
老师引导孩子们聚焦在故事中出现的情节,通过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和细节。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孩子们:
-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 这样的情况会给人带来什么危险?
3. 情境设置(10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个水碗和一个漏斗,并告诉他们这里面装的是假的水,不会伤害到他们。

然后,老师模拟“碗里的汤泼了”这一情节,将水碗倒翻,水开始漏出来。

老师请孩子们一起观察,并问他们:
- 如果这个情况真的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4. 应对指导(15分钟):
基于幼儿的能力和理解力,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正确的应对方法,比如:
- 发现情况后,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 不要乱跑或踩到水上,以免摔倒或滑倒。

- 远离电源、插头等可能带来危险的地方。

老师可以通过对话、示范动作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这些方法。

5. 分角色演练(15分钟):
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分配1-2名孩子扮演倒汤的角色,其余孩子们扮演观察员的角色。

参与角色扮演的孩子们模拟“碗里的汤泼了”这一情节,观察员通过角色扮演观察并提醒倒汤的幼儿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并远离危险区域。

演练结束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讨论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探究延伸(5分钟):
老师向孩子们提问,猜测一些其他常见的突发情况,并让他们尝试找出应对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结束(5分钟):
老师与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反思和总结,再次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帮助和保护自己和他人。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安全知识和正确应对方法的理解程度。

同时,可以观察孩子们的互动合作情况,了解他们在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和关心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