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途径
[摘要]当今世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明显,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提高国际经济效益,是强化我国煤炭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本文在分析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五项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创新
在煤炭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煤炭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较强的长久优势,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注重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利用GEM因素分析模型分析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因素
GEM因素分析模型是由加拿大的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 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来分析影响企业竞争发展的六大因素(资源、设施、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结构和相应战略、本地市场、外地市场)。
六大因素分别归类于基础(Groundings)、企业(Enterprise)和市场(Markets) 三大要素。
根据GEM模型所提供的要素,并结合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分析出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对应GEM的“资源”因素。
在整个煤炭企业的发展系统中,人力资源的状况及其更新提高能力,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技术研发”对应GEM的“资源”因素。
我国煤炭企业的科研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整体科研水平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3.“管理创新因素”对应GEM的“企业结构战略”因素。
我国煤炭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普遍存在一些弊端,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下才能真正实现。
4.“应变转化因素”对应GEM的“相关辅助产业”,即为煤炭企业分散经营风险的能力。
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必须尽早做好战略规划,对衰老过程施加影响和控制,使企业尽可能摆脱煤炭资源的限制。
5.“市场因素”对应GEM模型中的“相关辅助产业”、“本地市场”、“外部市场”。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
我国的煤炭企业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企业的管理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有过多的计划经济色彩,市场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6.“政府因素”对应GEM模型中的“设施”。
企业尤其是煤炭这一特殊行业的
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政府的服务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1.煤炭企业应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
受煤炭企业工人平均素质较其它行业偏低的客观条件限制,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煤炭企业的竞争和发展。
因此煤炭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强煤炭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摆脱传统的分配观念和方式,采用适合于煤炭企业的激励方法和形式,调动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企业所有人员的能动性,是增强煤炭企业活力的重要任务。
2.找准战略基点,合理兼并重组,使其向集团化、多元化发展
煤炭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煤炭企业必须提高企业战略的管理能力和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通过实施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优化组合,组建大型煤炭集团,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全面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2008年12月由永煤、焦煤、鹤煤、中原大化和省煤气化公司5家大型国企重组而成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揭牌,河南最大的国有企业由此诞生。
虽然组建之初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但半年后却提交了一组令人惊喜的数据: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近500亿元,同比增长35.71%;利税超过55亿元,同比增长24.35%;资产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与重组时相比增加了近300亿元。
以焦煤韩王煤矿为例,该矿面临资源枯竭,“骨头缝里剔肉”,一年出10万吨煤,曾被视作艰苦奋斗的典型受到表扬;但集团成立后被当作思想保守的典型,转变观念主动出击合作办矿,2009年第一季度原煤生产就达4万多吨。
逆势而上,来自于集团的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
产业多元化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途径。
煤炭企业作为能源生产企业,投产-发展-维持-衰老,是煤炭企业基本规律。
因此煤炭企业为避免单一经营格局导致的最终关闭结果,应该实施多元化经营。
以煤炭经营为核心,在煤炭开采、深加工方面增加投入,增加煤炭品种,开发煤化工,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开发应用洁净煤技术,水煤浆技术,煤的液化、气化技术等,拉长煤炭企业主体产业的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
3.注重科技和技术创新,突出主业能力
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开发应用为手段,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重视市场机会与技术机会的结合,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带动整个企业或整个行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其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更应依靠科技创新,合理开发煤炭资源。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推广应用先进的综合机械化掘进技术和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加强煤尘、瓦斯的防治技术研究,加快对洁净煤技术和煤炭液化,
气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实施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煤的焦化、液化、气化、洁净化),延长企业的价值链,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提高竞争能力。
实现资源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家华邢相勤曾伟吕锋:基于GEM模型的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3)
[2] 张磷薛万东翁翼飞: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中国煤炭,2004,(1)
[3] 李秀霞: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07,(1)
[4] 李宏杰:浅析影响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其提升途径[J].北方经济,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