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不能失信》同步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不能失信》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女儿宋庆龄特.(tè)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
..(bóbo)家去了。

B.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pū)空的,那多不好啊!
C.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ruò)言。

D.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
..(xìn yòng)的孩子。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扇动翅膀表演节目等候朋友
B.优异的作风美丽的愿望窝囊的动物
C.不断地提示安静地读书慢慢地飞走
3.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喝汤./汤汤
..乎若流水
B.掉.头就跑/掉.尾而斗
C.风吹草低见.牛羊/路转溪桥忽见.
D.所宝以百数./不计其数.
4.“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这句话中“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说明了()
A.庆龄对父亲拉她出门感到不满
B.庆龄对去伯伯家感到不满
C.庆龄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留在家里等小珍
5.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嘴巴的眼睛的曲子
地说地问地笑
6.课文朗读。

(1)课文共个自然段,我已读了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正确流利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我不能失信》一文的题目,我知道。

7.理清脉络。

(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题目中的“我”指的是,课文写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打算去伯伯家玩,突然想到要在那个上午到她家学叠,而最终放弃去伯伯家玩的打算,从这件事
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的人。

(2)文中写道“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妈妈“笑”是因为。

(3)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____,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______)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段中的括号里。

(道歉歉意)
9.文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这件事”是指。

10.从宋庆龄坚持留下来等小珍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个的人。

课外阅读。

放风筝
星期天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哥哥拿着叔叔帮我们做的大蜻蜓风筝,高高兴兴地来到体育场。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

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已经把风筝放上了天空,有的举着风筝正要放。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就是没有“大蜻蜓”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

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它那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着,两只眼睛炯炯有神。

一会儿,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啊!”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______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1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千奇百怪B.五颜六色
12.照样子,写词语。

骨碌碌(ABB式)、、
五颜六色(含两个数字)、、
端端正正(AABB式)、、
13.“我”和哥哥是怎样让“大蜻蜓”飞上天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4.读短文的第五自然段,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主要描写了风筝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题
15.作文。

一学期的学习要结束了,你和老师、同学之间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把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下来吧。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学习过程写具体;③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④字数250—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C.“信守诺言”的意思是遵守承诺,说了就要有行动,所以这里读nuò;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字的读音,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词的积累运用。

2.【答案】B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修饰词语+地+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判断正误。

AC正确,B:“优异的作风”改“优异的成绩”或“严肃的作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前者读tāng”,意思是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后者读“shāng”,意思是水流大而急。

B项都读“diào”,前者意思是回转,后者意思是摇摆。

C项都读“xiàn”,意思是出现。

D项前者读“shǔ”,意思是清点数目,计算,后者读“shù”,意思是数目,个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4.【答案】C
【解析】【分析】“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说明不想离开,宋庆龄把手抽回来是因为她不想离开,担心她离开后小珍回来看不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留下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不同语境下句子的积累运用。

5.【答案】尖尖;红红;动听;心疼;奇怪;痴痴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修饰词语+地+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

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动听的曲子、心疼地说、奇怪地问、痴痴地笑
故答案为:尖尖、红红、动听、心疼、奇怪、痴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
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6.【答案】(1)10;3;正确、流利、有感情。

(2)早、餐;鸽子;解释;歉意
(3)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按每个自然段缩进两个来看,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句号、问号、感叹号都表示一句话完了,仔细数一数即可知道课文共10个自然段。

第2、3空填写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答案不唯一。

(2)在课文时边读边圈生字、生词,不明白的画上“?”,并通过上下句或查字典解决。

(3)《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个人说话、做事不能失信于人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只有做到了有诚信才能让很多人都相信你并愿意追随你在未来道路上才可以发展的更远。

故答案为:(1)10、3、正确、流利、有感情。

(2)早、餐;鸽子、解释;歉意;(3)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点评】(1)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短文中自然段分得清,数一数即可。

(2)此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答案不唯一。

注意字词书写的正确性。

(3)此题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7.【答案】(1)宋庆龄;小珍;花篮;守信
(2)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3)做人要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解析】【分析】(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时候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准备到,可是宋庆龄想起,父亲和母亲都劝说他改天再教小珍,可是宋庆龄最终放弃去伯伯家玩的打算,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人。

(2)结合“‘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可知答案
(3)《我不能失信》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个人说话、做事不能失信于人,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只有做到了有诚信,才能让很多人都相信你,并愿意追随你,在未来道路上才可以发展的更远。

故答案为:(1)宋庆龄、小珍、花篮、守信;(2)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3)做人要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
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答案】8.歉意;道歉
9.教小珍叠花篮
10.守信用
【解析】【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8.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歉意”:意思是抱歉的心意。

依据意思,结合意境第1空选“歉意”。

“道歉”:意思是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的主要方式,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给予补偿,以礼节或者行动征得对方的理解和原谅。

依据意思,结合意境第2空选“道歉”。

故答案为:歉意;道歉
9.结合“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可知画横线句子中的“这件事”是指教小珍叠花篮。

故答案为:教小珍叠花篮
1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仔细分析原句并结合原文内容的理解即可得出答案。

由宋庆龄的话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自己想起来了的事情,是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故答案为:守信用
【答案】11.B
12.示例:亮晶晶;沉甸甸;美滋滋;三心二意;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明明白白;安安全全;热热闹闹13.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

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14.这段话主要是围绕“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这句话来写的。

主要描写了风筝的颜色和姿态。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文阅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本,明确主旨,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要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作答。

1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

千奇百怪:形容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或稀奇古怪。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根据下文“衬着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可知,该语境应该填的是“五颜六色”。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

“骨碌碌”属于AB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绿油油、红彤彤、亮晶晶、沉甸甸等。

“五颜六色”中“五”和“六”都属于数字,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五湖四海、三心二意、七上八下、四面八方等。

“端端正正”属于A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开开心心、安安全全、明明白白、平平安安等。

故答案为:亮晶晶;沉甸甸;美滋滋;三心二意;四面八方;明明白白;安安全全;热热闹闹
1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从“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

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

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可知,分别写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那红色的“大金鱼””、“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风筝,用省略号省略了,从而体现了天空上的风筝非常多,非常热闹。

因此该段是围绕“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来写的。

从“那金黄色的“小蜜蜂””、“那红色的“大金鱼””、“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和“翘着两只翅膀”、“尾巴一摆一摆的”“闪着金光”可知,是从风筝的颜色和姿态来写的。

故答案为:这段话主要是围绕“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这句话来写的。

主要描写了风筝的颜色和姿态。

15.【答案】【参考例文】我心灵深处,往事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

其间,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它是那么美丽,耀眼,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事情起源于上个星期五的体育课。

上课时,老师宣布:“这节课我们进行推铁环过关考试。

”我一听,头都大了起来,心想:“啊!真惨!怎么偏偏考我不拿手的项目呢?”我忐忑不安地做完了准备活动。

老师规定了线路,宣布了规则之后,就说:“如果谁认为自己可以了,就来试试。

”一些勇敢的同学上前试去了,而我却一直站在那里,看着个别同学过关后的喜悦表情,胆怯的我一直不敢上前去试,怕别人笑话我,就这样熬过了一节课。

第二节课,少数过关的同学去玩了,而大部分同学仍旧没有过关,老师让我们接着练习。

我心想: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去试试吧!我在一次次的失败下,终于被打倒了。

我赌气将铁环仍在地上,正准备走时,李舒航走了过来,看到我这样,说:“别生气了!让我来教你吧!”我高兴地点点头,想:这回可好了!有高手指点,一定会成功!他马上手把手地教给我姿式,他又告诉我推的窍门,拐弯的方法之后,就让我再试一试。

我一推,果然容易多了,可惜到了该拐弯的地方没有拐过去,一连几次都是这样.李舒航看到了我的弱点——拐弯,便示范了一次给我看,又说了一遍拐弯时手该怎么动。

我又试了试,发现拐弯时操作灵活多了,李舒航也夸我:“太棒了!”我的信心倍增。

第三节课,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终于有一次,那个圈乖乖地听我的摆布了。

我过关了!我去找李舒航向他表示感谢,而他却一笑说:“没什么,换成你,你也会这么做的!”我听后,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解析】【分析】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难忘的一件事”来写,结合
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思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中心突出,语句通顺。

【点评】例文通过讲述体育课上同学李舒航热心帮我过了推铁环过关考试的事,塑造了李舒航乐于助人、善良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之情。

文章故事情节具体丰富,感情真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