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 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2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
2H
5
OH B.HNO
3
C.NaOH D.HCl
22.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
A 配制100 mL 1.0mol/L MgSO4
溶液将12.0 g MgSO4固体倒进1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入100 mL蒸馏水
B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
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C 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
加热煮沸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
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23.下列实验仪器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分液漏斗 B.蒸馏烧瓶 C.漏斗 D.容量瓶
2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也为非金属氧化物
B.干冰、氨气、冰水混合物均为纯净物,也为化合物
C.稀豆浆、雾、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也为混合物
D.粗盐、酸雨、盐酸、胆矾(CuSO4·5H2O)均为混合物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2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
B.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 D.18 g水中含有1 mol H2O
2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
..共存的是()
A.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溶液:Mg2+、K+、CO32-、NO3-、H+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OH-
C.常温下能与Mg反应生成H2的溶液: Na+、K+、SO42-、H+
D.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29.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时,首先要查仪器是否漏液
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暴沸
C.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垫石棉网可直接进行
D.加热将浓硫酸倒入盛水的量筒中稀释成稀硫酸
30.要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B.加入足量的K2CO3溶液,过滤
C.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
3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了以下实验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
只使用上述仪器,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
3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分子间的距离决定
B.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D.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33.将Mg、Zn、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0.5mol氢气,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0.6mol B.0. 5m C.0.4mol D.0.3mol
34.有一份溶液中只有Na+、Ba2+、OH-、Cl-四种离子大量存在,经测定,c(Ba2+)=1.0mol/L,c(OH-)=1.0mol/L, c(Cl-)=1.8mol/L。
试计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8mol/L B.0.8 mol/L C.1.0mol/L D. 0.4 mol/L 35.下图是实验室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B.1mol Fe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标准状况下产生22.4L气体C.若
实验室需要4.6 mol/L的稀硫酸500mL,配制稀硫酸时则应量取该
硫酸125.0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49%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5分)
1.(10分)
(1)在标准状况下,4.48 L的HCl气体质量为,若将其溶于水配成500 mL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2)同温同压下,氧气(O2)和臭氧(O3)的体积比是3:2,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原子个数之比是,密度之比是。
2.(12分)下列是物质的量概念及其相关计算的内容,完成相关填空:
(1)标准状况下,① 4 g氢气、②33.6 L甲烷、③6.02×1023个水分子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1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3)19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 mol Cl-,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12分)
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配制450mL 0.1 mol·L-1 Na2CO3溶液。
(1)经过计算,使用托盘天平应该称量__________g Na2CO3固体;
(2)配制溶液时,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溶液时,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_________、定容、摇匀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一个
..是____________;
A.称量 B.溶解 C.转移 D.定容
(4)误差分析:
若配制溶液时,洗干净的容量瓶中残留有少量蒸馏水,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若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入少量蒸馏水与刻度线相平,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4.(10分)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MgCl2、CaCl2和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在实验室需经过多步操作,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晶体。
试回答:
(1)将粗盐溶于水,得到悬浊液。
为除去不溶性杂质,需要选用的玻璃仪器
....有。
(2)检验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是。
(3)欲除去食盐水中的MgCl2、CaCl2和Na2SO4,可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填序号)
(4)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11分)
高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化学实验研修时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1)理论计算:称取24.0g CuO进行实验,若H2足量,应该可以得到Cu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
(2)实验:待24.0g CuO完全变成红色固体,冷却,称量,得固体20.4g。
这个反常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一组学生查阅资料:
Ⅰ.H2还原CuO时还可能得到氧化亚铜(Cu₂O),Cu₂O为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Ⅱ.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Cu₂O+H₂SO₄=CuSO₄+Cu+H₂O;
Ⅲ.Cu2O能与稀硝酸反应:3Cu₂O+14HNO₃(稀)=6Cu(NO₃)₂+2NO↑+7H₂O;
Ⅳ.Cu能与稀硝酸反应:3Cu +8HNO₃(稀)=3Cu(NO₃)₂+2NO↑+4H₂O;
讨论:可以选择足量的_______________(填“稀硫酸”或“稀硝酸”)判断红色固体中混有Cu2O;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组学生认为通过计算,即可确认固体成分是Cu与Cu2O的混合物。
20.4g红色固体中Cu2O的物质的量为;将20.4g红色固体加入到体积为200mL足量的稀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xx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B A
C
D C D D
11 12 13 14 15
CD B C B BC
二、16(10分;每空2分)
(1) 7.3g , 0.4mol/L 。
(2) 3:2 , 1:1 , 2:3
17.(12分;每空2分)
(1)①;②;②;③
(2) 22.4(m+n) mol-1(没写单位扣1分)
(3) 24
18.(12分;每空2分)
(1) 5.3g ;
(2)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多写、错写不得分)
(3)洗液(洗涤) (填操作步骤)、 B (填字母)
(4)无影响、偏低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9.(10分;每空2分)
(1)漏斗、烧杯、玻璃棒(多写、错写不得分,漏写扣1分)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SO42-
)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任写其中一种,
见错不给分)
(4)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20.(11分;每空2分,实验现象3分)
(1) 19.2g ;
(3)稀硫酸(填稀硫酸或稀硝酸)、
现象是红色物质部分溶解(1分),溶液变为蓝色(2分);
31284 7A34 稴40830 9F7E 齾+32793 8019 耙Z31369 7A89 窉N31007 791F 礟r37258 918A 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