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体会作者文字背后的真正情感,感受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借助识字加油站,学会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
(重点)
3.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特定词语的意思。
(重点)
4.探究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并尝试写一写带冒号的句子。
5.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看书写提示,初步了解书写一段话的要求。
7.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细致地观察身边的动物朋友。
查阅与动物相关的“专有名词”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小动物?他们都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出示三个句子:
句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句二: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句三: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3.指名读,提问:你觉得作者喜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呢?生活中爸爸妈妈说
过这样的话吗?
4.是啊,像这样嗔怪的话,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用,更能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读者印象深刻。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词语: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读准字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行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部首不一样。
4.课件出示相同类型的填空,指名学生回答。
瞧,编排者多有心哪!我们平时如果能将这样部件相同、部首不同的字及时归纳认读,那我们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
5.课后收集这样的字,与同伴分享。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一)有意思的词
1.课件出示词语。
千里马老黄牛百灵鸟领头羊小蜜蜂
纸老虎变色龙铁公鸡应声虫哈巴狗
2.学生讨论,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指名学生交流,词语的意思都引申表示为一类人,并举例说说。
4.每个词语都是有“来历”的,请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特定的词语。
5.齐读词语。
(二)有情义的字词
1.出示三个句子,请学生观察句子中的冒号的特点。
2.小组交流,猜猜看句子中冒号的作用。
3.指名交流,教师指导,在这三个句子中冒号的作用都是解释说明。
4.体会用法,选择适合的情境来写一写。
(三)有感情的词
1.自由读句子,感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吧”“啊”“呢”“啦”都是语气词,你觉得句中的语气词能去掉吗?效果如何?
3.小组交流,教师总结:不能去掉,加上语气词更能突出情感,文字意味更强。
二、书写提示
1.出示书法作品,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学生仿写,注意提示的要点。
4.展示点评。
三、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蜂》。
2.简介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罗隐,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却未能榜上有名,心中满怀愤懑,当看到农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而部分朝廷官员却不劳而获时,他遂写下这首诗。
3.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古诗,教师指名读,读出停顿、韵味。
4.师生合作探究,了解古诗的大意。
5.感悟诗情:想象一下,诗人在看到这些忙碌的蜂时,心情是怎样的?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吟诵,或抄写,或绘画,记住这首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孩子们非常愿意交流自己身边的人对小动物的态度,学习热情高,能主动和大家分享喜爱的小动物。
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学生对这些特定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把自己搜集的特定词语与大家交
流。
课堂上我给足学生互相交流的时间,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2.进一步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能准确运用常用的词语来表达一类人。
4.会运用冒号引起下文,具体分述写。
5.进一步感悟语气词的用法对我们习作的表达效果。
6.欣赏书法,规范写法。
7.积累并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运用反语的写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教学难点】
体会反语的作用,并能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写的都是动物,它们在写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交流平台。
2.学生读交流平台,说说写法。
学生汇报:表面上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3.这样的写法就是反语,现在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4.平时遇到过反语这种写法和说法吗?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平时见过的这种说法)
5.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这种写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计意图:
感悟反语的写法。
并引导学生能运用这种写法来习作。
二、识字加油站。
1.平常我们认字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介绍自己记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
2.说说下面这些字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记忆的?
3.学生通过读这些字,可以发现这些都是通过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的。
4.你还知道哪些字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
5.老师再出示其他的形近字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
由大家熟知的记字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的兴趣。
三、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词语指的是哪一类人吗?选一两个说一说。
1.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小组交流说说你们知道的这些词语代表哪一类人。
2.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词语所代表的一类人。
3.教师进一步补充点拨学生。
(1)千里马:比喻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胸怀,能成大事者,可以是得到重用的。
(2)老黄牛:比喻老实肯干的人。
(3)百灵鸟:声音动听,人缘好的人。
(4)领头羊:比喻做事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5)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6)旱鸭子:指在陆地上饲养的鸭子统称为旱鸭子。
旱鸭子最早的喻义不是指下了水却不会游泳的人,而是指从来没下过水的人。
现在,人们把寓意引申了,用来泛指不会游泳的人。
(7)变色龙: 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8)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小气的人。
(9)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10)哈巴狗:通常是比喻甘心当奴才的人,比如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仗势欺人、欺软怕硬、摇尾乞怜、小人得志等等。
4.教师再引导说说其他的词语指的是哪一类人。
如:小蜜蜂、替罪羊、机灵猴。
5.学生再读记,试着背下来。
设计意图:
感悟汉语的奇妙,并能学以致用。
(二)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1.学生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冒号的用法。
2.教师点拨:(冒号用于总结性的话语之后,引起下文。
)
3.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运用冒号写一段话并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例:粗心的小亮
小亮总是很粗心:在做作业时,他不是多写一笔,就是少写一笔;去上学时他有时会忘了戴红领巾,忘了带作业本,甚至忘了带书本;轮到他值日时,有时忘了该自己值日了;考试时,他有时会看错题……这些事情经常让他哭笑不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冒号的用法,把这种用法巧妙地应用于习作中。
(三)如果去掉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学生读读这些句子,并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学生汇报。
3.教师点拨:语气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某种语气。
去掉这些语气词读起来生硬,而且这些语气词能够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
4.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填一填,感悟语气词的用法。
四、书写提示。
1.学生欣赏这些字体。
2.说说我们写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试着写一写。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养成规范写字的好习惯。
五、日积月累《蜂》。
1.学生读古诗。
2.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小组交流诗的意思。
4.教师点拨。
(1)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里指蜜蜂采取花蜜。
(2)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忙碌,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前两句诗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后两句诗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6.说说你此时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
7.诗人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怜悯之情,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公平的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
8.学生背诵古诗《蜂》。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朗读,体会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作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愤恨之情。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一)交流平台。
(反语)
(二)识字加油站。
(换偏旁)
(三)词句段运用。
(冒号语气词)
(四)书写提示。
(规范书写)
(五)日积月累:《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