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概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年3月25日 ,《中国21世纪议程》在国务 院第16次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中国21世纪议程》共24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 。
人类住区工作目标:
(1) 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的住房; (2) 改善人类住区管理; (3) 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4) 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弃物管
理; (5) 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6) 促进灾害发生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 (7) 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 (8) 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的发展。
中国的状况
世界人口数据
1999年60亿: 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006年65亿: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预测,全球人口至2006年2月25日突 破65亿。
2025年80亿: 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将增加到80亿;
2050年93亿: 2050年将达到93亿。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 1995年的数据:
全球石油、天然气、煤探明的储量分别为: 2.4E+14、1.3 E+14、3.0 E+15(kg), 按照目前消耗速度,它们分别还能够维持使用75、66、
666年。
为了便于计算,一般将全部能源折合为标准煤来进行评价。
十六、崩溃声隆隆
/book/silent/silent_ml.htm
十七、另外的道路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68年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1970年 4.22“地球日” NGO
1972年6月 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1973年
人居环境理论还需要发展
人居环境是一个广阔的理念;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整体研究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根本原则; 重视人居环境的人文内容。
吴良镛院士提出的时代任务: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评中外之得失 成一家之言
二、“人居环境”问题的现状
世界环境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表我国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45年份年1978198019851988199019951998199920002001城市36395263671189398103105人均居住面积m农村81941471661782123724224822587我国人均居住变化面积的逐年变化46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噪音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waterpollution污水进入农灌渠wastewaterdischargedirrigationcanal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urbanwastewaterdischargedriver湖水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waterquality工业污水排放dischargedindustrialwastewater烟尘粉尘污染smokepowderdustpollution小炼油smallscaleoilrefinery市区垃圾焚烧incineratinggarbageurban土法炼焦cokingindigerousmethods白色污染whitepollution城市垃圾urbangarbage生活垃圾domesticgarbage工业废渣industrialwasteresidue固体废物污染solidwastepollution建筑施工噪声constructionnoises交通噪声trafficnoises社会生活噪声communitynoises51三人居环境的范围地球环境人居环境的范围生活环境的层次54工作环境绿化
环境和生态平衡破坏
产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受 破坏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末-20世纪初, 构成较大不良影 响的最初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前半期, 燃煤污染、有机毒物污 染。
第三阶段:20世纪后半期, 世界公害泛滥期。除了 大气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外,噪声、振动、垃圾、恶 臭、地面沉降等其它公害也纷纷出现。
第 10 章 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设6个方案领域:
A.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 B.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 能 C.改善人类住区环境 D.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住房 E.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F.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 率
中国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中国人类住 区发展的目标是:
21世纪议程(续)
第17章 保护海洋资源 第18章 保护和管理淡水资源 第19章 有毒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 第20章 危险废料的管理 第21章 寻求解决固体废料问题的办法 第22章 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第24章 有关妇女的行动:持续和公正的发展 第25~32章 持续发展的社会伙伴 第33章 资金来源和机制 第34章 使人人享有环境无害的技术 第35章 持续发展的科学 第36章 提高环境意识 第37章 建立国家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38章 加强持续发展的机构 第39章 国际法律文件和机制 第40章 弥合数据的差距
“人居二”重申近年来各有关世界会议的成果,并归结这些经验 ,形成人类住区议程:《人居议程》。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目标和原则 第三章 承诺 第1节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第2节 可持续的人类住区 第3节 增强能力和参与 第4节 男女平等 第5节 为住房和人类住区筹集资金 第6节 国际合作 第7节 评价进展 第四章 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战略 第1节 导言 第2节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第3节 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力建设和机构发展 第5节 国际合作和协调 第6节 《人居议程》的落实和后续行动
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 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 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96年6月,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又召开了第二次人类住区 国际会议。(人居二)的目标是探讨两个具有同等全球性重要 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 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人是关切的中心, 包括要使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建立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务使人 类有权享受与大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充实的生活。
根据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至150亿居民。
世界人口状况——城市化问题
到2008年,全世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首次 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达到33亿。
到203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将达到50 亿。
到2050年,这一数字达到64亿。 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 1976年
第一次人类住区国际会议(Habitat I) “联合国人居中心”(United Nations Center of Human
Settlement,UNCHS)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87年,组成了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ld Committee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ECD);
2003年全球人口报告
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将首次过半;
半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40%以上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
¾的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不断增长 自然环境及生态平衡面临着危机 全世界尚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条件不好
能源危机
能源消耗的形式主要有原煤、汽油、柴油、石油、电 。
九五规划2010年环保目标 :
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城乡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
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 。
2002年12月9日,人居环境委员会正式成立 。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建设部。
2003年11月1日,举办了“首届中国人居环 境高峰论坛暨全国会员大会”,面向全国 发出了《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 工程倡议书》。
中国的状况
人口众多,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化速度>住区配套设施建设速度 城市人口住房不足
人类面临的空前的生态危机
空气: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在 全球20个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中,我国的北京和上海榜上有 名。
水: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的发展,全世界的 用水量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农业、城市用水的污 染,水资源日益短缺。预计50年后,世界人口中的13%-20%将 面临严重水荒。
➢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
第1章 引 言 第2章 为加速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第3章 贫困 第4章 消费模式 第5章 人口统计动力学和持续性 第6章 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第7章 促进持续的人类居住区 第8章 为持续的发展制定政策 第9章 保护大气:能转移 第10章 土地-资源使用的统筹措施 第11章 森林的保护及合理使用 第12章 制止沙漠蔓延 第13章 保护高山生态系统 第14章 在不毁坏土地的条件下满足农业的需求 第15章 维持生物多样性 第16章 生物技术无害管理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人居环境的真正含义
人类聚居 聚居的意义
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 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
什么是人居环境
“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 、小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 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 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 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二、忍耐的义务
三、死神的特效药
四、地表水和地下海
五、土壤的王国
六、地球的绿色斗篷
七、不必要的大破坏
八、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九、死亡的河流
十、自天而降的灾难
十一、超过了波尔基亚家族的梦想
十二、人类的代价 十三、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
蕾切尔·卡逊
十四、每四个中有一个 十五、大自然在反抗
Rachel Carson
第一章 人居环境概论
一、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二、人居环境问题的现状 三、人居环境的范围 四、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五、绿色建筑与建筑材料绿色化
人与自然
转变!!!
一、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不堪重负的地球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 主题。
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 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 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概述
课程目的及内容
本课程的宗旨:
综合地阐述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从资
源、能源,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可持 续发展等角度论述建筑材料应具有的性能和未来 发展方向,使同学们树立环境意识,对在建筑材 料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有充分的理解 。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第1章 人居环境概论 第2章 建筑材料的进步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第3章 自然条件、风土与建筑的特点 第4章 材料特性与建筑物的风格 第5章 21世纪的建筑特点及新型材料 第6章 家居环境的评价与室内装饰材料 第7章 高层建筑与材料 第8章 智能建筑物与智能化材料 第9章 路面材料、道路铺筑与出行环境 第10章 材料的进步与桥梁的发展 第11章 尖端建筑技术与新型材料
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 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往往只看到人类战胜自然的“丰 功伟绩”,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 惩罚。
对人类发展方式的质疑
1962年, 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表:
《寂静的春天》
——环境概念的提出
寂静的春天
前言
一、明天的寓言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92年7月,组织政府各部门制定中国的国家级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 1993年 9月完成 。
1993年10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联合国开发计 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21世纪议程 ”国际研讨会。
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 发展推进工程——首家金牌建设试点项目 亮相。
2004年1月29日,人居环境委员会关于“ 城乡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申 报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和研究开发项目 。
2004年3月9日,人居环境委员会召开第 二次专家研讨会就《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 镇发展推进工程技术纲要》进行进一步修 订。
地球资源利用情况
199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活的 地球指数》的报告。报告指出:从1970-1995年 的25年间,地球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资源。
淡水生态系统指数25年中下降了50%,特别是在1990- 1995年的5年中,下降幅度最大,每年接近6%;
海洋生态系统万年中下降了30%; 世界森林覆盖面积25年下降了10%。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
宗旨:既要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 需求构成危害。
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人类对待 自然的态度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92年6月3日至4日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中国21世纪议程》共24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 。
人类住区工作目标:
(1) 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的住房; (2) 改善人类住区管理; (3) 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4) 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弃物管
理; (5) 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 (6) 促进灾害发生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 (7) 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 (8) 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的发展。
中国的状况
世界人口数据
1999年60亿: 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006年65亿: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预测,全球人口至2006年2月25日突 破65亿。
2025年80亿: 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将增加到80亿;
2050年93亿: 2050年将达到93亿。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 1995年的数据:
全球石油、天然气、煤探明的储量分别为: 2.4E+14、1.3 E+14、3.0 E+15(kg), 按照目前消耗速度,它们分别还能够维持使用75、66、
666年。
为了便于计算,一般将全部能源折合为标准煤来进行评价。
十六、崩溃声隆隆
/book/silent/silent_ml.htm
十七、另外的道路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68年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1970年 4.22“地球日” NGO
1972年6月 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1973年
人居环境理论还需要发展
人居环境是一个广阔的理念; 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整体研究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根本原则; 重视人居环境的人文内容。
吴良镛院士提出的时代任务: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评中外之得失 成一家之言
二、“人居环境”问题的现状
世界环境
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表我国城镇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45年份年1978198019851988199019951998199920002001城市36395263671189398103105人均居住面积m农村81941471661782123724224822587我国人均居住变化面积的逐年变化46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噪音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waterpollution污水进入农灌渠wastewaterdischargedirrigationcanal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urbanwastewaterdischargedriver湖水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waterquality工业污水排放dischargedindustrialwastewater烟尘粉尘污染smokepowderdustpollution小炼油smallscaleoilrefinery市区垃圾焚烧incineratinggarbageurban土法炼焦cokingindigerousmethods白色污染whitepollution城市垃圾urbangarbage生活垃圾domesticgarbage工业废渣industrialwasteresidue固体废物污染solidwastepollution建筑施工噪声constructionnoises交通噪声trafficnoises社会生活噪声communitynoises51三人居环境的范围地球环境人居环境的范围生活环境的层次54工作环境绿化
环境和生态平衡破坏
产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受 破坏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世纪末-20世纪初, 构成较大不良影 响的最初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前半期, 燃煤污染、有机毒物污 染。
第三阶段:20世纪后半期, 世界公害泛滥期。除了 大气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外,噪声、振动、垃圾、恶 臭、地面沉降等其它公害也纷纷出现。
第 10 章 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设6个方案领域:
A.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 B.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 能 C.改善人类住区环境 D.向所有的人提供适当住房 E.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F.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 率
中国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中国人类住 区发展的目标是:
21世纪议程(续)
第17章 保护海洋资源 第18章 保护和管理淡水资源 第19章 有毒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 第20章 危险废料的管理 第21章 寻求解决固体废料问题的办法 第22章 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第24章 有关妇女的行动:持续和公正的发展 第25~32章 持续发展的社会伙伴 第33章 资金来源和机制 第34章 使人人享有环境无害的技术 第35章 持续发展的科学 第36章 提高环境意识 第37章 建立国家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38章 加强持续发展的机构 第39章 国际法律文件和机制 第40章 弥合数据的差距
“人居二”重申近年来各有关世界会议的成果,并归结这些经验 ,形成人类住区议程:《人居议程》。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目标和原则 第三章 承诺 第1节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第2节 可持续的人类住区 第3节 增强能力和参与 第4节 男女平等 第5节 为住房和人类住区筹集资金 第6节 国际合作 第7节 评价进展 第四章 全球行动计划:实施战略 第1节 导言 第2节 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第3节 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力建设和机构发展 第5节 国际合作和协调 第6节 《人居议程》的落实和后续行动
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 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 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96年6月,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又召开了第二次人类住区 国际会议。(人居二)的目标是探讨两个具有同等全球性重要 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 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人是关切的中心, 包括要使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建立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务使人 类有权享受与大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充实的生活。
根据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亿至150亿居民。
世界人口状况——城市化问题
到2008年,全世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首次 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达到33亿。
到203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将达到50 亿。
到2050年,这一数字达到64亿。 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 1976年
第一次人类住区国际会议(Habitat I) “联合国人居中心”(United Nations Center of Human
Settlement,UNCHS)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87年,组成了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ld Committee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ECD);
2003年全球人口报告
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将首次过半;
半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 40%以上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
¾的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不断增长 自然环境及生态平衡面临着危机 全世界尚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条件不好
能源危机
能源消耗的形式主要有原煤、汽油、柴油、石油、电 。
九五规划2010年环保目标 :
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城乡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
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 。
2002年12月9日,人居环境委员会正式成立 。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建设部。
2003年11月1日,举办了“首届中国人居环 境高峰论坛暨全国会员大会”,面向全国 发出了《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 工程倡议书》。
中国的状况
人口众多,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化速度>住区配套设施建设速度 城市人口住房不足
人类面临的空前的生态危机
空气:现在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在 全球20个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中,我国的北京和上海榜上有 名。
水: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的发展,全世界的 用水量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农业、城市用水的污 染,水资源日益短缺。预计50年后,世界人口中的13%-20%将 面临严重水荒。
➢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
第1章 引 言 第2章 为加速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第3章 贫困 第4章 消费模式 第5章 人口统计动力学和持续性 第6章 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第7章 促进持续的人类居住区 第8章 为持续的发展制定政策 第9章 保护大气:能转移 第10章 土地-资源使用的统筹措施 第11章 森林的保护及合理使用 第12章 制止沙漠蔓延 第13章 保护高山生态系统 第14章 在不毁坏土地的条件下满足农业的需求 第15章 维持生物多样性 第16章 生物技术无害管理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人居环境的真正含义
人类聚居 聚居的意义
人类住区(Human Settlement) 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
什么是人居环境
“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 、小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 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 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 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二、忍耐的义务
三、死神的特效药
四、地表水和地下海
五、土壤的王国
六、地球的绿色斗篷
七、不必要的大破坏
八、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九、死亡的河流
十、自天而降的灾难
十一、超过了波尔基亚家族的梦想
十二、人类的代价 十三、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
蕾切尔·卡逊
十四、每四个中有一个 十五、大自然在反抗
Rachel Carson
第一章 人居环境概论
一、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二、人居环境问题的现状 三、人居环境的范围 四、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五、绿色建筑与建筑材料绿色化
人与自然
转变!!!
一、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不堪重负的地球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 主题。
在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 作用中,环境问题始终是伴随着 人类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概述
课程目的及内容
本课程的宗旨:
综合地阐述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从资
源、能源,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可持 续发展等角度论述建筑材料应具有的性能和未来 发展方向,使同学们树立环境意识,对在建筑材 料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有充分的理解 。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
第1章 人居环境概论 第2章 建筑材料的进步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第3章 自然条件、风土与建筑的特点 第4章 材料特性与建筑物的风格 第5章 21世纪的建筑特点及新型材料 第6章 家居环境的评价与室内装饰材料 第7章 高层建筑与材料 第8章 智能建筑物与智能化材料 第9章 路面材料、道路铺筑与出行环境 第10章 材料的进步与桥梁的发展 第11章 尖端建筑技术与新型材料
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人类过分强调了作为自然主人的 一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往往只看到人类战胜自然的“丰 功伟绩”,忽视甚至忘却自然界的 惩罚。
对人类发展方式的质疑
1962年, 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发表:
《寂静的春天》
——环境概念的提出
寂静的春天
前言
一、明天的寓言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92年7月,组织政府各部门制定中国的国家级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 1993年 9月完成 。
1993年10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联合国开发计 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21世纪议程 ”国际研讨会。
2003年12月6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 发展推进工程——首家金牌建设试点项目 亮相。
2004年1月29日,人居环境委员会关于“ 城乡规模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申 报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和研究开发项目 。
2004年3月9日,人居环境委员会召开第 二次专家研讨会就《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 镇发展推进工程技术纲要》进行进一步修 订。
地球资源利用情况
199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活的 地球指数》的报告。报告指出:从1970-1995年 的25年间,地球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资源。
淡水生态系统指数25年中下降了50%,特别是在1990- 1995年的5年中,下降幅度最大,每年接近6%;
海洋生态系统万年中下降了30%; 世界森林覆盖面积25年下降了10%。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
宗旨:既要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 需求构成危害。
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人类对待 自然的态度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
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92年6月3日至4日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