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师生互动的四个“基于”-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互动的四个“基于”
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不可能是教师用具有严格确定性和简约性知识进行“灌输”的过程,而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学习、自主体验和感受的内化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活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会寻找焕发生命光彩的思维方法。

我们要把课堂的抓手放在师生参与互动上,让师生参与互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肥沃土壤。

1.基于问题,设疑探究。

核心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是无法直接观测和度量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要高度重视问题导向。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研究性课题交给学生去探讨,使学生在疑问中开始思考,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获取、解读信息,以材料演绎或归纳观点。

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关问题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且说得准确。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其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巩固原有认知结构、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将其更好地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如何引发学生的认知碰撞,激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内在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例如,在讲《经济生活》的商品概念以及商品的属性知识点时,我注意到平时学生经常讨论学校食堂问题,就抓住学生生活中这一热点问题,设计如下教学问题:其一,大家早上吃早餐没有?都吃了些什么?是在哪里买的?其二,学校提供的早点价格贵吗?你能否接受?与外面的早点比较,你更喜欢吃哪里的东西?其三,学校有免费早点、午餐或水果吗?其四,学校卖的早点是在赚大家的钱吗?其五,你对学校的餐点有何建议?在上课前的一周,我要求学生就上述问题分组实地调查,小组合作探究,课堂上分组展示调查讨论成果。

就这样,学生的话题迅速打开,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讨论的结果是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商品的含义,也明白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则是为了盈利。

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高中思想课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很多人都发出高中政治课还可以是这样有趣和实用的感叹;学生也与教师的关系亲近了许多,这也坚定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借用更好更生活化的问题来讲授,要多用“角色换位”来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