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分析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0T06:44:28.59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月20期作者:阿西木·伙加不都[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变得完善,对林业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体系也在此过程中更加完善。
阿西木·伙加不都
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人民政府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变得完善,对林业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体系也在此过程中更加完善。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鉴于当前林业资源建设的特点和内外部环境,经常会出现山林大火,不利于当前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也限制了当前林业资源的稳健发展。
为确保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健全的森林防火管理体系,以确保林业资源
综合效益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技术;分析 1 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意义
由于林业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使用范围非常广阔,城市建设、工业、农业生产等与林业发展息息相关,虽然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却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修复利用。
为推动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林业资源的保护过程中确立并健全森林防火系统。
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是确保各类森林资源建设和经营有序发展的基础,对于适应当前林业资源建设的现实需求,也对于保证林业资源的多元化发展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
因此,通过合理的林业资源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各地内大气环境、水环境保护和土壤环境的同步运行,促使当地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多元发展。
2 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技术对策 2.1 制定健全的防火管理制度
各地目前针对于保护林业资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火补救措施,以此来降低森林火灾对当地生态与经济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首先,制定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应急预案、设置防火线、建立防火站等措施,保证林业资源防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制定紧急工作预案时也要做好防火措施,从根源上对火灾加以有效控制。
在健全消防管理体系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消防管理,严禁在森林周围出现任何用火活动,比如燃放烟花、吸烟、野餐烧烤等。
其次,建立完善的消防运行管理机制,做到统一指挥消防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当地森林资源的管护效益。
林业部门还要积极研究各地范围内的植被覆盖率和气象状况,并共同提出适合于本地实际状况的森林防火对策,以确保了森林防火效果的有效发挥。
最后,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并设置专门的消防设备和灭火设备,为消防人员提供专门的设备,以保障其在防火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上减少森林资源火灾造成的经济与生态损失。
2.2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是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对火灾的警惕性。
这就需要加强各地各个区域内的森林防火推广与宣传的力度,同时配合好相应的保护工作,积极与社会力量进行配合,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保证各地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火科学知识的传播,提高人民群众对森林防火工作的了解程度,真正发挥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综合效益。
各地林业部门应该加大宣传传播力度,利用新型媒介平台并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
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并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到实际的防火工作过程中,切实加强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只有不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实施综合防火保护措施,以增强广大民众参加森林资源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并存的宣传推广,才能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火效果。
在森林消防的宣教过程中,发现如有不合作者,必须予以严肃告诫和惩罚,以提高其他人的森林消防意识,从而避免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2.3 重视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重视森林防火队伍的建设是各地林业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的重要途径,也也是保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高效实施的基本力量。
通过林业部门的辅助,培养具有高度防火意识的人才,同时打造一支专业的林业资源保护队伍,保证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能够有效降低。
由于各地的林业资源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要想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可以打造一支符合要求的专业防火队伍,同时聘请当地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防火技术方面的指导。
另外,还需要学习林业资源保护相关的理论知识,保证防火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对森林防火方面的认知,即便面对火势较凶的森林火灾也能够沉着冷静的面对,并制定相应的火灾补救措施。
2.4 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
只有保证完善的防火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才能够充分发挥防火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各责任单位应将森林防火制度高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信息传递的时间与途径要及时、迅速。
另外,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承担起森林防火的责任与后果,要定期检查防火工作人员的防火工作量与工作能力,对每一位防火工作人员的态度进行督促,如果存在工作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不负责,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必要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处罚;如果存在工作人员对待工作内容不熟悉、不理解,管理人员要为其耐心解释,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领导带头作用以及监督作用。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激励措施,适当的向防火工作人员施加压力,从而使其具备将压力转换成动力的积极工作态度,并且在激励措施的引导下,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将森林防火制度有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森林防火的有效控制。
2.5 林业资源保护中常用的防火技术 2.5.1 护林防控技术
预防山林大火中的三项重大防控要素:火源、空气和可燃物。
做好日常林地巡视管理工作,及时清除林地中出现的疑似火源;根据各地天气情况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提前预判;建立健全的森林火灾预报系统,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
2.5.2 防火阻隔技术
使用比较普遍的防火阻隔技术为火烧法,但是该方式的技术难度较高,如果在没有做好精准预测的情况下使用火烧法,将无法充分发挥相处防火阻隔技术的全部价值。
火烧法是现代常用的一种防火阻隔技术,但是其受到实施时当地的风速大小、温度、湿度等相关自然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操作手法要求较高建立防火线,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防火,但也同样面临着常年维护、投资等问题,也有可能还会造成当地的水土流失。
生土带是在林地内经过翻耕,土壤裸露的带状空地,其宽度1m~2m用于防止地面火蔓延。
防火沟是防止地下火的蔓延。
一般以宽lm,深低于腐殖层或泥炭层0.35m~0.5m为宜。
另外,还可以通过建造阔叶树进行防火带的建设。
建立的防火林应该以复合混交林形式为主,内部树种应该采用抗火性强的,森林的密度应该达到最大郁闭度,从而增强防火效果。
该技术的选用需要采用严谨的分析态度,但不可盲目使用。
2.5.3 护林通信技术
利用现代化手段与完善的森林防火系统,及时将防火信息传递到各个部门中,让每位防火工作人员都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消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要求无线通信指挥系统可以快速获取森林内部信息。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在林区建立森林火讯的观测基站,以便快速地收集周围林区的相关信息。
一方面,观测基站所获取的信息需要保证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要求各观测基站之间可以支持信息核对的功能。
若没有建立在GPS技术的基础上,那么林区的观测基站要通过线缆而实现有效的通信连接[。
但是这样的情况下,线缆资源消耗量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防火成本。
另一方面,森林内部的地形比较复杂,而且交通也不便利,架设线缆的施工操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而在无线通信指挥系统中引入GPS技术,可以借助其卫星定位功能,实时接收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基站的信号。
参考文献
[1]王东皎.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21(24):1.
[2]魏振发.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分析[J]. 明日, 2021(23):0467-0467.
[3]张梅霞. 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技术探析[J]. 乡村科技, 2021, 12(27):2.
[4]汪小龙.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分析[J]. 华东科技(综合), 2021, 000(00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