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宛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龟壳/地壳曝热/一曝十寒乘隙进攻/千乘之国
B.譬如/癖好梗概/慷慨激昂惊涛骇浪/言简意赅
C.缱绻/蜷缩绚烂/怪石嶙峋蠢蠢而蠕/妇孺皆知
D.夹缝/夹杂跳踉/踉踉跄跄叨扰四邻/絮絮叨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装璜肖像画当仁不让吹嘘炫耀
B.懈怠顶梁柱心无旁鹜肆无忌惮
C.俯瞰关连词心旌摇荡纵横捭阖
D.沧桑混凝土一筹莫展出奇制胜
3.古诗文默写。

(8分)
(1),思而不学则殆。

(2),白雨跳珠乱入船。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阐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边塞诗往往从大处落笔,以写奇情壮景见长。

王维的《使至塞上》用“,”描绘了塞外雄浑壮美的风光,巧妙融入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描绘了塞外瑰丽装病的雪景,传达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保尔。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简析其“硬汉子”气概。

①在病榻上创作②修筑铁路
(2)《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各不相同。

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位,概括他走上梁山的过程。

①宋江②卢俊义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尝试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①: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②,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7分)
材料一 2016年底,国内大城市的共享单车似乎一夜爆红,在短期内
迅速崛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量黄色和橘色的单车整齐地排放在各街
道旁。

这些单车面向大众,按需使用,服务短距离出行者,解决出行“最
后一公里”的问题。

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骑上共享单车去往目的地,
这种完全自助式服务可以让使用者在马路上看到任何一辆单车都可以骑乘,
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材料二 2017年共享单车使用的话题属性及引发问题报道类型分布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
(2)从材料二中,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

(2分)
(3)结合下面三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共享单车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②采用总分的结构。

③不少于40字。

(4分)
共享单车的迅速兴起,大大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

随时随地骑车、停车,不仅方便,而且快捷。

然而,共享单车上线后,却频频传出车辆上树、二维码被涂、车轮被盗等单车被破坏的消息。

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不体现着对规则的漠视,共享单车的出现也正倒逼人们养成规则意识。

“免费”和“共享”是检验人们素养的试金石,共享单车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近乎于免费,而这样就更考验着人们的个人素质、规则意识和文明程度。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鲁迅的《读书杂谈》,完成7-10题。

(共12分)
读书杂谈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

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

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

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

我想在坐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
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
一而来的。

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

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

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

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

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

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

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

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

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

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
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7.作者从哪些方面谈读书?以概括。

(3分)
8.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
9.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0.结合第②段的画线句子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1-14题。

清夜熬糖
①汪曾祺在《炒米和焦屑》一文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多暖心的文字。

②小时候,到了腊月,母亲就会把碾米筛下的碎米攒起来,装进罐子里,留兑糖丝。

冬阳惨淡,我们背着米袋子,跑几里路,到镇上粮管所兑糖丝。

一路上总是累得人仰马翻。

一想起喷香的炒米糖,脚下不知哪儿又冒出劲儿来。

③深冬里家家准炸上几伙炒米,用来熬炒米糖和花生糖。

随着炸炒米的师傅高喊一声“响呶——”,然后轰的一声,一股浓烟升起,我们松开紧捂耳朵的小手,蹦跳着,一头扎进白雾里,拼命地吸着热乎乎、香喷喷的炒米香,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和惬意流遍全身。

空气中的香甜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捧把炒米塞进嘴里,那满嘴的香甜酥脆,总有说不出的幸福感在心底荡漾。

④熬糖多在清寒冬夜,小院里月光清如溪水,静似画布,草屋和树闲适安逸地嵌在画布上。

青霜平添一份柔和,显得寂寥而悱恻。

院角苦楝似宋词中的女子,清瘦婉约带有几许凄凉。

黑黢黢的土灶上置一口大铁锅,倒些冷水,再倒进糖丝,搅匀。

旺火烧煮,棉花秆燃烧时哔哔啪啪作响,屋里弥漫着甜味和烟味。

祖父用铜铲子不断地在锅里搅拌,里面掺些姜末、橘子皮、红枣,适时添进半铲猪油。

最后把炒米倒入锅内搅匀。

此时,炒米显得格外晶莹剔
透,闪烁着珠玉的莹润光彩。

⑤桑木桌上放一块案板,抹上菜油,四周用木框固定好,盛入滚热的炒米糖,用木板使劲来回滚平。

磨得锋利的菜刀也抹上菜油,等到糖半冷不热的时候,祖父拿出模子,用刀切成小块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手起刀落,动作迅疾。

⑥熬切好的炒米糖,吃起来,脆香爽口,咬得咯嘣咯嘣的。

花生裹上糖浆,切成小片,就是花生糖,入口脆甜。

黑色的芝麻浇上糖浆,切成小片,就是芝麻糖,咬一口,香甜酥脆,像一场舒缓的芭蕾,在味蕾间跳跃旋转,荡出鲜艳的滋味。

⑦熬糖时,铁铲在锅里“呼啦呼啦”翻动着,“咔嚓咔嚓”的刀切声,风箱的“吧嗒吧嗒”声,柴火的“哔哔啪啪”声,我们的笑语声,组成了一首暖心的交响曲。

熬糖是一个恬静、幸福的细节,里面蕴藏着温暖的亲情,是舌尖上魂牵梦萦的故乡。

⑧那样的夜晚,我们不停地吸溜着鼻子,饱吸着那浓郁的甜香,烦恼和贫困都在温暖的润泽中变成天边的一片云。

冬日的寒冷化作灶膛里旺旺的火苗,化作祖父面颊上忙碌滚动的汗水,化作我们嚼糖时脸上绽放的朵朵红晕。

清夜无尘,月色无垠,星光迷离,天空邈远而空阔。

坐在院里木桩上,我们柔软得像一根青藤。

⑨那种阳光般简单明快的幸福感和快乐感,日渐湮灭于浮躁而喧嚣的尘世。

陪朋友逛超市,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偶有包装精美的炒米糖赫然入目,心中便涌起感念的潮水,一股柔软的乡愁倏忽从心底传遍全身。

⑩梁实秋说,味至浓时即家乡。

品尝着喷香的炒米糖,我一下子回到纯净古意的乡村月夜,想起亲人们熬糖时那种忙碌而欢快的场景。

那浓郁的熬糖香芬芳着陈年的梦,成了一种留在心底最温馨的回忆。

1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4分)
1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3.细读文中第⑥段的画线句子,任选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4分)
14.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①。

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②根窍而出,清洌可鉴。

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

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

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节选自徐霞客《蝴蝶泉》)
[注] ①山麓:山脚。

②漱:用水清洗。

15.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下:下见小潭上下一白
B.其:其岸势犬牙差互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乐:似与游者相乐以中有足乐者
D.可:不可知其源不可久居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7.简要概括甲文段中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小石潭环境有什么特点?
(3分)
18. 甲、乙文段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写内容加以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9、20题。

(共4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试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2分)
20.请从用典的角度分析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l)题目:幸福就是现在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艾青的这首小诗,你有什么联想?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年秋期期末质量评估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B(2分)(A、ké/qiào pù/pù chénɡ/shènɡ
B、pì/pǐɡài/kǎi hài/ɡāi
C、quǎn/quán xuàn/xún rú/rú
D、jiā/jiā liánɡ/liànɡ tāo/dāo)
2. D(2分)(A.装潢 B.心无旁骛 C.关联词)
3.(1)学而不思则罔(2)黑云翻墨未遮山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1)具体情节概述3分,“硬汉子”气概分析1分,不恰当酌情扣分,共4分。

①示例: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在病榻上战胜了自杀的念头,开始文学创作。

先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

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保尔克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坚持不懈地创作正体现了“硬汉子”气概。

②示例: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保尔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极为艰苦的磨练,他们忍受着寒冷、劳累和饥饿,还要抵抗匪帮的不断袭击。

保尔染上了伤寒,一连五天高烧不退,却仍然战斗在劳动第一线,直到病魔把他击倒。

人们以为保尔死了,可一个月后,他又回到了工地。

保尔的不惧困难、坚持战斗正体现了他的“硬汉子”气概。

(2)概述的情节完整3分,语句准确、通顺1分,不恰当酌情扣分,共4分。

①示例:宋江因杀了阎婆惜后逃跑。

在清风寨,被刘高陷害,在王英等人相救下杀了刘高。

上梁山路上,宋江得家书回家奔丧被擒发配江州,酒醉后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罪,梁山英雄法场相救,宋江走上梁山。

②示例:宋江仰慕卢俊义出身富贵,又武艺高强,便与吴用设计诱其上梁山小住,卢俊义回大名府后因被陷害私通梁山被叛死罪,之后被宋江救上梁山。

5.(1)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2)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共4分)
6.(共8分)
(1)共享单车出行方便快捷,短期内迅速崛起。

(2分,意思对即可)
(2)2017年共享单车的负面报道较多,引发问题主要是人们对规则的漠视(或:2017年共享单车的负面报道较多,引发问题集中在:违规停放、车辆损坏、私人侵占)。

(2分,意思对即可)
(3)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人们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程度。

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但是由于部分人素质低、规则意识欠缺,共享单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即可。

总说1分,分说2分,不少于40字1分。

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

(共27分)
(一)(共12分)
7.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提倡爱看书的青年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8.第③段首先点出本段论题(论证范围)是“嗜好的读书”;(1分)然后把“嗜好的读书”和爱打牌的进行类比,得出嗜好读书“得着深厚的趣味”的结论;(2分)最后再从两者的比较中指出自然读书就有了收益(“扩大精神,增加智识”)。

(1分)(共4分)
9.补充论证,收束全文。

(1分)强调论证了嗜好的读书因随意而有趣味的特点,使论述更严谨。

(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0.运用比喻说理(类比说理),把职业读书和日常生活中“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作比,论述了职业读书劳累、痛苦的特点,(2分)体现了本文作为演讲词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生活化的特点。

(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二)(共15分)
11.本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在深冬腊月和亲人们兑糖丝、炸炒米、熬糖、切糖、吃糖的一系列做炒米糖的过程,(3分)蕴含着作者柔软的乡愁。

(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提示:①节引出记叙的话题;②—⑧节写做炒米糖的过程;⑨⑩节表达思乡之情。


12.引用汪曾祺的文章,表达对炒米糖的喜爱之情;引出本文的记叙对象——炒米糖;用“暖心的文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3.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抒发感情。

(1分)将家乡的芝麻糖入口的感觉比作一场舒缓的芭蕾,表现了芝麻糖香脆酥甜、令人回味的美妙滋味,(2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芝
麻糖的喜爱、浓浓的温情。

(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示例二:运用细腻生动的词语抒发感情。

(1分),以“香甜酥脆”“舒缓”“跳跃旋转”“荡出”“鲜艳”一系列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芝麻糖入口时的香脆酥甜、令人回味的美妙滋味,(2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芝麻糖的喜爱、浓浓的温情。

(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4.①表现温暖的亲情。

文章第中间部分写熬糖、切糖、吃糖时祖父的忙碌,我们的喜悦;②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

文章⑨、⑩节写品尝超市的炒米糖触动了对家乡炒米糖的回忆。

(一方面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15.D(2分)(A.①向下②下面 B. ①指小石潭②指山川美景
C. ①逗乐②快乐
D. ①可以②可以)
16.阳光直射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的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互相逗乐。

(句子不通顺、关键词“俶尔”“逝”“翕忽”不译或译错酌情扣分,共2分)
17.首先“闻水声”,然后“伐竹取道”,最后“下见小潭”。

(2分)表现了小石潭环境幽僻的特点。

(1分)(意对即可,共3分)
18.【甲】文通过写小石潭的石、水、游鱼、岸势、竹树等景物,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由乐到悲的心情;【乙】文通过写蝴蝶泉泉水清澈、树木奇特、蝴蝶优美,介绍蝴蝶泉的奇特风光。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二)(共4分)
19.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濒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守军的危机形势,赞美了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

所以称为千古名句。

示例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黑云”“金鳞”在色彩和形象上对比鲜明,相互映衬,渲染了紧张、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战斗的激烈残酷。

所以称为千古名句。

(角度具体1分、分析有理1分,共2分)
20.这两句诗运用“黄金台”“玉龙”的典故,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怀。

(典故1分,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四、作文。

(50分)参考2017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l)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有文采。

4.没写题目扣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