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4-12-26T11:19:06.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8月第23期供稿作者:吴凤兰
[导读]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指导、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

吴凤兰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 523770)
【摘要】目的了解对骨科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DVT)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38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0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Autar量表于入院时及术后1h内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并予以相应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DVT的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对骨科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预防DVT的发生。

【关键词】骨科 DVT 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01-01 我们对19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DVT)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选取另190例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旨在为骨科手术患者寻求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的38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0例。

研究组中男90例,女100例;年龄23-94岁,平均(58.25±10.26)岁;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股骨干骨折30例,胫腓骨骨折51例,髌骨骨折28例,骨盆骨折6例,跟骨骨折30例。

对照组中男93例,女97例;年龄21-91岁,平均(56.08±11.22)岁;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股骨干骨折28例,胫腓骨骨折56例,髌骨骨折24例,骨盆骨折7例,跟骨骨折3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别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指导、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

研究组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采用Autar 量表于入院时及术后1h内对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根据危险级别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1)Autar量表包括年龄、体重指数、行动能力、外伤、手术、高危疾病、特殊危险因素七个项目。

将所有项目分数相加,当总分为7-10为低度危险,DVT发生率为10%;总分为11-14为中度危险,DVT发生率为11-40%;总分>15为高度危险,DVT发生率为大于41%[1]。

(2)护理干预措施①低度危险建立功能锻炼执行表,医护患共同参与并记录。

术前后指导患者经常更换体位、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练习;增加体液摄入,合理调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而使血栓脱落导致栓塞;吸烟的患者劝其戒烟,防止因尼古丁对血管形成刺激,致使强烈收缩出现血液粘稠度增加。

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主动舒缩运动、踝泵锻炼、足部旋转屈伸主动或被动锻炼,近断关节屈伸活动。

循序渐进,力度为不疼痛为宜,5个时间段/日,每个时间段锻炼5-10min以上,每次锻炼极点坚持5-10秒;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坐卧位。

卧位时抬高患肢20-30cm,坐位时将双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②中度风险除给予低度危险患者相同的护理措施外,另给予一定的物理防治措施:双下肢同时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充气压力。

③高度危险在中度风险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加用药物防治,如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物等。

1.3 观察指标为DVT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DTV发生率及满意度两组DVT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DVT发生率(例%)
3 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常需卧床休息,且受患肢制动的影响,致使血液滞缓,同时创伤致血小板发生集合,加之长时间的禁食禁水和术中为止血使用的促凝药物等的影响,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故较易发生DVT[2],给患者生命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Autar量表是用于骨科病人预测DVT发生风险的标准化评估模型,我们采用Autar量表对19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及术后1h内进行DVT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实行常规护理的一组相比较,采用Autar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的一组DVT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因此,早期对骨科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预防DVT的发生,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 罗翱翔,张广清,付秀珍.香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35-36.
[2] 徐生根.徐正发.2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0):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