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初中中考语文试卷习题包括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
1.本卷共 22 ,分 130 分,考用150 分;
2.答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
水字笔填写在答卡的相位置上,并真核条形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
符合;
3.答用2B 笔把答卡上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用橡
皮擦干后,再涂其他答案;答非必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字笔写在答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
4.考生答必答在答卡上,答在卷和草稿上无效。

第一局部〔 26 分〕
1.根据拼音写出字。

〔 4 分〕
① ▲( yīn) 如盖②月光▲(jiǎo)
③笛声▲(yōu)④心情愉▲(yuè)
2.下面一段中有四个字,把它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月一般。

粉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

慈的
老人,端着茶杯,着扇子,地聊天,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
草,每一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

一个夏日,梦回州,阳光把我的照亮
⋯⋯
3.默写古文名句,并写出相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 君何能?▲。

〔陶渊明? 酒?〕
②▲,直挂云帆海。

〔李白?行路 ?〕
③会当凌,▲。

〔杜甫?▲?〕
④▲,千里共娟。

〔▲?水歌明月几有?〕
⑤乱花欲迷人眼,▲〔白居易? 塘湖春行? 〕
⑥▲,自身在最高。

〔王安石?登来峰?〕
⑦▲,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游山西村?〕
⑧予独之▲,濯清而不妖⋯⋯〔周敦 ? ? 〕
4.名着。

〔5 分〕
(1)下面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生化的原因是什
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那些看犯人的人,他也何不酒醉似的喝采,——呼,无法可想!但在那那地,我的意却化了。

(2)下面的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依次写出他的姓名。

..
①只因勇真男子,降伏凶母夜叉。

②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领先出。

5.下面的漫画,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的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
充完整。

要求:①用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不超 5 个字〔不含点〕;② 充完整后的能予漫画刺的意味。

〔3 分〕
(1) 母:睡了!子:▲
(2) 母:▲子:▲
第二局部〔 44 分〕
?小石潭 ?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水声,如佩,心之。

伐竹取道,下
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 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B.全石以为底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貌假设甚戚者〔?捕蛇者说?〕
..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 分〕
A .日光下彻

B .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 .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岳阳楼记?〕

D .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
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2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 题。

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

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

甲去,乙曰:“奈何公亦倒假设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

今其人妄己是,不屑明是非,有争气矣。

吾不与者,使其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10.把文中画的句子翻成代。

〔4 分〕
①奈何公亦倒假设是?
②吾不与者,使其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故 ?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 。

“哈!模!胡子么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却一个凸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没有系裙,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器里脚伶仃的。

我愕然了。

“不了么?我抱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幸而我的母也就来,从旁:
“他多年出,忘却了。

你得,〞便向着我,“ 是斜的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得了。

我孩子候,在斜的豆腐店里确乎日坐着一个二嫂,人都叫伊“豆腐
西施〞。

但是擦着白粉,骨没有么高,嘴唇也没有么薄,而且日坐着,我也从没有
式的姿。

那人:因伊,豆腐店的非常好。

但大因年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完全忘却了。

然而很不平,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美
国人不知道盛似的,冷笑:
“忘了,真是人眼高⋯⋯〞
“那有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

“那么,我你。

迅哥儿,你了,搬又笨重,你要什么些破木器,我拿去。

我小
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哩。

我了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不?你在有三房姨太太;出便是八抬的大,不?
吓,什么都不我。


我知道无可了,便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
一面的回身,一面絮絮的,慢慢向外走,便将我母的一副手套塞在腰里,出去了。

11.第一段中,作者写二嫂的用了三个感号,分析其作用。

〔2分〕
12.的段中,“我〞眼前的二嫂与中的二嫂相比,除外貌、年外有哪些方面的化?要概括。

〔3 分〕
13.系上下文,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的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分〕一面的回身,一面絮絮的,慢慢向外走,便将我母的一副手套塞......
在腰里,出去了。

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 。

由“到此一游〞想到的
①埃及克索神有着 3000 多年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到此一游〞的字。

神与字,两大文明以如此方式相遇,在人尬。

不管是真心喜、跟模仿是年幼无知、
出于炫耀,种行都了人文明的瑰宝,也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

②相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
聚光灯下。

不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一米黄、在机上争行李架空位⋯⋯因些行,
在国外一家市研机构的中,中国游客名列“最差游
客榜〞第二名。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本〞,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00 年的 1000 万人次快速增至 2021 年的 8300 万人次,句提醒更有特殊意。

③面“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中,、反省成了波
的主。

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系媒体,公开抱歉,并承当疏于教育的任。

“年人犯,上帝也会原〞,尤其是未成年人,犯在所免,我予以必要的
容并助其改正。

同,我也以此、自己:在公共所我有随意吐痰的?行在堵的
公路上我有随意道的?在人排等候我有加塞插的行?在网空争是非我有
相向的粗口?我更要一,种不文明行何以会代代相?何以会“走向世界〞呢?
④平心而,一回的“到此一游〞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 出〞,它的出并非偶然。

君不,大江南北的名古迹上,的胡涂乱抹在屡不:北京故大水缸上
的划痕,杭州岳墓前秦桧夫被捏得亮的鼻子,
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

了灯,出了国可能也会“ 色盲〞;了大声喧,在国外也以主低音量。

从个角度,文明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
常践行。

⑤今日中国,吃穿衣已不是。

然而,很多人却感“两手当当,心中空〞。

确实,生活上逐富裕的我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乏?政府部倡“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指南〞,些都人看到,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 展的必修〞。

⑥ 我在心上刻下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范言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己的力。

〔摘自?人民日 ? 2021 年 5 月 27 日第 5 版,作者李浩燃,有改〕14.文章第②段中“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本〞,你句的理解。

〔3 分〕
15.文章第④段中,作者列大江南北一些名古迹上胡涂乱抹的象有什么用意?〔2 分〕16.根据文章内容,探究提升未成年人文明素养的途径。

〔2分〕
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 。

春天是改革家
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

夏季的叶每一根枝条,花已了,有人:
“我怎么没感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它高瞻瞩。

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方刮大。

后,草儿了。


下点雪,然后开花。

之后不阻碍春天再来点,或雨,或雨雪。

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

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方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

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

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
穿过枝条。

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
游。

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

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
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

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
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

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
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

让柳叶冒
出芽尖儿只是外表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

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
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
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


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

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
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

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
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

这是春天
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

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
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
天飞。

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

“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

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

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
物在冬天里苏醒。

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
化。

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

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

春天和冬
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
的白雪。

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

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
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

春天实
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绩,改变了江山就退隐。

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
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

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
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

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
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
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 2021 年 5 月 22 日第 11 版,有改动〕17.在作者看来,有人“没感觉到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3 分〕
18.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3分〕19.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
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4 分〕
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

〔4分〕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
21.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3分〕
第三局部〔 60 分〕
22.作文。

〔60 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那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曾怎样
长久地拨动着你的心弦?
请以“遥远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2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①阴②皎③悠④悦
2.
错别
屈婉详沿


曲宛祥延

3.①心远地自偏②长风破浪会有时③一览众山小望岳④但愿人长久苏轼⑤浅草才能没马蹄⑥不畏浮云遮望眼⑦山重水复疑无路⑧出淤泥而不染
4.(1) 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①武松孙二娘②扈三娘
5.(1) 再玩会儿。

(2) 该起床了!再睡会儿。

6.D
7.C
8.①说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假设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0.①为什么您也如此颠倒〔是非〕?②我不和〔他〕辩论的原因,是让他终身不知
道太行山啊。

11.加强语气,突出杨二嫂当时说话突然,声音大、尖利、怪异,写出“我〞的吃
惊,表现了杨二嫂言语轻率、无所顾忌。

12.动作姿势;说话方式;生活境况;性格品行。

13.“愤愤〞写出杨二嫂在要求被拒绝后很生气的样子;“絮絮〞写出她抱怨不停的
情形;“慢慢〞写她为搜寻可拿之物成心放慢脚步的状态;作者用这三个词语修饰
杨二嫂离开“我〞家时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刻画了一个言语尖酸、自私贪小的庸俗
小市民形象。

14.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含蓄地提醒出境游的国
人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国家形象受损。

15.列举事实证明国内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指出孩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
原因,增强文章的针对性,为下文观点的提出提供有力的依据。

16.父母要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成年人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
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苏州初中中考语文试卷习题包括答案
17.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
幕后做工作。

18.通过比照,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
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19.(1) 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

(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
革的决心。

20.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
烈比照,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表达了春天不畏阻力、厉
行改革的精神。

21.(1) 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 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 (4) 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 (5) 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 (6) 具有不贪功绩、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22.作文〔略〕
202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