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韩愈、袁枚的生财之道 拍死人马屁挣遗属稿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韩愈、袁枚的生财之道拍死人马屁挣遗属稿费
导语:文人墨客所倚赖者,文字也。

为他人写序作传,当然要收取润笔之资,写墓志铭,一般用不着自己开口,主家也要及时奉上,为的是能多收获些美言
文人墨客所倚赖者,文字也。

为他人写序作传,当然要收取润笔之资,写墓志铭,一般用不着自己开口,主家也要及时奉上,为的是能多收获些美言。

韩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写墓志铭,他的“谀墓”收入很丰厚。

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韩弘,他将功劳记在大将韩弘身上,对李愬轻描淡写。

韩弘自然大喜过望,当即拿出500匹绢相赠。

据考证,那时一匹绢值200文,一斗大米值13文,韩弘给韩愈的“润笔”费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

当时的一斗米折合现在的重量约为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大约需要26元。

明代曹臣的《舌华录·讥语》里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概是说有人借了韩吏部的银子,却并不还他,并称他的这许多钱财为“谀墓中人得耳”。

因此,理直气壮地不仅不还,还认为自己拿了钱财还是应该的。

言外之意,还嫌拿少了。

北宋的司马光曾在《颜乐亭颂》一文指出,韩愈“好悦人以铭志,而受其金。

”韩愈受金为人撰写碑文之事,稍后的刘禹锡在韩愈去世后纪念他的《祭韩吏部文》中,透露了韩愈的润笔收入:“三十余年,声名塞天。

公鼎侯牌,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所谓一字千金,不过如此。

唐朝时,“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

”富贵人物或者寺庙的墓志、碑文,不仅要求名家文字,还要求名家书法。

当时,收入最巨的可谓唐朝的文人李邕,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精于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