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教学课件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同点 不同点
百草园
三味书屋
充满趣味,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无拘无束, 有趣味但也枯 随意而充实 燥、有限制
“我”的变化
伴随着成长的 过程,逐渐适 应有限制的生
活。
随意而充实的童年生活是宝贵的财富,而生活的种种限制 也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 回忆,表达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 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精读细研
4.“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学生,由“我”问“怪哉”虫的事 件和拔何首乌根可以看出来。
“我”是一个努力认真的学生,从老师对“我”的态度由原 来的严厉到变好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从“我”在后园中折腊梅、寻蝉 蜕等可以看出。 “我”是一个有天赋才情的孩子,由“我”会描绣像可见。
精读细研
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 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 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哪种 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 的句子,略作分析。
精读细研
观点一:我认为是有趣的 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
写作特色
1.精彩的景物描写。 本文的景物描写,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
心理。如,黄蜂“肥胖”、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都是儿童特有的感受。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 景皆备。如,“碧绿”“紫红”等写颜色,“高大”“拥肿 ”等写形状,都是从视觉上写的。“长吟”“弹琴”是从 听觉上写的。“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的。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巧妙地包含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
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 声铿锵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 座座小山。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 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解析】本文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 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有层次的描述。
课堂检测
果园快乐的时光
白兰华 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 柑子树,绿荫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 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功课。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 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 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 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经 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 候自己的菜园子。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节课我们重点了分析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表 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随 着年龄的增长,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在三 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又将如何?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本 堂课的学习。
精读细研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三味书 屋的描写,说说作者在三味书屋中 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感悟1: 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细细品味,就会觉得妙趣
横生。在灿烂的春光中有儿童的天真,在无味的冬天里也能 觅到几许童趣;在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在枯燥的学习中 也不乏乐趣。
感悟2: 童年的记忆就像小河,忽而是激流,忽而是缓流,在记忆
的深处潺潺流淌。幸运与不幸,都是生活中温馨的回忆。
精读细研
5.“我”对老师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对老先生 充满着恭敬、 敬佩。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 朴、博学的人。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 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 过瞪几眼。
说明先生比较 开明,他对学生是 严而不厉,甚至是 严而可亲。
精读细研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 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课堂检测
2.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柑子圆而饱满的 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
②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 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 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 以愉悦之感。
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 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 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 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爱吃。
课堂检测
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 个院落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 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 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 叶间闪烁。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精读细研
观点二:我认为是枯燥的 1.礼仪繁琐、教学方法单调; 2.不许乱问、不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3.个性得不到发展……
精读细研
3.请你结合原文说说三味书屋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外貌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 学的人。
课堂检测
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 菜搬到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 土粪渣淘洗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 身边,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浸没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 光。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 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
写作特色
2.丰富的联想。 本文包含着丰富的联想,如,由何首乌的根联想
到成仙,由传说中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 故事,由捕鸟提到闰土的父亲等。这些必要的联想, 使文章极富情趣,生动活泼。
板书设计
从
百 草
百草园
园
到
三
味
书 屋
三味书屋
有趣的景色
迷人的传说
捕鸟的乐趣
陈设及行礼、 提问受斥 读书生活 小园中玩耍 偷偷画画
对先生读书入神时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先生 的赞赏、尊敬,即使批评也是寓于幽默之中。
精读细研
说一说:如果你刚上学,老师就让你学像文中学生所读的 内容,你会感兴趣吗?为什么?你又会对教育部门提哪些 建议呢?
示例: 不感兴趣,因为所读的内容很深,脱离儿童的实际,
建议有关教育部门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从儿童实际出发, 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 教学效果。
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 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 心,他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为了表现对儿童 时代生活的回忆和留念。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的 所在。
合作探究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 同?“我”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精读细研
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 书屋内的陈设 (11) 对先生的印象 (12-16) 询问怪哉虫 (17-20) 后园寻趣 (21-23) 师生读书 (24) 做戏、画画
精读细研
2.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 怎样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 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 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 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 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品质
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来?
精读细研
由“戒尺不常用”可以看出先生很少体罚学生,说明先生是一个和蔼、 严而不厉的老师。 由“我”问“怪哉”虫看出他的方正、质朴,由远近的人都送孩子到他 的私塾来读书,可见他是学识渊博的人。 去后院玩,去的多了不可以,一同回来也不行,可以看出是一个对孩子 教育有方的人。(开始对“我”严厉,后来好多了) 由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教学认真的老师。
A.年老的 B.旧的 C.过夜 ) A.稀少 B.没有 C.不多 ) A.开水 B.水开 C.沸腾
课堂检测
3.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 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D.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课堂检测
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 外婆打杂,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 一条一条地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 的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 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 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 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扔到母鸡脚下,母鸡 “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摆显摆,扑过 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得死去 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解析】B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课堂检测
4.指出下列各组词中不是名词的一个,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A.宿儒 B.蜡梅 C.渊博 D.盔甲( C ) (2)A.闰土 B.麻雀 C.书塾 D.高兴( D ) (3)A.脊梁 B.缠络 C.蜈蚣 D.后面( B ) (4)A.先生 B.指甲 C.文章 D.因为( D )
课堂检测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本文采取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从动到静、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 了有层次的描述。 B.“百草园”部分是本文阅读重点,作者主要对百草园的景物及与之有关的生动有趣 的园中生活、神话传说等进行描述,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这一主题。 C.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用“单是……就……”写局部“泥 墙根一带”。“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态事物,“也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态事物。 D.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不是直接写,而是 写园中不适宜拍雪人、塑雪罗汉,语言简练,却把儿童爱玩的心理写出来了。
精读细研
6.刚才我们分析了三味书屋的具体情况,那么作者对三味书屋 又有怎样的感情?
书屋环境: 清新淡雅,感到新鲜
三
味 书 屋
教书先生: 方正、质朴、博学、严而 可亲可敬
学习内容: 脱离实际、单调枯燥
求知中不 乏乐趣
读书生活: 有趣、寻找读书外的 乐趣
合作探究
1.本文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由快乐 汲取知识
美好的回忆 成长的乐园
课堂检测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攒动( cuán ) 确凿( záo ) 菜畦( qí ) 桑椹( shèn ) 书塾( shú ) 蝉蜕( tuì )
课堂检测
2.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宿儒( A ) (2)人迹罕至( A (3)人声鼎沸( B
课堂检测
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 柑子,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
(摘自《优美散文》)
1.请你细读全文,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
(1)看麻雀嬉戏;
(2)捉虫子喂鸡;
(3)和外婆一起制作盐菜;(4)果园繁花盛开时的温馨;
(5)果实收获的甘甜; (6)外婆的慈爱。
课堂检测
3.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勤劳:空闲时间就伺候菜园,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 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 叶繁茂,油绿肥实。 慈爱:留柑子给他; 能干(富有生活智慧):做出的菜味道美;把菜园经营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