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妊娠毒血症的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7期奶牛妊娠毒血症也称亚临床脂肪肝、肥胖综合征,多发
于干奶期饲养不当导致体况过肥的高产奶,病牛表现出食欲
不振,体重急剧减轻,同时多个器官特别是肝细胞内积聚过
多脂肪。

奶牛患病后通常处于亚临床状态,是一种严重影响
奶牛养殖业的疾病,应采取有效的防治。

1病因分析
奶牛通常在生产前后的3~7d内发生妊娠毒血症,且常
在发病2~3d后出现死亡。

该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
起,如奶牛饲料搭配不合理或饲喂过多精饲料而引起体况过
肥、机能失调、代谢紊乱,从而出现发病。

奶牛饲喂不合理,如
饲喂次数过多,或干奶期饲喂大量精饲料,且在奶牛临产前
过多的使
用催乳
剂来促使乳房尽快发育等,都会造成奶牛体
况过于肥胖,从而发病。

奶牛的饮食结构不科学,营养比例不
合理,使用过多的激素,会导致机体营养失衡、免疫力下降
等,从而感染该病的概率明显升高。

另外,奶牛感染细菌也是
引起妊娠毒血症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没有重视消毒环节,奶
牛饲养环境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尤其是是产房和牛舍内细菌
滋生过多会促使机体产后更容易感染妊娠毒血症。

此外,如
果奶牛感染其他疾病,
但未及时进行相应治疗,也可能继发
引发该病。

2发病机理
对妊娠后期奶牛,尤其是怀双胎时,此时母体和胎儿都
需要更多的营养,会消化非常多的糖。

根据三酰甘油/脂肪
酸循环的原理以及激素调控作用,奶牛低血糖势必会导致机
体动员大量的脂肪,通过分解代谢来提供机体维持正常生命
活动需要的能量,导致过多的乙酰辅酶A无法通过TCA被
转化消耗掉,使其在肝中转化生成酮体物质,主要是乙酰乙
酸、β-羟丁酸、丙酮等,从而引起发病。

3临床症状
在奶牛发生分娩时表现出症状,主要是精神
萎靡,可视黏膜发绀、黄染,停止采食,瘤胃蠕动微弱,泌乳减
少或者完全停止。

初期体温可升高至超过39.5~40℃。

目光
呆滞,受到刺激时只有微弱反应,步态强拘,部分便有腹泻,
排出黄褐色稀粪,并散发恶腥臭味。

使用药物治疗没有效果,
一般在2~3d内发生死亡或者后期只能够卧地不起而被淘
汰处理。

奶牛通常在产后经过3d出现发病,主要表现
出产后酮病,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泌乳量减少,可排出少
量的干粪便,尿液呈酸性,pH值一
般为6.0,并散发酮味。


过酮体检验,结果呈阳性。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牛日渐消瘦。

部分病牛会伴发乳腺炎、胎衣不下。

发生乳腺炎时,乳房肿
胀,分泌脓性中和非常稀薄的乳汁,常呈黄水样,取乳汁进行
酮体检验,结果呈阳性;发生胎衣不下时,产道内会蓄积大量
的褐色恶露,并散发臭味。

使用药物没有疗效,后期只能够卧
地不起,磨牙,发出呻吟,最终由于衰竭而死。

4诊断
临床依据诊断该病需要奶牛的精神状况以及排泄物的
物理性质(如粘稠度、气味和颜色等)。

如果兽医经验丰富,只
依据病牛排泄物的物理性状就能够判断,即病牛的排泄物呈
黄褐色,其中混杂大量的粘性物质,质地较稀,且散发臭味。

但是通过临床检查基本较难进行确诊,需要时可采取一些实
验室手段来帮助诊断,主要包括硝酸银检测法、奶牛排泄物
检测等,但是这些都必需要使用相应的机器设备和试剂。

5防治措施
病牛主要是采取补糖、补液、补镁、补钙,如
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硫酸镁、葡萄糖酸

等。

另外,还要采取促进糖代
谢、解毒、保肝、维持胃肠功能以
及避免持续继发感染,可使用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纤维素
酶、B族维生素(主要是泛酸、烟酸等)、V C、丙二醇或甘油、食
母生、健康牛的瘤胃液以及抗菌药物等。

推荐处方:病牛可静
脉注射500mL50%葡萄糖,1次/d,一个疗程为4d;也可腹
腔注射1000mL20%葡萄糖;同时配合肌内注射20mg倍他
米松,在饲料中添加250mL甘油或者丙二醇,2次/d,连用
2d,接着改成1次/d,再连用3d,具有较好的疗效。

每天口服
60g纤维素酶、80g胆碱和15g烟酸,同时静脉注射适量的高
浓度葡萄糖,具有较好的疗效。

服用水合氯醛,首次口服30g,
接着改成7g,2次/d,连用几天。

向病牛瘤胃内注入5~10L
健康奶牛的瘤胃液,或者取大黄、龙胆、五倍子各50g加水煎
煮,待温度适宜后添加200~300片压碎的食母生,混合均匀
后灌服,以刺激食欲。

皮下注射200~300IU胰岛素(精蛋白
锌胰岛素),2次/d。

奶牛妊娠超过3个月时,要注意避免
体况过于肥胖,但还要满足自身及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因
此要加强饲养管理。

奶牛妊娠末期以及临产时禁止随意调整
饲料,防止长途运输、冬季严寒等不良刺激。

加强防治奶牛产
前、产后的常见病,确保食欲良好,发病后要及早进行诊治。

如果牛群容易发病,要对饲料进行全面检查,且及时调整精
料的喂量。

如果妊娠奶牛体况肥胖,需要适当的增加运动,减奶牛妊娠毒血症的诊治
杨彪
(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朝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黑龙江牡丹江158322)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8.07.057
草食动物
69
2018年第7期犊牛管理是牛场饲养工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犊牛一旦患病甚至死亡,会给牧场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该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水中毒主要是犊牛在口渴时饮入了大量的水而引起的阵发性血红蛋白尿,也称犊牛血红蛋白尿症。

本病多发于断奶后的犊牛,
但2月龄以内的犊牛也有发病的。

6个月龄以上的小育成牛也可发病,但发病少,病情轻。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严重的犊牛可引起死亡。

根据犊牛饮水次数少,有暴饮水的病史,饮水后排红色尿液,张嘴伸舌、口吐带血丝的泡沫等临床症状,主要通过输液进行治疗。

1病因分析
犊牛舍的供水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动饮水碗,另一种是饮水桶。

要求不间断地给犊牛供水,使犊牛自由饮水。

在我国北方冬季,如果牛舍缺乏保温设施,自动饮水器或水桶内水结冰,使供水中断,犊牛严重缺水,一旦供水正常后,犊牛就会一次饮入大量水。

也有的犊牛舍昼夜都不缺水,但个别的犊牛在较长时间内却没有喝水,出现严重缺水现象,当缺水的犊牛喝水时也会出现暴饮现象。

在天气炎热、气温过高或活动量加大时,如果牛舍不是昼夜不间断地供水,犊牛饮水次数减少,在给犊牛饮水时,个别犊牛一次暴饮大量水。

另外,在犊牛转群、疫苗接种过程中,犊牛的运动量加大,体内水分丢失过多,犊牛都可能一次暴饮大量水;断奶后,停喂牛奶,改喂颗粒料和苜蓿,实际需要的水量增多,但是饲养人员并未能及时增加供水次数,造成犊牛一次暴饮大量水而发病。

个别特殊的情况下,由于饲养人员工作上缺乏责任心,长时间不给犊牛供水,一旦供水,犊牛便会出现暴饮,同样会引起水中毒的情况。

通常犊牛每次饮水不宜超过10L ,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水中毒。

2临床症状
犊牛暴饮大量水后,瘤胃迅速膨大,经1h 左右,最早的只有15min ,即见排出红色尿液。

轻者,只是精神欠佳,粪便变稀
,排一次或几次红色尿液后即好转。

重者,瘤胃臌气,精神紧张,呼吸极度困难,张嘴伸舌和呼吸,口角或鼻孔流出带有血液的泡沫或鲜
血。

犊牛骚动不安、鸣叫、伸腰,回头望腹,后肢踢腹,排稀粪和红色或咖啡色尿液。

中毒很严重者,突然卧地,起卧不
安,战栗,共济失调,痉挛,昏迷。

发病维持时间一般20min 左右,病犊牛体温正常或稍低,轻症耐过,重症休克死亡。

3病理变化
死亡后的犊牛瘤胃臌气。

肾呈暗红色,
膀胱内充满红色尿液,气管和肺切面有红色泡沫样液体,肺脏大面积出血,瘤胃内有大量液体,真胃黏膜出血。

4诊断和鉴别
根据犊牛饮水次数少,发病犊牛有暴饮水的病史,饮水后排红色尿液,张嘴伸舌、口吐带血丝的泡沫等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化验尿为含有血红蛋白而无红细胞或红细胞极少,即可作出判断。

但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

肝脏门静脉处常有化脓灶,
对肝脏抹片、革兰氏染色,可发现真菌。

病犊体温升高到41℃或以
上,发病后3d 内,尿中含有钩端螺旋体。

除尿液变为红色外,
尿沉渣检验可见大量红细胞。

5治疗方法
发病症状较轻的犊牛通常都能耐过,
但是发病严重的犊牛应该立即采取静脉推注肾上腺素5mL ,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5mL ,以控制休克的发展。

与此同时静脉注射10%氯化钠150~200mL ,20%葡萄糖溶液200~300mL ,5%V C 30mL ,10%樟脑磺酸钠10mL 。

瘤胃严重臌气的犊牛,可经口灌服40%鱼石脂酒精100mL ,对处于休克状态的犊牛,严禁经口进行插胃管放气,否则可加重休克的发展。

症状缓解后的犊牛,为恢复血液的渗透压,第2天再用10%氯化钠100mL 、20%葡萄糖10mL 、5%V C 20mL ,静脉注射。

临床中为了防止肺、肾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相应的治疗,需要连续用药3d 。

6预防措施
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通常都是提倡全天候供给清洁温水,尤其是夏季要备足清洁的饮水,任犊牛自由饮水。

条件如果允许可以让犊牛饮用低于0.5%的食盐水。

断奶前后增添精料后,更要注意犊牛饮水的次数和均衡性。

犊牛水中毒的原因与综合诊治
徐秀影
(黑龙江省望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望奎152100)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8.07.058
少饲喂高能量饲料,增加饲喂粗纤维饲料。

奶牛从产前14d 开始,每头每天补饲60g 纤维素酶、80g 氯化胆碱和8g 烟酸,能够有效减少发病。

也可从奶牛分娩开始每天补饲110g 丙
酸钠,连用6周,或口服350mL 丙二醇,连用10d ,预防效果较好。

草食动物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