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pptx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高原水土流失, 源、原材料基地,东西
水患、风沙危害 交通建设
工业基础薄弱,科 技文化欠发达,交 通落后,西北地区 荒漠化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 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 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 源矿产,成为全国动力 基地
土地、矿产资源丰 富;地广人稀,粮 东北 食商品率高;海运 地区 便利,铁路发达; 我国重要的农林基 地、重工业基地
3.发展定位 (1)北京:全国 政治 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 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体”, 传统市场 向河北转移, 科技企业抢滩天津和河北。 (2)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 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
新型 产业。 (3)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 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 高消耗 产业,着力改善 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 雄安 新区。
课程标准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 地理背景。
素养目标 1. 能 够 说 出 长 江 经 济 带 的 地 理 位 置 、 范 围 , 并 认 识 其 基 本 概 况 。 (区域认知) 2.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 背景。(综合思维) 3.能够通过查阅或搜集相关资料,全面认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 基本概况。(地理实践力) 4.能够从人地关系、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某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实 施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助学助记 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首先是地缘位置导致的。东部地区临近海洋, 气候条件优越,对外交通便利,且最早与世界经济对接,思想观念开 放程度和教育水平都比中西部地区更具有优势。 中西部地区位置闭塞,观念和教育水平都无优势。东北地区因历史 原因,计划经济的思维还占有很大市场,发展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 大潮。 所以,目前东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占据了先发优势,经 济实力明显超越其他地区。
(3)新时期,我国强调区域 协调 发展,明确提出继续推动东部、 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推进 长江 经济带 发展、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粤港澳 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 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 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 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国家 海洋 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 强国。
2.战略演变: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 再到区域 协调发展 的战略演变。
(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 均衡 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 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 非均衡 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 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 外向 型产业,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探究点一 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及发展方向 核心归纳
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1.我国四大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四大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 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归纳如下: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主要农业基地、工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
东部 地区
业区,交通尤其是 能源、原材料不足,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
海运便利,城镇化、环境污染严重,江 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
工业化、国际化水 河下游洪涝多
品向“高精尖”方向发
平高

中部 地区
能源、矿产丰富
国境线长,利于沿 西部 边贸易,能源、矿 地区 产、旅游资源前景
广阔
山西煤炭外运,黄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
长江经济带的纽带作用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 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 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 平方千米。
雄安新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互动释疑解惑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范围 长江经济带包括 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 南、 重庆 、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交通 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 市场 广阔。 3.生态环境问题: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 然灾害频繁发生,局部 水污染 严重。
4.战略定位 (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内河经济带 。 (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
带。 (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 生态文明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 华北 要地,战略地位十 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 生态环境恶化 、城市 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 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战略重点:重点是疏解 北京非首都功能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 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 建以首都为核心的 世界级城市群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 的道路。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
科技投入不足,工 业单一,污染严重
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 业结构轻型化,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开拓国
知识导引
新课学前预习 课堂达标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互动释疑解惑 教材探究·活动点拨
新课学前预习
新知预习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 的 整体谋划 ,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等特点。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 发展不平衡 是我国的基本 国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