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第八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第八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稿纸上无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读中国传统村落在八大地区的空间分布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北多南少 B.东多西少
C.西南地区最多D.西北地区最少
2.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的是( )
A.距海远近 B.地形地貌
C.文化习俗 D.农耕文明
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
下图示意1950-2010年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自然岸线长度及其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中国大陆沿海岸线总长度减少最明显的时段为( ) A.1960-1970年
B.1970-1980年
C.1980-1990年
D.1990-2000年
4.导致自然岸线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水侵蚀增强
C.海湾岸线开发
D.流域植被破坏
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5~7题。
5.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6.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7.该地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 )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
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春旱严重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完成第8~10题。
8.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
9.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10.若该河位于意大利境内则( )
A.丰水期出现的季节和拉普拉塔河相反
B.冬季气温不低,结冰期较短
C.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D.流经沙漠地区,含沙量大
11.下图(图一)中①地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本卷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条大河共同的河流特征。
(5分)
A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区内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和水平较高,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1.1%。
(2)说出A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8分)
近年来,我国东北农民大量拥入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其中B地区最为集中。
(3)分析我国东北农民选择B地区的原因。
(4分)
俄罗斯低温、干旱等灾害频繁,土地风蚀严重,导致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近年来,许多农场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尝试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实现了农业收入的稳定提高。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俄罗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好处。
(5分)
37.读中原经济区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有、。
(8分)
(2)中原经济区提出“有序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发展策略,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10分)
(3)北京规划中的七环线向外扩大到京津冀交界处,这对解决北京城市环境问题、推动区域发展有何意义?(6分)
43.【旅游地理】
读山东省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山东省旅游资源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有、。
(2分)(2)阅读下表,分析山东省海外游客市场分布的特点。
(2分)
2011年山东省海外游客数量(单位:万人)
(3)孔子曾登泰山,而发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杜甫也曾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想获得此种景观感受,欣赏的方法是;而想看泰山日出,观泰山云海,欣赏的方法是选择较高位置并;济南以“泉城”而闻名,观赏趵突泉时,应当。
(3分)
(4)近几年,山东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打破“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格局,加大了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简述该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3分)
44.(10分)【地理——环境保护】下面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分)
(2)分析解决A地区环境问题的措施。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