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月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六年级上册s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查暗访
B. 别出心裁
C. 再接再励
D. 功亏一篑
答案:B
2.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正确的解释是()
A. 绿色
B. 使变绿
C. 绿色植物
D. 绿色心情
答案: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新的安全措施。
D.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是非常努力。
答案:B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答案:B
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曹操是蜀国的创立者
B. 刘备是魏国的创立者
C. 孙权是吴国的创立者
D. 诸葛亮是蜀国的创立者
答案:C
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A. 没有规矩,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
B. 不遵守规则,就不能成功
C. 没有工具,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
D.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
答案:B
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答案:D
8.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
A. 画龙点睛
B. 锦上添花
C. 多此一举
D. 雪中送炭
答案:C
9.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曈曈”指的是()
A. 明亮
B. 温暖
C. 寒冷
D. 黑暗
答案:A
1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A. 《诗经》
B. 《尚书》
C. 《论语》
D. 《大学》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答案:杜甫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
山西村》。
答案:陆游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观
书有感》。
答案:朱熹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题。
《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东吴的周瑜为了对付曹操,想出了一个计策,那就是草船
借箭。
他命令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答应了,但他
并没有真的去造箭,而是在江边准备了二十只草船。
到了第三天晚上,诸葛亮命令士兵们在船上点燃火把,然后向曹军的营地驶去。
曹军误
以为是敌军来袭,纷纷射箭。
结果,诸葛亮的草船上挂满了箭,十万
支箭就这样轻松地借到了。
1. 周瑜想出的计策是什么?
答案:草船借箭。
2. 诸葛亮是如何完成造箭任务的?
答案:诸葛亮并没有真的去造箭,而是利用曹军的箭完成了任务。
3.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船上点燃火把?
答案:为了引诱曹军射箭。
4. 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利用了曹军的警惕心理和火把的误导。
5.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智慧和策略往往比蛮力更有用。
四、作文题(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