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报告(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报告
自____月____号来到西浦中学起,在胡老师的指导下在初二(1)班实习英语教学,先后完成了听课、评课、议课、试讲及正式讲课任务。

期间,指导老师、实习老师们、学生们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与启示。

现把自己教学实习所作、所见、所感、所得一一回顾,作如下总结。

一、对自己英语课堂教学优缺点的总结
结合指导老师、实习老师、同学们的意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对自己此次英语课堂教学优缺点做如下总结;
1.课堂流程整体把握不错,上课有章法,遵循纯阳学校规定的“四步流程教学法”。

2.课堂上教态自然,教学耐心;常微笑,常鼓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3.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能注意学生能力、策略、情感及态度的培养。

4.板书的设计与书写需要提高;课堂举例要有意义,要举经典例句
5.讲具体的一节课要有重点,要有简明的课堂小结
6.声音要再洪亮一些,有升降。

7.对睡觉、玩手机的学生管理应该严厉一些
8.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按照考试大纲分轻、重。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与考试的思考
在听课与讲课的过程中,我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不但要对基本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熟练
的把握,还要对考纲、考点十分了解,更重要的是清楚考试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这样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们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的同时,考试也能考出好成绩。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与英语教学法的思考
实习期间和许多实习老师一样,我也觉得在大学所学的教学法在这很难应用,是我们所学的教学法有问题吗是它太先进而不能应用于这里的落后实际吗到底问题在哪
首先在这我自己得重新审视一下大学里所学的教学法了,思考后对它有以下三点新的认识,觉得它在教学中至少起到了以下的作用。

它是一个标准,不管我们衡量一节课上的好坏,还是评价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我们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教学法课上学到的知识去衡量。

这远比只看考试成绩要合理的多。

既然是标准那也就是方向,也就是我们作为老师不断完善自己的参考标准。

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简单地说既要有学识魅力,又要有人格魅力;课堂上教学严谨又要不乏幽默,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时刻提高自己。

这些道理我们读懂,但具体怎么做才能有学识魅力,才能有人格魅力,这些我们就得参照教学法课上所学,一点一滴的去慢慢学习、积累、探索了。

英语教师实习工作总结报告(二)六周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日子忙碌,但静下心来回想一下,在自己的努力实践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确受益匪浅。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重要尝试,
是我们即将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标志,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对我们的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周前,我怀着既欣喜又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苏州实验中学实习,短短六周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在这里,我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实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踏上神圣的三尺讲台,终于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肩上的重任,我们担负着家长的期望,学生的信任,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

六周时间其实不长,当我们才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教书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时,实习已经接近尾声。

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管理班级方面都收获了许多。

我实习的级段是高一年级,实习的班级是苏州实验中学高一(4)班。

我在这个班级中担任他们的实习英语老师和实习班主任。

在六周的实习生活中,作为一名实习老师,我仍以一名正式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教学及班级的管理中。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

一方面,我深感高中英语教学绝非易事;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

备课、上课、改作业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琐事之中也大有可学。

前两周的实习以听课为主。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实际教学经验的实习生,认真听好指导教师的每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的指导教师马聂明老师是新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有____年的教学经验,是名副其实的老教师。

刚开始听课的时候,马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就让我佩服不已。

虽然自己以前就是马老师的学生,听着他的课走过了高中三年,可是我这次以实习老师而非高中生的角度来听课感觉大不一样。

比如,作为实习生,我会更多地观察老师在课上与学生的互动,对语法难点的讲解方
法等,而不再是具体的英语语法知识。

另外,在两个不同的班级上同一堂语法课,并不是简单的录音重放,原影再现,根据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接受能力的不同,特别是学生反映的不同,课堂教学的方法,收到的效果都会不同。

比如在讲授定语从句这一语法时,高一(2)班的同学普遍接受的比较快,老师可以将课上多出的时间用来讲解一些涉及定语从句的高考题,而高一(4)班的同学则普遍接受得比较慢,老师要花更多的时间讲解语法,分析例句。

两个班进度的快慢也就由此产生了。

上课前和下课后我常常会和同学们交流,第一天到班上的时候,同学们对我这个实习老师很是好奇,但是高中生毕竟不是小学生、初中生,即使好奇,他们也不会主动围到你身边问东问西。

为了打开和学生们的关系,我主动和同学们交流。

开始是和坐在后排的几个学生聊聊和上课内容有关的话题,后来我发现学生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于是我又改变策略,和同学们聊起了他们的任课老师。

因为自己以前也是实验中学的学生,同学们提到的老师我基本都知道。

我讲了些老师们的轶事给学生们听,他们一下来了兴趣,问了我好多关于他们老师们的问题。

我和学生们的关系也由此一下子拉近了。

听了两周的课后迎来了国庆,根据实验中学的传统,国庆前三天是运动会。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组织了班上学生的运动会报名工作。

由于是高一新生,同学们彼此间还不熟悉,班级的集体感也不强,提到运动会报名,有些同学表现得漠不关心,有些同学身怀特长却又胆怯,报名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的工作之一便是协助组织好班级的各项活动,因此,发动同学们报名的重任就落到了我的肩上。

我先是找来了班级的临时班委会成员,向他们了解了同学们的体育特长情况,然后让班委在班级宣传,针对体育有特长的同学
进行“重点突破”,并且向同学们说明运动会并不是为了名次、为了获奖,重要的是参与其中,融入集体。

终于,经过了三天的“软磨硬泡”,我们班的运动会报名任务圆满完成。

运动会的那三天,我天天跟班级同学一起在看台上为同学们呐喊助威,虽然三天下来嗓子也喊哑了,但是和班上学生的关系却进一步加强了。

通过运动会,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也加强了,原本不太熟悉的同学们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班里的气氛更加活跃、更加融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