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综合检测一(一、二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检测一(一、二单元)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个手工者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
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我国神舟九号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 )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实
践和认识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
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常常身在绝境,却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
这主要是因为
(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世界观
C.哲学学习使我们获得成功人生
D.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由此可见(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
的方法论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5.2012年12月2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2012玛雅末日”。
科学家考古发现证明,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历法一个周期的终点,并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但仍有人深
信不疑,“末日产品”、“末日旅游”如火如荼。
2012年12月22日的到来,将宣告布莱思·达莫托的《2012玛雅末日》彻底破产。
上述材料表明(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实践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标准④变化发展着的世界是不可知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人们在展望2012年的国际形势时,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动荡”。
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和蔓延;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矛盾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美国、法国、韩国、墨西哥等国面临大选,政府换届必然导致各种政策的调整……人们对2012年国际形势的展望,体现了意识(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想象③能够能动地认识
世界④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③人
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④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
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 )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C.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9.漫画《要走动管理,不要坐下开会》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0.“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11.对于当前个别地方出现的浮夸风,有人仿元曲写到:“莫说扶贫难上天,只在反掌间,笔头一转,油粮翻番,猪羊满圈。
官升数字,数字升官,戏法常变。
坑了乡民,瞒了上官,了在当官。
”这种浮夸风( )
①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②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是唯心主义的表现③表明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④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表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指导我国各地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方向。
其唯物论依据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人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12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阐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定了我党文艺工作的基本指针,指导和推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70年的历史充分说明,《讲话》所指明的道路和方向始终是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道路和方向,新时期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切实尊重文艺规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自觉地创作出更多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的? (18分)
14.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
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
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
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
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22分)
答案
1.B 2.C 3.D 6.C 7.C 8.C 9.C 12.B
13.(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讲话》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确定了我党文艺工作的基本指针,就说明了这一点。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讲话》指导和推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
(3)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中对新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
14.(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人类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只能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针对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城市病”,上海世博会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进行无止境的探索。
人类关于城市建设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