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8资产负债管理幻灯片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减少了流动性资产数量,相应增加了 投资于长期资产的资金规模,提高了银行盈 利水平。
〔3)将流动性的取得完全局限于负债方面, 在资金运作方面不考虑资产的流动性,束缚 了商业银行经营的主动性。
〔三〕线性规划法
1.操作程序:
〔1〕建立目标函数:选定目标变量;确定目 标变量的系数。
〔2〕确定约束条件:银行开展业务的内部和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可贷资金总量限制、 贷款需求限制、其他限制。
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货 利率互换 利率期权 利率上下限及双限
资金管理过程的展开,也是资金属性不断展开 的过程
首先展开的是资金的数量与规模 其次展开的是资金的利率〔本钱收益率〕属性 第三展开的是。。。。
金融衍生工具
利率期权 利率互换 资金期货
新建 PPT 演示文稿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奉献:在沿袭商业贷款理论中银行应保持 高度流动性主张的同时,扩大了银行资产
资产管理思想
3.预期收入理论
根本观点: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 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的长短。借 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证,期限较长的贷款也 可以平安收回;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不稳定, 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动性。因此预期收 入理论强调的是贷款归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 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 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奉献:为贷款范围的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缺乏:有可能放大风险
资产管理方法
〔一〕资金总库法〔资金合用分配法〕 1.操作程序:由银行将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
来,形成资金池,将资金池中的资金视为同质 的单一来源,将其按照资产流动性大小进展梯 次分配。
2、按流动性分配资产:
〔1〕一级储藏: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 款、同业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等。主要用于 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需求、日常营业中的付 款、支票清算需求、意外提存和意外贷款需 求。
〔3〕求解线性规划模型:借助图解法和计算 机求解。
2、特点:
〔1〕是一种定量分析,更具有科学性和可 操作性。
〔2〕现实情况比较复杂,线性规划模型会 变得更加复杂。
负债管理理论
背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兴起,与银行业在资金
来源的渠道上展开了剧烈的争夺;利率管制;金融创新;存款保 险制度 理论主张: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 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取更高的盈利水平。 奉献:开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仅 资金运用的角度维持流动性的做法。通过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 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 缺乏与问题:受货币市场供求影响较大,资金本钱提高
是很明显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背景:上世纪70年代末,市场利率上升 理论主张:商业银行单纯依靠资金管理或单纯依靠负债管理都难
以到达流动性、平安性、盈利性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 面业务进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构造调整的及 时性、灵活性,以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 度去协调银行平安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 管理更为科学。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也称相机抉择资金管理,其管理的根本思想是: 在融资方案和决策中,银行主动地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 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 的资本净值。 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不可预期的利率波动从两个方面给银行带 来风险: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间的缺口状态,会使利 率上升或下降带来银行净利息差额及利润的变化;利率的变化会 引起固定利率资产和固定利率负债市值变动,从而影响银行的资 产净值
给相对充裕,资金来源的水平和构造被认为是 独立于银行决策之外 管理的主要任务:维护流动性,在满足流动性 的前提下追求盈利性
资产管理思想
资产管理理论沿革
1.商业性贷款理论
根本观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 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 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 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 的高度流动性。
也叫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指银行应根据对市 场利率趋势的预测,适时地对可变利率资产 〔IRSA〕和负债〔IRSL〕的比例进展调节,以 保持银行的盈利,同时降低风险。银行可以让资 金不管利率如何变动,银行都将获得目标正利差。
如果银行有能力较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还可以 采取更为主动的操作,扩大盈利水平。
〔2〕二级储藏:短期国库券、地方政府债 券、金融债券等平安性较高、流动性和市场 性较强的证券。主要用于满足意外提存和意 外贷款需求。
〔3〕各类贷款:主要用于盈利。
资金合用分配法
活期 存款
银行资金来源
储蓄 存款
定期 存款
短期 资本性 借款 债务
资金集合库 银行资金按优先权运用
股本
一线 准备金
二线 准备金
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期货 利率互换 利率期权 利率上下限及双限
持续期的应用
资金管理过程的展开,也是资金属来自不断展开 的过程首先展开的是资金的数量与规模 其次展开的是资金的利率〔本钱收益率〕属性 第三展开的是。。。。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衡量与管理 持续期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
购买资金
2、全面负债管理方法: 〔1〕内容:银行通过借入资金持续扩大资
产负债规模。 〔2〕优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流动
性缺乏。 〔3〕缺点:存在借入风险。
负债管理的风险
1、对单个银行,一旦资金缺口没有及时补上, 很可能被挤出市场或是关闭或破产;
2、市场对银行的信心很容易崩溃; 3、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负债管理的风险也
〔2〕优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流动性 缺乏。
〔3〕缺点:存在借入风险。
准备金头寸管理法
一线准备
存款
A、最初概念上的资产负债表 二线准备
资本
贷款
投资
B、准备金头寸负债管理
存款提取
一线准备金
二线准备金
贷款
存款
C、贷款准备投金资负债管理 资本
购买资金
一线准备金 二线准备金
贷款 投资
贷款持久增长
放款
长期 证券
3、特点:
〔1〕不考虑资金来源,在资金运用时, 在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再考虑其盈利 性。
〔2〕资金分配主要靠管理人员主观判断, 导致保存较多流动性资产的情况,降低了 盈利水平。
〔二〕资金分配法
1.操作程序:银行按照不同的资金来源的流动 性和法定准备金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 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工程与负债工程的对 应关系,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和法 定准备金的要求,分别按照不同的比重分配 到不同的资产形式。
正缺口
浮动利 率资产 浮动利
率负债
固定利 率资产
固定利 率负债
负缺 口
净利息收入与敏感性缺口和利率变动关系表
利率敏感性缺口 正值 正值 负值 负值 零 零
利率变动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净利息收入变动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不变 不变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衡量与管理 持续期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
资金管理过程的展开,也是资金属性不断展开 的过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进
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 可转换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存款理论 销售理论 购买理论
资产管理思想
时间:20世纪 背景: 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 间接融资是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以活期存款为主,资金供
负债管理方法
〔一〕核心内容: 银行通过从市场借入资金,调整负债流动性来
满足资产的需要,以此扩大负债与资产的规模。
〔二〕分类
1.准备金头寸管理方法:
〔1〕内容:银行从货币市场上购置资金,以 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对流动性的需求,通过 运作头寸调度来保持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 产。同时还利用主动负债来不断适应盈利性 资产的战略性扩张。
管理问题上的整体策略问题 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策略
进展资金的配置,来实现银行流动性、平安性 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它既不单纯站在资金运 用的角度,也不单纯站在资金来源的角度,而 是考虑银行整体资金的配置状态,以实现银行 的经营目标。
概述
目前,一些狭义的使用资产负债管理这一概念, 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 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的目标 净利息差额,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 持续期〔duration),来维持银行的正的净值。
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 款。
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为自 动清偿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放款以 商业行为为根底,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为抵押,因
资产管理思想
2.资产可转换性理论
根本观点: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 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 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这类资产具 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 而保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够迅速转 化为现金。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 行的短期证券。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在各国放松金融管 制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更加 剧烈,来自传统存贷业务的利差受益越来越少。 银行必须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主要主张: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去开 拓新的业务领域。
在融资方案和决策中,银行主动地利用对利 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和控制资金配置状 态,使银行维持一个正的净利息差额和正的 资本净值。
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展组合而获取相 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法。
综合管理的核心是利率风险管理,管理的重点是 净利差,即如何协调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来保持一 个净利息正差(net interest margin)。
净利差=收益资产的利息收入-负债的利息支出
资金缺口管理〔funding gap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赵昱光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 理策略
概述 资产管理思想 资产管理方法 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方法 资金缺口管理 持续期的应用
资产与负债之间的衔接与连接 资金的整体调度、设计与安排 随之资金的属性的展开而展开
概述
资金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经营对象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就是解决商业银行资金
2、按资金来源和流动性分配资产: 〔1〕活期存款:一级储藏和二级储藏。 〔2〕定期存款:二级储藏、贷款和长期证
券投资。 〔3〕股本:发放长期贷款和公开市场长期
证券投资。
资金分配法
活期 存款
储蓄 存款
定期 存款
借款
资本性 债务
股本
一线 准备金
二线 准备金
贷款
长期证券
3、特点:
〔1〕通过流动性和资金周转速度将资产和 负债联系起来,使二者在规模和构造上保持 一致。
1.公式
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或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2.三种情况
a.零缺口 b.正缺口 c.负缺口
3、缺口管理战略
〔1〕零缺口战略 〔2〕正缺口战略 〔3〕负缺口战略
资金缺口管理图示
浮动利 率资产 (IRSA)
浮动利 率负债 (IRSL)
固定利 固定利 率负债 率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