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杜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心灵“护航”,为成长“扬帆”
——浅谈班主任教育策略
城关区雁宁路小学杜艳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广阔而又复杂的,取得成功时,他们会高兴自豪;遇到挫折时,他们会颓废愁闷。
有的学生乐观开朗,有的学生羞怯恐惧,有的学生自傲自负,有的学生自卑自叹。
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因此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以情换情”“将心比心”,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思考,去体验,设身处地地观察学生的思想感情,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与他们进行“心”的交流,为孩子的心灵“护航”,为其成长“扬帆。
”
一、以爱育爱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用爱心赢得爱心,“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
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
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
”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
当然,我们都愿意愿意做“南风”,愿意在工作中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
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
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严格,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条教育原则。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表扬和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感激和自爱。
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赞美使人温馨和感激,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学生需要这种善意与美好的表达。
教师的一句赞美,一番表扬,可惠及学生的一生。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
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学生总会有差别。
这就决定了作为班主任,接受每一位学生是无条件的。
学生在学校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教育。
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是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也是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班主任的爱是博大的、精深的爱,它象阳光一样,洒向大地上每一个角落。
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不妨借过来说:一个班主任爱优等生是人;爱后进生是神。
不可否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只要班主任拿出真城的爱心,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所以对他们多鼓励少批评吧!让他们感到“寒冰不会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
”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因此班主任应发现学生的特长、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才能。
事实上班级管理中需要这样的特长生,比如出黑板报、参加演讲比赛、体育运动、歌咏表演等,另外在学习上要予以激励,哪怕是把作业上的错题“×”改成一个“○”,也是对后进生的一种宽容。
我们班每学期期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全班之最。
我不让那些考得最好的学生洋洋自得,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们闷闷不乐。
评选全班之最,就是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扬起自信的风帆。
全班学生评出自己在班里最棒的一项,于是评出了总分第一名的,单科第一名的,作业做的最工整的,最乐于助人的,英语口语表达最好的,跳舞跳得最好的,唱歌唱得最好,跳高跳得最高的,跑步跑得最快,最讲文明礼貌的,最讲卫生的等等,评选之后写在纸上,写完贴在教
室四周墙上。
紧接着就开家长会。
全体家长步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班级之最。
你的孩子考全班第一,别骄傲,其他之最他不具备,还要向别人学习。
你孩子考最末也别自卑,他其中1项2项之最全班都得向他学习。
三、做好表率,坚持言行一致。
加里宁说过:“教师心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
”因此,班级制定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
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
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我自己先做到。
我要求值日生每天提早到校,我就比他们更早到达学校,站在课室门口,等学生的到来,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学生他们也不好意思迟到,根本上也就不敢迟到了;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坚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滴滴甘露,润物无声。
我平时还经常与各科任教师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班上的动态,杜绝不良之风,虽然自己是辛苦些,但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班风正了,班级的学风浓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
”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做到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四、合理家访,解决“问题学生”
肯定学生长处,坦言学生问题。
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对于“问题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他们对于赞赏的渴望程度比其他学生和家长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很少从别人处得到赞美。
面对“问题学生”的家长,我一般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在反映问题之前会先肯定一下学生的优点及长处,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一无是处,不至于放弃希望;也会使学生不至于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但是做家访的目的还是说明问题,解决问题,“选择时机”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家访环境,为和家长愉快的交流创造条件,但当真正直面问题时,就不应该遮遮掩掩,避重就轻,以免淡化问题的严重性:打架就是打架,不是“打着玩”,抄袭就是抄袭,不是“借鉴一下”……如果开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家访又是在私人场合下进行的,那么家长一般是不会反感你的坦言相告的。
但有一点是要在陈述问题时特别注意的:绝对不能流露出对学生有厌恶或嫌弃的想法,这样会使家长对老师不信任并产生反感。
勇于承担责任,共商处理对策。
学生有问题,教师肯定有一定的责任,班主任必须要有承担责任的胆量和勇气。
在向家长陈述学生问题时,首先应承认自己对学生所产生的问题要负主要的责任,同时指出,班主任的能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家访的目的就是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
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当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把原是一盘散沙的一班学生凝聚成一个团结、坚强的集体的时候;当看到优秀学生不断涌现,问题学生逐渐转变而茁壮成长的时候,我就会意识到我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都没有白费,都是有价值的,就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和无比的幸福。
让我们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扶好我们的孩子,伴他们走出人生的第一步,为他们的心灵“护航”,为他们的成长“扬帆”把基础教育的德育理念升华,和同学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