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1. 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地政府开始积极推进创建文明村工作。
省级文明村是指在全国文明村创建活动中,得到省级、自治区级或直辖市政府的认定并颁发相应的荣誉称号的文明村庄。
2. 目标
创建省级文明村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出良好的村容村貌,实现村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形成文明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创建卫生、安全、有序、和谐、美丽的乡村生态环境;
•提升村民素质,改变村民生活习惯;
•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3. 实施方案
3.1 组建相关工作组织
由区县人民政府牵头,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等组成的省级文明村工作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
3.2 制定省级文明村创建标准
工作组织根据对文明村的理解和规划,制定相应的创建标准,包括村容村貌、文明乡风、文明生态、文化体系、农业产业等方面,为后续的创建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
3.3 选取创建文明村的对象村
由区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符合创建标准的、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的村庄作为创建省级文明村的对象村。
3.4 逐步落实各项创建标准
在选取完成后,对对象村逐项进行创建标准的评估和检查,确定创建重点和薄弱环节,逐步落实完善。
•村容村貌方面,统一建设标识牌、绿化公园,整治垃圾、污水、路灯等设施,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打造美丽乡村。
•文明乡风方面,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加强村规民约、法律法规、道德道规的普及和教育,鼓励村民积极参入村庄公益事务。
•文明生态方面,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推进农业生态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文化体系方面,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创建文化品牌、挖掘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农业产业方面,推进优质农产品生态扶贫、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3.5 加强考核评估
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进行周期性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
对各创建对象村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检查、与村干部和村委会互动交流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表扬或批评。
4. 总体要求
在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村民自身力量,同时引导和帮助村民向美好的目标逐步努力,形成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的局面。
这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过程,在各方共同参与下建设省级文明村的目标必将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