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考纲的变化
2007年化学考纲 化学学科考查能力
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 接受、处理新信息能力 提出方案 评价方案能力
2008年化学考纲 化学学科考查能力
接受、处理新信息能力 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 科学素养的养成度
2008年考纲对接受与处理信息能力特别列出: 1. 接受试题所给出的信息(能根据试题提 供的情境资料,作出初步的判断) 2. 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结合,处理试 题所给的信息(能对情境资料分析、评价、
D. MnO2+4HSCN→(SCN)2+Mn(SCN)2+2H2O
【例2】2005年1月19日《北京晚报》报道美科学
家发现“超级的原子Al13”, Al13显示一个碘原子
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超级原子微粒含有169个价电子
B.镁能和Al13作用生成Mg(Al13)2
C.等质量的超级原子Al13和普通铝中含有的
例1.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
高温热交换器。有关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D.该分子是由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CH2=CHCOOH CH2=CHCOOCH3
CH3CH2COOH D-CH3OH 图中G(RCOOR’)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是E的相邻同 系物;而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则是F的相邻同系物。 已知D由CO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完全反应而成, 其氧化物可发生银镜反应;H是含有4个碳原子的化 合物。试写出: (1)结构简式:E_______、G______、R’基______。
2. 试题取材是新材料、解决问题是老方法
例1.美国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首次
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每辆“纳米车”是用一个有
机分子和4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纳米车”可
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和药物,成
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直接用肉眼清晰地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主要步骤:找到一种“参照物”,运用类比推 理,使“参照物”的各个部分与问题的各个部 分一一对应,模仿“参照物”的特征,创造出 新的结论。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1.1 题给信息直接告知可供模仿的熟悉的“参照物”
【例1】氰(CN)2、硫氰(SCN)2等称为拟卤素,它们与卤
为( ) F-传递
BrF3有阴、阳离子X、Y存在。X和Y也存在于BrF2SbF4、
A.X为F-
Y为Br3+
2BrF3
BrF2++ BrF4SO32-+ SO2+
B.X为BrF4- Y为BrF2 +
O2-SO2
D.X为BrF4- Y为Br3+
H+传递 H3O++OH- H2O+H2O
1.1 题给信息直接告知可供模仿的熟悉的“参照物”
例1. 已知:①R—NO2
R—NH
Fe HCl
2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
置有显著影响.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
转化关系图: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2. 理解· 提炼· 转化
铝原子个数比为1:1
D.超级原子Al13能形成(Al13)3分子而不能形成
(Al13)2分子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1.2 题给信息没有直接告知“参照物”需要寻找 隐含的“参照物”
1.1 题给信息直接告知可供模仿的熟悉的“参照物”
【例1】电导仪测得液态BrF3具有微弱的导电性,表示 KBrF4、(BrF2)SnF6等化合物中,则X、Y的化学式分别
三、信息题命题方向
1.试题内容是中学的知识点,但题中情境发生了变化。
例1. 在石灰浆中存在Ca(OH)2(s)≒Ca2++OH平衡,向室温下的石灰浆中加入一些生石灰,
搅拌并立即进行测定,会发现
A.溶液的PH不变 B.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C.溶液的PH减少
D.溶液的Ca2+浓度不变
例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8年(名)资深教师中高考辅导讲座
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解析化学信息题
主讲人:杨浦高级中学
林美凤
信息来源广
题型多样 难度系数易于调控 试题陌生度强
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
(1)未知的知识在题目中给出 (2)将一些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设计成新情境 (3)新科技知识 (4)化学的前沿知识 (5)新发现的原子或者化合物 (6)化学史 (7)人文素材 (8)环境问题 (9)新的实验设计 (10)实验现象解释等等。
例3.用下列三种装置制备和收集CO2气体:
H2O、HCl CO2
H2O、CO2 CO2
将收集到的三瓶CO2置于天平上称量,若三个集气瓶体 积相同、质量相等,则称量结果正确的是 A.③最重 B.②最重 C.①最重 D.①②③一样重
例4. 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
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
(1) CH3CH2CH2-CH2CH2CH2CH=CHCH=CH2 (2)CH3CHBrCHBrCH3与足量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 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副产物的 CH2=CHCH=CH2 结构简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 CH3—C≡C—CH3 为 消去反应 。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2. 理解· 提炼· 转化
【例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发生反
应的类型有
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⑥加聚
A.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1.2 题给信息没有直接告知“参照物”需要寻找隐 含 1.3 的“参照物” 以题给的新知识作为“参照物”,模拟创造 出 更新的结论
2.1 理解信息,直接应用信息解题 (1) 逐字逐句地理解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 含有2NA个阴离子的CaC2,通常情况下能产生约 44.8L的乙炔气体 J. 将NO2和N2O4分子共NA的混合气,气温降至标况 下,其体积为22.4L L. 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 子数为3No M. 标准状况下,11.2L NO与11.2L O2 混合后所含 原子数为2NA N. 标准状况下含 22.4L NO2气体的分子数为NA
促进水 的电离
例2.等物质的量的CH2=CH-CH=CH2和CH3C≡CCH3分 别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不等: ①CH2=CH-CH=CH2 +2H2→CH3CH2CH2CH3+ 239KJ ②CH3C≡CCH3+ 2H2→CH3CH2CH2CH3+ 278KJ 显然,反应②更容易进行,且知-HC=C=CH-的结构 很不稳定。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1molCH3CH2C≡CCH2CH2CH=CHCH=CH2与 2mol H2反应,其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二、信息题的类型
1.信息传递型
例1.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 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 沫”, 他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 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 )
A.同系物
C.同位素
B.同分异构体
D.同素异形体
二、信息题的类型
1.信息传递型 2.信息迁移型
例2.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
A.Ca2+、K+、Cl- S2O32-
B.NH4+、Fe2+、 I一、NO3-
即:PH=2
C.Na+ 、K+、ClO-、S2D.Na+、Cl-、SO42-、K+
2.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 周期元素,已知:①X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2np2, 且原子半径是同族元素中最小的。②Y元素是地壳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W元素的吸引电子能力略小于Y元 素,在W原子的电子排布中,p轨道上只有1个未成对 电子。③Z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 I1 I2 I3 I4 …… 请回答: 496 4562 6912 9540 …… (1)Z2Y2的电子式为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为 ,Z2Y2为 晶体。 (2)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名称 为 ;XY2的结构式为 ,分子空间构 型为 。 X-C Y-O Z-Na W-Cl
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
压力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
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3NO → N2O + NO2 。 解释上述变化中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小于 原压力的2/3? 存在化学平衡:2NO2 ≒ N2O4 。
三、信息题命题方向
1.试题内容是中学的知识点,但题中情境发生了变化。
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转移、重组等加工,
来解决问题。)
一、什么是信息题
二、信息题的类型 三、信息题命题方向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一、什么是信息题
所谓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信息题、 化学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提供 的新信息、新知识,利用已掌握的化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有 限)的临场阅读(自学)和一系列的思维活 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素单质性质相似,但氧化性比氯气弱,它们的阴离子也
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例如:
2Fe+3(SCN)2→2Fe(SCN)3 Ag++CN-→AgCN↓(白) 下列反应中,不正确的是
拟卤素形成的无氧酸和含氧酸一般比氢卤酸和次卤酸弱。 A. 2CN-+Cl2→2Cl-+(CN)2
B. (CN)2+2OH-→CN-+CNO-+H2O C. (OCN)2+H2O→2H++OCN-+OCNO-
四、信息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1. 模拟· 对照· 创造 2. 理解· 提炼· 转化
2.1 理解信息,直接应用信息解题 (1) 逐字逐句地理解 (2) 转化为另一种表述
例1.在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4mol/L的
溶液中,下列组成溶液的离子组合有可能的是
A.H+ 、K+、NO3-、ClB.K+、Na+、SO42-、OHC.Al3+、Mg2+、Cl-、SO42D.K+、Ba2+、NO3-、Cl-
当于碳碳间增加1对共用电子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
为 数为
n-1 n
; 。
(2)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
n+3
(3)Cx可看做是烃减氢后的产物,若某物质分子中碳
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60,则该碳单质的化学式为
C80 ________。共用电子对数为160的单烯烃的分子式为 C160H320 _______________。
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
质属于离子晶体,且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K3C60的组
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K3C60中既有离子键 ,又有共价键 B.1molK3C60中含有的离子键的数目为63×6.02×1023 C.该晶体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写成KC20
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 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 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熔点比金刚石熔点高
三、信息题命题方向
1.试题内容是中学的知识点,但题中情境发生了变化。
2. 试题取材是新材料、解决问题是老方法
3. 试题情境、原理是全新的。
例2. 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
2.1 理解信息,直接应用信息解题 2.2 阅读信息,转化信息进行解题
例1.用pH大小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相对强弱有许多 不足之处。因此,荷兰科学家Henk Van Lubeck引入 了酸度(AG)的概念,即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酸度定义为 c(H+)与 c(OH一)比值的对数,用公式表示为: AG=lg [c(H+)/c(OH一)] 。 常温下,在AG=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 7.1g C1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 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 电子数为0.6NA D. 1 mol单质铜在一定条件下与硫或氯气反应失去电 子数均为2NA E. 3.9 gNa2O2吸收足量的CO2时转移的电子数约是 3.01×1022 F. 300 mL 2 mol / 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A G. 在2L 1mol/L K2CO3溶液中,含有K+和CO32-的总数 为6NA H. 在2mol K2CO3晶体中,含有K+和CO32-的总数为6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