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
• 1.将多媒体引入体育课程,如:利用励志体育影片来鼓励学生 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和兴趣。推荐:《最长的一码》《果岭雄 风》《弱点》《光荣之路》 • 2.将体育意志力潜移默化到兴趣爱好中,如:耐力训练时,加 入音乐的陪伴或是好友结伴而行。 • 3.用趣味性方式学习高难度动作,如:采用口诀式 • 4.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每次课,小组练习 的组长采用轮换制。
关于
“体育差生”
文献综述报告
L/O/G/O
周 楠 1220003029
国内研究现状
• 在中国知网以“体育差生”为关键词在近20年范围
里共检索到6篇相关文献。
《如何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陈一兵、陈一民 1995年5月 《试析中学体育教育差生的类型及教学对策》游勇 2002年5月 《试论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总如何关注体育“差生”》周建新 2008年1 月 《大学体育差生的心理障碍与对策》 张洁 2008年9月 《浅谈体育学习差生的教育》 刘娟 张志勇 2009年5月 《高校体育差生的状况及对策研究》 宫江波 2012年8月
.
非智力因素(以兴 趣为主)导致的差 生多是某一两个 项目差,而影响到 总体水平,这种偏 项目现象在体育 教学中较普遍存 在,也是影响达标 率的重要原因.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何会产生“体育差生”
1. 生理 心理
内部原因 客观原因
4. 社会 家庭 学校 教师 先天条件
外部原因
2.社会 家庭 学校 3. 思想 心理 兴趣
“体育差生”类别
素质型 智力型 非智力型
这种类型的差生 主要是因为平时 缺乏体育锻炼,学 习波动,体育基 础差,使得生理功 能水平,即人体各 器官系统的功能, 达不到一定要求, 表现出素质内容 中的各项能力 低.
这种综合能力 在体育中主要表 现在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使得学 生在对智力要求 较高的项目上,例 如在接受知识、 掌握知识技能以 及战术意识等方 面受到影响.Βιβλιοθήκη 耐心与技巧学校方面
1.加强体育课程作用宣传教育 2.改善学校体育课堂环境 3.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教育理念的转变
小结
•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面对差生时,应先分析差生的原因及所属的
类型,再进行指导.但教学上仍应坚持“大、小、个”的教学方法,
即集体活动.讲授完后,采用分组练习,教师随堂指导的方法,这样 不仅能兼顾到全体学生,还能较多地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学生特 别是差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较好地避免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 了”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个性也得到充分的 发展,这样好生越好,差生也得到了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整体水平. 总之,教师对体育差生的指导,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然后从实际 出发,灵活地运用三个因素间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施教,这 样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Contents
何为“体育差生”? 为何会产生“体育差生”? 如何改变“体育差生”?
Contents
何为“体育差生”
• “体育差生是指体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 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
——《高校体育差生的状况及对策研究》 宫江波
常表现为: “在体育课上所学动作或规定练习不规范甚至不能完成,无体 育特长,对体育活动毫无兴趣,更没有体育竞争意识,有意无意地 逃避运动” ——《浅谈体育学生差生的教育》刘娟 张志勇
Thank You!
L/O/G/O
主观原因
如何改变“体育差生”
1.合理安排内容,量力而行 2.增添课堂趣味性 3.鼓励课外运动,循序渐进
生理方面
正确的鼓励是关键
心理方面
1.积极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2.利用成功体验,提高动机水平
区别对待,个别指导
教师方面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 主” 2.加强师生交流,消除情感障碍 3.采用正确的教学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