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产后保健意识与现状的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女产后保健意识与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妇女产后的保健意识,对保健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方法选取九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在2012年4月~2014年3月进行产后42d母子保健例行检查的妇女130例,并且对其进行保健意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产妇个人基本资料、保健意识和保健的方法等。
结果年龄在24~34岁的妇女保健意识最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妇女保健意识最高,城镇妇女的保健意识高于乡村妇女的保健意识(P<0.05)。
结论要加强妇女在产后的健康保健知识,指导妇女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产后保健,从而提升产后妇女的身体健康情况。
标签:产后保健;意识;现状调查
产后保健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部分,但是往往却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保健部分。
由于生产使得女性身体虚弱,身体的状况也会比生产前有着很大的变化,若此时妇女没有得到有效的保健护理及保健指导,会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等并发症[1]。
本文对在我妇幼保健中心的产后妇女保健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导致妇女产后保健意识差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九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在2012年4月~2014年3月进行产后42d母子康检的妇女130例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对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产妇均在九师医院生产,并且治疗顺利出院,妇女自我行为意识好,能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所有妇女均进行同样的调查问卷,妇女的生产时间,婴儿情况等资料不纳入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采用制定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对研究的产妇进行询问和填写,其内容主要包括了产妇的个人基本资料、保健问题和保健行为等[2],基本资料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学历和城乡居住状况等,保健意识指的是产妇在产褥期遇到的相关问题,比如新生儿的喂养问题、恶露问题、乳房护理和心理问题等;保健行为指的是产妇进行产后自我保健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等[3]。
1.3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并且P<0.05表示统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年龄因素从数据上看,年龄在24~34岁之间的妇女对于产后保健知识了解最多,其数据具体如下。
年龄在24岁以下的产妇共32例,其中对保健意识了解非常熟悉的共7例、
一般了解共10例、很少进行共11例,未进行共4例;年龄在24~34岁的产妇共71例,其中非常熟悉者共19例、一般了解共27例、很少进行共14例、未进行共11例;35岁以上产妇共27例,其中非常熟悉者共8例、一般了解共4例、很少进行共7例、未进行共8例。
2.2学历因素大专以上妇女的保健意识最高,初中及以下产妇的保健意识最差,其数据具体如下。
初中及以下学历产妇共37例,其对保健意识非常熟悉的共14例、一般了解共9例、很少进行共5例,未进行共7例;高中学历的产妇共48例,其中非常熟悉者共19例、一般了解共14例、很少进行共9例、未进行共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产妇共45例,其中非常熟悉者共24例、一般了解共12例、很少进行共5例、未进行共3例。
2.3城乡居住情况城镇居住的妇女的产后保健意识会比较高,明显高于乡村妇女,其数据具体如下。
城镇户口产妇共70例,其对保健意识非常熟悉的共34例、一般了解共17例、很少进行共12例,未进行共7例;乡村户口的产妇共60例,其中非常熟悉者共27例、一般了解共9例、很少进行共12例、未进行共12例
3 讨论
产妇的产后保健工作是现阶段孕妇产期保健的重要环节,良好、完善的保健工作可以减少新生儿出生后患病的风险,帮助母体恢复。
产后保健指的是对生产后妇女进行的系统化护理和保健,不仅能够帮助产后身体康复,同时提升母婴安全护理,加强产后保健,也是我国现阶段产妇孕期护理的关键环节。
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医院进行住院分娩,并且还需要妇幼保健人员在3、7、14、28d的产后访视中进行有效、合理的保健指导是保证生产妇女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方法。
从本次研究上看,导致妇女产后保健意识差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因素、学历因素和居住因素等,年纪较小或是较大的妇女或是因为对生育知识不了解,加之身体差,使得保健意识比较差,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产妇由于医疗设备有限或是医疗水平比较差,因而导致产后的保健行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城镇妇女的产后保健意识要高于乡村妇女,也是由于城内的医疗保健体系比较完善的原因;学历比较高的妇女保健意识强一些,学历低的产妇保健意识弱,综合的素质比较差,因此对于产后保健意识的了解和接受意识比较差,最后是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妇幼保健人员的自身素质、人员的缺乏和有关机构对于产后保健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产后保健没有得到全方面的普及。
一些年龄比较高的产妇由于自己身体和生理条件等原因,在进行产后保健时需要的行为相比一般的产妇会更多一些,并且流动性的妇女居住的环境比较差,使得这些妇女在进行产后保健时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会比较差,有过生育经验的妇女会认为自己在产后保健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对于住院分娩和产后保健护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产后保健的效果较差。
针对本次研究得出的影响因素,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保健意识提升。
首先需要提升产妇的基本素质,形成产后的自我保养意识,从而将产后保健进行有效的落实;其次需要提升国家的政策重视程度,定期的进行培训,对地区的各个部分进行产后保健知识讲解和指导,从而提升妇女产后保健的客观保证。
在对妇女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根据妇女的可接受程度制定讲述的方案,帮助产妇进行产后康复,利用宣传手册、教育视频等方面来强化产妇的产后康复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爱红.妇女产后保健意识及现状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3):221.
[2]何兵,符霞,曾楠,等.南充市产褥期妇女产后保健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11(5):495-499.
[3]张专.荣昌县农村妇女产时及产后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