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整理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思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
2、深刻领悟文章饱含的深深母爱,受到熏陶感染。
联系生活,学会感恩爱。
3、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4、点燃学生的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母爱。
2、难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如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好文章,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那么,这篇好的文字是什么呢?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
二、自由研读,真诚感悟
1、出示作者简介
(在作者的人生轨迹中,有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作者一生的命运。
是哪一年?(……)是哪一件事?作者双腿瘫痪的时候年龄有多大?(……)作者在一个小伙子最生龙活虎的年纪不幸瘫痪了,他的人生要怎样的继续?相信,学了今天的文章,你就能找到答案。
)
2、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3、文章读完了,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场景,哪一幅画面?
a:邻居们把她抬上车的时候,她正大口大口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b: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适度引导)
三、重点择读,深刻品悟
1、从b处延伸。
(多么感人的一幕,母亲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放不下的仍然是自己的儿女。
尤其是那个有病的儿子,此刻正被瘫痪折磨得暴怒无常。
找一找,看看“我”的暴怒无常都体现在哪?)
2、找出相关动词,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砸、摔、捶打)
3、抓住“憔悴、央求、喜出望外”体会看花的情境
{也就在这个时候,母亲提出要带儿子去看菊花。
你看,别的花大多选择在温暖的春天开放,而菊花却能在冷冽的秋风中绽放,母亲为什么要带儿子去看菊花?(学生自由表述)其实,这也是母亲的良苦用心,为了达成这个心愿,母亲一共提了几次要带儿子去看花?(2次)母亲是如何争取到儿子的勉强答应呢?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
4、再次回到文中,画出表现浓浓母爱的语段
同学们,你们看,哪怕是儿子一点小小的变化,都能影响到母亲的整个世界。
她忘了自己的疼痛,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母爱),是啊,母爱就像涓涓的溪流,在文章中恣意。
现在,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这舐犊情深的爱。
5、领悟母亲动作、语言、神态背后蕴藏的母爱
a: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你体会到了什么?(母亲病得很严重) 文章中还有哪里表现出了母亲已经病入膏肓?(……)是啊,此时的母亲已经病魔缠身,然而她却全然不顾,多么无私的爱啊!
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活,好好活……”
老师想问问你,作者为什么那么激动易怒?(双腿瘫痪)哦,“我哪也不能走,哪也不能去,连喝杯水也要人帮忙,这样的日子过着有什么劲?“我”还不如……所以母亲为什么要抓住我的手,她在害怕什么?(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有感情地朗读)。
师小结:这是一份多么深邃的爱啊!
c: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这份爱老师暂且收藏……)
d: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母亲的三回“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出去”
每当儿子乱发脾气的时候,母亲就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出去。
对比一下,母亲最后一次悄悄地出去和前两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再也没回来)其实,也就是母亲去世了,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呢?(……)是啊,那是他深爱的母亲啊,那是为他操碎了心他还没有来得及报答的母亲啊,他多么希望母亲还能像以前那样,出去,回来,出去,再回来。
(音乐)可是,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此时此景,情何以堪?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出这一段(……)
可是,妈妈,你为什么不等等呢?那时的我还太年轻,还不能体会到你的良苦用心啊。
来,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次读出这一段。
(……)
母亲走了,她带着一个个的遗憾,一个个的牵挂离开了。
走的时候只有49岁。
她忍下了所有生活的苦,她扛下了所有生活的难。
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
四、融情入境,借景抒情
1、一年一度菊花开,面对这美丽绚烂的菊花,又怎不让作者睹物思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作者写了很多的文章来祭奠自己的母亲,老师这里就有一段(教师大屏幕显示《有关庙的回忆》配乐朗诵)……作者心里明白,世界上最疼他的人永远不在了,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出这一段(…………)
2、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中,这是一位这样的母亲?(……)是的,这样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已经不在了,但是她那如菊花般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的爱(教师边说边板书)却将是作者内心深处永远的(生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3、同学们,你们知道史铁生后来的情况吗?(……)史铁生后来患上了尿毒症,每周都要换两到三次的血,治疗过程相当痛苦。
但即便是这样,他仍然拿起笔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
面对死神一次次的挑衅,面对命运一次次的折难,他还会那样暴怒无常吗?(……)
4、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史铁生?(……)史铁生用他的坚强和乐观告慰了自己的母亲,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
(师板书)但是,母亲那句“好好活”却将是铭刻在作者内心深处永远的(生读课题:秋天的怀念)
再次读出这一段……
五、联系生活,感恩母亲
1、同学们读得很动情,不由得让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是非常孝顺懂事的孩子,也一定非常爱自己的母亲,所以才能感同身受。
现在,就让我们把对母亲的爱写一写吧。
2、学生到台前说一说。
大家交流。
师小结:俗话说,说的好不如做的好,今天回家以后,就请各位同学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这血浓于水的爱!
(七)、课后练习: 写一段借景抒情的话,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