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仪》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和操作,熟悉经纬线和时区的概念;
3. 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基础知识点考察:学生需要写出以下基本概念的英文和中文解释:地球、经纬线、赤道、两极、经度、纬度、时区等。
同时,提供相应的图片或小视频进行理解,并进行背诵和默写。
2. 实践操作:
a. 学生需观察并记录学校周围的环境(比如街区、河流、山川等),并根据这些元素进行地图绘制。
完成后进行分享,评价并修改作品;
b. 提供经纬度和所在时区的信息,要求学生用谷歌地图找到地球上相应的地点,完成地理定位任务。
3. 知识应用:学生需要搜集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时区的应用等,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三、作业要求:
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提交作业时需附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3. 提交电子版作业,包括地图绘制和地理定位任务的结果截图或照片;
4. 作业应按时提交,最晚在下节课前提交。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地图绘制或地理定位任务的准确性、理解和思考过程的深度;
2. 评价方式: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最后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完成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 教师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集中解答和指导;
3.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通过这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出实践操作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实际行动去感受地理的魅力。
以上就是初中地理课程《地球和地球仪》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全部内容。
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并在提交作业时附上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指导你们的学习。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地理思维。
二、作业内容:
1. 基础题:
(1)请简述地球的形状是什么?请解释为什么我们称之为“地球”而不是其他名称。
(2)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请简述其分层结构。
(3)请解释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
(4)请描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 提高题:
(1)绘制一个简单的地球仪,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2)假设你是一个宇航员,正在太空中观察地球,请描述你看到的景象,并解释为什么我们称之为“蓝色星球”。
(3)在地球仪上标出中国的位置,并解释为什么中国被称为“地大物博”。
三、作业要求:
学生在完成以上题目时,应充分理解题目要求,逐一回答,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完成作业后,请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四、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应注重过程和结果。
首先,对于基础题的回答,应关注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对于提高题的回答,应关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地理思维以及知识应用能力。
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作业反馈:
对于学生的作业反馈,教师应及时给予。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以上设计方案中,一、二部分明确了作业目标与内容,第三、四部分介绍了作业要求与评价,第五部分是作业反馈。
这样的设计思路有助于提高初中地理课程《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