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例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进行诊治的经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7 期 ·病例报告·217·病例报告·
对1例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进行诊治的经验总结
尹 霞,陈海清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难治性胎盘残留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阴道不规则流血。
本文对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难治性胎盘残留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难治性胎盘残留;电针;穴位注射;艾灸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7-0217-02
1 病例资料
1.1 患者入院前接受诊治的经过
患者女,31岁,主诉接受引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
患者既往无生育史,2017年6月27日末次月经后妊娠。
妊娠期间出现轻微呕吐等早孕反应,妊娠10周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症状,遂至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并被确诊患有先兆流产。
患者口服黄体酮片后,其阴道流血的症状有所缓解。
2017年11月20日,患者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彩超检查时被发现存在胎儿发育异常。
为明确胎儿发育情况,患者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再次进行彩超检查。
检查结果仍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建议观察2周后复查。
2周后患者复查彩超发现胎儿发育情况较之前变差,医生建议其进行引产术。
2018年1月23日,患者至宣威市中医院妇产科进行引产术。
在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血液颜色时红时黑),未重视。
2018年2月12日,患者至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行彩超检查时发现宫腔内有胎盘残留。
2018年2月15日,患者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清宫术,但未能取出残留的胎盘。
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入院时间为2018年3月28日)。
考虑患者已在短时间内连续接受引产术和清宫术,若再次对其进行第三次手术,恐伤及其子宫,影响其生育功能。
故医生建议其转入中医科病房接受中医保守治疗。
1.2 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
入院证见: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少,色时红时黑,偶夹血块,下腹部隐痛,遇寒时加重,少气乏力,烦躁易怒,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边尖夹瘀,脉细弦。
查体:下腹部压痛,其余查体结果均为(-)。
查腹部彩超显示:1)存在宫内不均质回声结构(大小约2.8 cm×1.6 cm),胎盘残留并有部分置入可能;2)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其余肝肾功、血常规等检查的结果均无异常。
2 治疗经过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脉象确认其病情属于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血府逐瘀汤加减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当归15 g、熟地15 g、桃仁15 g、红花8 g、枳壳12 g、白芍20 g、柴胡30 g、桔梗15 g、川芎12 g、怀牛膝15 g、益母草20 g、香附15 g、土茯苓30 g、黄芪60 g、莪术16 g、紫石英20 g、炙甘草20 g。
水煎服,1剂(300 ml)/d,分两次服下。
对患者的关元穴、气海穴、双侧肾俞穴、次髎穴、三阴交穴进行电针治疗,1次/d。
对患者的气海穴、双侧三阴交穴进行隔姜灸,1次/d。
在患者的双侧次髎穴处分别注射2.5 U的缩宫素,隔日在其双侧三阴交穴处分别注射2.5 U的缩宫素。
完成缩宫素的注射后,密切监测患者阴道流血的情况。
3月30日,患者诉下腹隐痛减轻。
4月2日,患者诉阴道流血较入院时增多,且时有少量组织样物质从阴道流出。
4月5日,患者自诉已无腹痛,阴道流血量较多(色鲜红、夹杂血块),且从阴道流出的组织样物质也较前增多。
嘱患者停服中药,并停止对其进行电针治疗。
4月8日,患者阴道的流血量明显减少,色淡红,无血块,偶有少许组织样物质从阴道流出。
4月11日,患者诉阴道流血、流组织样物质的情况完全消失,腹痛症状基本消失。
进行腹部彩超复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宫腔内无残留的胎盘,但其子宫内膜的回声不均匀。
继续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方用生化汤加减。
生化汤加减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当归15 g、川芎12 g、桃仁15 g、红花8 g、龟板15 g、龟胶10 g、阿胶15 g、炮姜15 g、熟地15 g、茯苓20 g、紫草15 g、丹参30 g、黄芪60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炙甘草20 g。
水煎服,1剂(300 ml)/d,分两次服下。
4月13日,患者诉腹痛症状完全消失,予办理出院。
出院后,让其继续口服中药调理,避孕半年。
出院后,患者无不适症状,月经正常。
连续口服中药调理3个月后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复查腹部彩超。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子宫内膜恢复正常。
2019年1月,患者再次妊娠,迄今其胎儿发育正常。
3 讨论
难治性胎盘残留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1-2]。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阴道不规则流血。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制的著名方剂。
此方常被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证。
本例患者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的当归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熟地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桃仁可破血行瘀;红花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枳壳可行气宽中、行痰消痞;白芍可养血调经;柴胡可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川芎可活血祛瘀、行气开郁;怀牛膝可活血散瘀、通经祛湿;益母草可活血调经;香附可解郁安神;黄芪可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莪术可行气解郁、破瘀、止痛;紫石英可镇心定惊、温肺下气、益血暖宫;炙甘草可滋阴养血、益气通阳;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腐生肌之功。
生化汤出自于清代医家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
此方具有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和胎盘残留。
郭子玲[3]在临床研究中将48例胎盘残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19例)。
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
作者简介:尹霞(1990—),女,汉族,云南楚雄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陈海清(1963—),男,汉族,云南弥勒人,中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用活血化瘀、理气祛痰方法治疗脑病
(下转第218页)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7 期 ·护理研究·
218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为36.84%(7/1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这表明,用生化汤治疗胎盘残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难治性胎盘残留的效果显著。
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义嫦.引产术后胎盘残留的中医治疗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09(11):85.
[2] 曾成英.三种中期妊娠引产方案与胎盘残留影响因素探讨[D].广
州:暨南大学,2011.
[3] 郭子玲.产后生化汤治疗胎盘残留疗效观察[J].吉林医
学,2011,32(13):2603-2604.
(上接第217页)
·护理研究·
对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讨
黄周丽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
将其随机均分为A 组和B 组。
对A 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 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结果:B 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其胸腔引流量少于A 组患者,P <0.05。
结论:对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整体护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引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7-0218-02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临床上应对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预后[1]。
本文主要是探讨对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
这些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将其随机均分为A 组和B 组。
A 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7例、8例;其平均年龄为(42.43±4.71)岁;其中右肺上叶病变、右肺下叶病变、左肺下叶病变患者分别有10例、10例、5例。
B 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有16例、9例;其平均年龄为(41.72±4.94)岁;其中右肺上叶病变、右肺下叶病变、左肺下叶病变患者分别有9例、10例、6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 >0.05。
本研究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在围手术期内,对A 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协助其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生对其进行手术操作、术后对其进行巡视及插管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对B 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方法是:1)在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优点、术中配合要点等),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治护工作。
定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和咳痰训练。
在进行手术的前3 d,让患者定时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进行漱口,4次/d。
在进行手术的前1 d,遵医嘱定时为患者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15 mg/次,共用药6次。
2)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检查胸腔镜等手术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地运行。
核对患者的姓名、手术部位、术式等基本情况,确认无误后为其建立静脉通路。
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侧卧位,略呈折刀体形。
协助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清点手术用物,将胸腔镜显示系统置于患者的头侧,连接胸腔镜系统、电刀、吸引器及各种导线。
连接摄像光源连
接线,打开胸腔镜显示系统,设置为3D 成像模式,将图像亮度调节至40,并协助手术医生佩戴3D 眼镜[2]。
3)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和铺巾,然后协助手术医生完成腹腔镜孔、辅助操作孔和主操作孔的建立。
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标本取样和送检。
完成手术操作后,对手术用品进行清查。
对患者的胸腔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并为其连接装有适量生理盐水的胸瓶。
使用敷料对患者的切口进行覆盖,按流程处理胸腔镜及其他的手术器械。
4)在术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降低其发生肺部并发症和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观察患者胸腔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每隔1 h 为其挤压1次引流管,以防止其发生引流管堵塞[3]。
若患者的引流量超过100 ml/h 且引流液呈鲜红色或引流量超过150 ml/h 并持续3 h 以上,应及时上报医生。
遵医嘱为患者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15 mg/次,6次/d。
用药后,对患者进行叩背(持续5 min 左右),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促进其呼吸道内痰液的排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 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A 组患者,其胸腔引流量少于A 组患者,P <0.05。
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
流管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s x ±)
组别例数手术的时间(min)胸腔引流量(ml)
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d)住院的时间
(d)A 组2580.84±5.87184.62±6.86 4.71±1.2410.41±2.08B 组25
67.21±5.07123.62±9.84 3.12±0.628.35±1.63t 值8.9149.34310.1749.234P 值
0.0000.000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