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先誉其盾之坚,曰:“万物皆莫能陷之也。
”俄而又誉其矛之利,曰:“吾矛之利,万物莫不陷也。
”市人诘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应也。
众皆笑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注释
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
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
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
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
回答。
众人嘲笑他。
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启示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
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
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
有矛盾才
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揭示道理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
附注:
基本解释
【汉语文字】自相矛盾
【汉语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自相矛盾漫画
自相矛盾漫画
【出处】《韩非子·难一》
【英文翻译】
1. self-contradictory; inconsistent; paradoxical
2. self-contradiction; antilogy
3. to argue against oneself; to contradict oneself
【成语解释】矛,长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顺理成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