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扩容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Clinical Research, May. 2020, Vol. 28, No. 05
作者简介:成芸(1982-),女,汉族,山东滨州人,住院医师,本科。
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方向。
例(4.08%)。
此外,88例均未进行二次填充,占比89.80%,10例因自觉改善不明显,术后半年行第二次填充,占比10.20%,2例行三次填充,占比2.04%。
3 讨 论
因先天性缺陷、外伤所导致的面部局部凹陷畸形,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心理上的打击。
自卑的心理继而影响其生活学习。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中面部容积减少而下面部组织下垂致容积有所增加导致面部失去自然年轻的轮廓[1]。
面部如额部、眉弓、颞部、颊部、鼻唇沟等部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畸形。
随着人们对衰老问题越来越关重,关于抗衰老的话题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通过填充术来矫正先天或后天的凹陷畸形也慢慢成为医疗美容的重要手段之一。
填充材料繁多,随着自体脂肪移植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自体脂肪目前已被认为是最佳的填充材料,因为:①来源稳定可靠,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②取材方便,来源丰富;③移植时创口小而隐蔽;④恢复较快,术后不影响正常生活;⑤术后不仅可矫正面部凹陷畸形,而且皮肤色泽、弹性等均可得到一定改善[2-3];⑥术后塑形容易且形态质感与周围正常组织无差别。
本研究认为颗粒脂肪的制备、注射层次、填充量及注射方法均会影响移植脂肪的成活率,因此,在脂肪获取、处理及填充步骤中均遵循李青峰提出的3L 3M (low pressure suction, low speed centrif μgation, low volume, multiplane, multi-tunnel, multipoint injection )技术[4],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有研究证实,脂肪移植存在一定的吸收率,因此如何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是脂肪移植技术的关键所在[5]。
虽然自体脂肪移植有诸多优点,但其仍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液化坏死、皮下结节等。
本研究在手术操作中,严格无菌规范操作,多隧道、多层次、多点均匀注射填充凹陷部位,注射时避开神经血管以避免面神经损伤及栓塞的发生。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脂肪栓塞、感染、血肿、面神经损伤、失明等并发症。
术后随访3~12个月填充部位无皮下结节的发生。
术后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7.76%。
其中有10自觉改善不明显,进行了二次填充。
可见尽量缩短体外操作时间,使移植脂肪组织中的细胞在维持较高活性期间进行移植,提高移植后的存活率,可有效减少术后脂肪栓塞、感染、血肿、面神经损伤以及失明等并发症的发生。
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纠正面部凹陷畸形的治疗方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可有效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并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因其填充效果良好,持久稳定,且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及并发症相对较少。
在纠正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面部凹陷畸形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岩崑,范巨峰,钱维,等.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抗衰老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7,28(5):265-267.[2] 祝顺武,宋广滨,徐学武,等.脂肪注射移植后皮肤质地改善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8-81.
[3]冯有支,谭赵云.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正面部凹陷美容效果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1):30-33.
[4]李青峰.自体脂肪移植临床原则与问题[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9):512—514.
[5]方海燕,张宁,张会芳.自体脂肪颗粒多层次注射填充重塑面部轮廓[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7):13-15.
·论著·
鼻腔扩容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成芸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14)
摘要:目的 分析鼻腔扩容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腔扩容术治疗。
对比两组术后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组间差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ESS 、SOS 、SNOT-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ESS 、SOS 、SNOT-20评分较前有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值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行鼻腔扩容术能够达到与鼻腔矫正术相同的手术效果,但鼻腔扩容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应用优势更高。
关键词:鼻腔扩容术;慢性鼻-鼻窦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 76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0)05―0054―03
慢性鼻-鼻窦炎作为常见的鼻部疾病,多并发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临床表现为打鼾、白天嗜睡等,同时伴有精神疲倦、记忆力减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
目前手术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OSAHS 的主要方法,以鼻扩张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术方法,旨在减少上呼吸道阻力,纠正鼻塌陷与异常鼻腔结构,增加鼻腔有效通气量,改善睡眠质量。
本研究通过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OSAHS 患者临床资
55临床研究2020年05月第28卷第05期
料,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评价鼻腔扩容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所选患者均为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60例成年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OSAHS的诊断标准[2],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均在28~53岁之间,平均年龄(46.51±7.84)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12例,专科及以上4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均在29~54岁之间,平均年龄(46.98±7.75)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所得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本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鼻腔扩容术,术前接受鼻内镜、CT检查评估患者鼻腔结构与病变情况,手术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局部黏膜麻醉,局麻药物采用肾上腺素、1%丁卡因,麻醉后再行内窥镜,根据参与本研究患者的不同病情,实施相应的鼻腔扩容术。
其中中心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取凸侧入路,分离单侧,于前鼻孔皮黏交界位置偏黏膜侧,取鼻中隔凸起面入路,仅对同侧黏软骨膜、骨膜进行剥离,注意保留对侧骨、骨膜、软骨连接处。
在一侧骨与软骨充分暴露的前提下,处理筛骨垂直板、犁骨棘突,严重偏曲部分,磨除困难者,做局限性切除,能够磨薄后推移居中者,尽量保留用明胶海绵对中鼻道进行填塞,用膨胀海绵对总鼻道进行填塞,在48h内将膨胀海绵拔出。
术后第2天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并进行清理,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疗程≥12周)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口服治疗(疗程≥12周),减充血剂滴鼻(疗程<7d),生理盐水冲洗,综合用药的时间应不超过12周。
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矫正术治疗,首先行鼻内镜、CT检查评估患者鼻腔情况,麻醉方式同观察组,同样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做一凹面向后的稍带弧形切口,用鼻中隔剥离器剥离黏骨膜,由前向后超越偏曲的部分,切口稍后2~3mm处,切开中隔软骨,剥离右侧黏骨膜,切除鼻中隔大部分软骨,用咬骨钳钳取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的偏曲部分,切口缝合1~2针,均匀填入纱条,压迫止血。
手术效果以鼻腔最窄处距离鼻中隔约5mm为最佳。
术后对两侧鼻腔填塞棉条,术后2~3d取出,用药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嗜睡状态以及打鼾情况。
①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thesino-nasaloutcometest-20, SNOT-2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3]。
得分越高说明相关维度问题越严重,以所有条目的得分综合作为严重程度的得分。
②嗜睡状态:采用嗜睡量表(ESS)进行评估,满分24分,<5分为正常,5~9分为轻度,10~15 分为中度,16~24 分为重度[4]。
③打鼾情况:采用鼾声评分(SOS评分),依据患者打鼾情况,分为0~10分,0分:不打鼾;10分:打鼾最严重;1~3分:轻度打鼾;4~6分:中度打鼾,对同床者有影响;7~9分:重度打鼾,对周围近距离者有影响;10分:超重度打鼾,对同屋人睡眠严重影响[5]。
SNOT-20、ESS、SOS均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评估。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6]: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未诉不适,实验室辅助检查显示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有较前有明显好转,但未达到消失的地步,实验室辅助检查基本改善;③无效:症状仍存在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按照有效 率+治愈率计。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
x±)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临床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组间差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301910129(96.67)
对照组301612228(93.33)
χ2----1.174
P----0.279
2.2 两组手术前后ESS、SOS、SNOT-20评分结果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ESS、SOS、SNOT-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VAS、Lund-Kennedy、SNOT-20评分较前有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值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ESS、SOS、SNOT-20评分结果对比(s
x±,分)组别时间ESS SOS SNOT-20
观察组
(n=30)
术前7.41±0.758.43±1.8218.75±10.15
术后3个月2.25±0.372.37±1.404.26±3.14
术后6个月1.08±0.561.75±0.652.48±2.17
对照组
(n=30)
术前7.36±0.748.39±1.7618.49±9.78
术后3个月3.62±0.543.71±1.826.84±4.51
术后6个月1.97±0.642.78±0.904.26±2.34
t1/P1-0.260/0.7960.087/0.9310.101/0.920
t2/P2--11.463/0.002-3.196/0.002-2.571/0.013
t3/P3--5.732/0.002-5.082/0.000-3.055/0.003注:t1,P1为两组术前对比,t2,P2为两组术后3个月对比,t3,P3为两组术后6个月对比。
3 讨 论
慢性鼻-鼻窦炎与OSAHS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既可
56Clinical Research, May. 2020, Vol. 28, No. 05
单独发病,也可相互依存。
近年来受环境污染与人们自身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慢性鼻-鼻窦炎伴OSAHS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疾病之一。
目前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方法,通过鼻腔扩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鼻窦炎,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阶段,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鼻腔扩张术在鼻窦炎中的应用价值,但关于鼻腔扩容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OSAHS成年患者治疗效果的学术报道较少[7],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组间差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SS、SOS、SNOT-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ESS、SOS、SNOT-20评分较前有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值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行鼻腔扩容术能够达到与鼻腔矫正术相同的手术效果,但鼻腔扩容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分析其原因,通过鼻腔扩容术一方面可增加鼻腔有效通气容积,降低鼻部阻力;另一方面释放咽喉粘膜肿胀,改善咽腔塌陷,从鼻部与咽部两方面发挥作用,促使患者降低咽腔顺应性,缓解改善睡眠状态下上气道通气障碍,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白天嗜睡情况,促进患者潮气量增加和改善机体代谢,从而达到良好的通气状态,进一步改善患者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状态。
综上所述,行鼻腔扩容术能够达到与鼻腔矫正术相同的手术效果,但鼻腔扩容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应用优势更高。
参考文献
[1]颜永毅."三位一体、黏骨膜下"鼻腔扩容术与混合填塞[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3):106-110,114.
[2]黄丽,陈湘泉,郝洁,等.鼻腔扩容术联合围术期护理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3):3533-3535.
[3]陈英艳,王正辉.OSAHS患者应用鼻腔扩容术治疗
的手术方法、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6):51-54.
[4]高云海,郭亿超.鼻咽联合手术改善340例阻塞性睡
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1):81-84.
[5]汪守峰,张希龙,怀德,等.低温等离子辅助改良腭咽成形、
舌减容加选择性鼻腔扩容术治疗中重度OSAHS[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1):46-49,25.
[6]陈惟虎,胡春玖,汪永干,等.OSAHS患者同期多平面手术
前后睡眠结构的变化 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27(2):127-129.
[7]廖世川,朱力,范乃聪,等.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轻中度
OSAHS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2):232-235.
医学部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4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黄强副研究员与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研究成果,黄强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该研究主要介绍了一种研究胚胎发育的活体成像技术,通过不同发育阶段的“腹窗”,实现了高分辨成像观察小鼠胚胎第9.5天至出生的连续发育过程,可以准确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科学问题,为胚胎研究打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