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6年,某国某商品的价格为15元,2017年,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甲企业自主创新取得较大突破,其劳动生产率提高40%,若该企业2016年的总产量为100万件,则 2017年,甲企业的总产值为()
A.1580万B.1680万C.1500万D.1750万
2.中国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开发出了全麦馒头等全麦主食加工关键技术,解决了全麦主食食品品质不佳的瓶颈问题。
该技术成果在河南某面粉企业推广应用,原料利用率提升了15%以上,并且显著提升了制品的营养品质。
该技术成果有利于()
①降低成本,节约粮食
②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增加小麦产量
③提高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④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单位产品价值量增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近年来,直播带货成为最火商业模式。
2020年4月21日,薇娅在人民日报公益带货直播间,创下了12.2吨木耳秒光的纪录,有超过2000万网友围观直播。
直播带货发挥作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A.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B.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胜劣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C.扩大商品销售渠道→刺激商品需求→实现商品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提高农产品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供给→满足需求→发展农村经济
4.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大量换代新产品陆续上市,新产品品质大幅提升,续航里程已迈过500km门槛,售价也进一步下降。
我国新能源汽车售价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其替代品燃油汽车价格下降
B.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大幅度提升
C.汽车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加层
D.新能源汽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5.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工作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全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对某一企业来说,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是()
A.增加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C.减少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6.“第十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它涵盖了全球范围系列有机绿色食品,其中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尽管价格高却仍受消费者青睐。
关于有机蔬菜价格高,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高”
②“无污染”有机蔬菜的劳动耗费决定了“其价格高”
③“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高品质是实现“其价格高”的物质承担者
④种植“无污染”有机蔬菜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7.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像与选项的描述相符的有
①甲反映某国加征关税对向该国进口相关征税商品的需求的影响
②乙反映国家增加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对传统燃油汽车需求的影响
③丙反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对美元计价进口产品需求的影响
④丁反映提高人工智能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其需求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据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随着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了“机器换人”的浪潮。
2017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8519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22.9%。
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使用覆盖率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②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反作用
③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机器人能够创造更高的商品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③居民收入增加,网络服务水平提高
④手机等制造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总量增加
10.盐城东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检测设备和高端技术人才,推动公司现有通信设备组件产品整合,生产集成化无线通信模块产品。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新增无线通信模块产能16万个/年,无线点系统产能16万个/年。
不考虑其他因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看,该公司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②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③单位商品生产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优势增强
④缩短单位商品生产时间→商品价值量增加→拓展企业的营利空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2019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
中国华为公司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
华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 ( )
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占据有利地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假设某国A商品的价格2019年为100元,2020年与2019年相比,生产A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时通货膨胀率为20%,由此引发了A商品价格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变动对A商品需求的影响可表示为( )
A.B.
C.D.
13.“无污染”有机蔬菜尽管价格高却仍受消费者青睐,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高
②“无污染”有机蔬菜的劳动耗费决定了其价格高
③“无污染”有机蔬菜的品质影响其价值的实现
④种植“无污染”有机蔬菜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4.受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某地鸡蛋价格连续回落。
鸡蛋市场零售价格一度跌破“3元
大关”,进入“2元时代”。
鸡蛋价格的上述变动给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养殖户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价值量
②养殖户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鸡蛋的供应量
③以鸡蛋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会增加该要素的使用量
④以鸡蛋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会大幅度缩减生产规模
15.“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受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影响,“机器换人”正成为现代企业的普遍做法。
企业实行“机器换人”
①对产品价格起决定性作用
②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
③能够提高产品的价值量
④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引起2019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有非洲瘟疫、春节因素、雷雨天气等等。
但各种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
A.对猪的养殖成本来实现的B.猪肉的功能与效用来实现的
C.猪肉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D.猪肉的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17.2019年7月,河北西瓜种植基地现场采摘零售价为0.35元/斤。
但此时千里之外的成都,本地大棚西瓜在超市竟达到1.5元/斤。
下列对成都西瓜价格高的原因推断正确的有()
①种植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提高②采用大棚种植,投入多,成本高
③西瓜的需求量大,供给不足④西瓜品质好,决定其价格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8.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那么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原来的3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B.4袋大米C.3袋大米D.2/3袋大米19.下列推导能正确反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意义的是( )
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②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③个别劳动时间缩短④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A.③→②→④B.②→①→③C.③→④→①D.③→①→④20.下面是某地制鞋行业生产出现的两种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下,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A.①不变②降低B.①提高②不变
C.①降低②提高D.①降低②不变
21.如果上一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下一年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只有200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提高了33%B.提高了50%C.降低了50%D.降低了33% 22.近年来,市场上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
这些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
A.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B.商品质量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供求关系变化
23.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需要耗费5小时,乙需要耗费3小时。
由此可知,他们的价值量
A.一样大B.乙大C.甲大D.无法比较
24.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对口罩、防护服、试剂、消毒物品、防护物品、救护车等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进口且原产于美国的物资,不实施对美加征关税措施,已加征税款予以退还。
此政策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抗“疫”行动带来的影响传导途径正确的是()
A.防疫物资采购成本降低→冲击国内同类型产品企业→增加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压力B.防疫物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防疫物资供给增加→有助于跨境电商企业支持抗“疫”行动
C.防疫物资采购成本降低→防疫物资供给增加→为跨境电商企业的抗“疫”行动注入更多动力
D.防疫物资进口成本降低→促进提升市场竞争环境→让全球更多企业获得中国机遇25.许多原本的奢侈品往往到最后会成为生活必需品。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被称为“大哥大”的无线可移动电话要上万元人民币,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
而现在,一部具有上网、照相、通话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机一般只要几千元,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对这类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是相对的,会随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②技术进步使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
③一种商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取决于商品价格高低
④从奢侈品演变为生活必需品,往往是一个行业衰退的开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该商品的价值用价格表示应为15÷(1+20%)元;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40%后,则2017年该企业的生产总量应为100×(1+40%)=140万件;2017年甲企业的总产值应为15÷(1+20%)×140=175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
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2.C
解析:C
【详解】
①③:该技术成果在河南某面粉企业推广应用,原料利用率提升了15%以上,并且显著提升了制品的营养品质,说明了该技术成果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粮食,提高产品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①③正确。
②:该技术为主食加工关键技术,与小麦的生产效率是没有关系的,②错误。
④:技术成果有利于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但是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没有关系,④错误。
本题选C项。
3.C
解析:C
【详解】
A:直播带货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不能增加产品价值,A传导错误。
B: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也需要发挥政府作用,直播带货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扩大商品销售渠道,刺激网友对商品的需求,从而可以实现商品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传导正确且符合题意。
D:直播带货不能提高农产品社会劳动生产率,也不能增加产品供给,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D
解析:D
【详解】
A:新能源汽车替代品燃油汽车价格下降,会导致燃油汽车需求增加,而新能源汽车需求
减少,价格可能下降,但这不是新能源汽车售价下降的根本原因,A排除。
B: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大幅度提升,这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B错误。
C:“汽车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加层”阐释的是供求影响价格,而价值才决定价格,C错误。
D:新能源汽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价值量减少,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这是新能源汽车售价下降的根本原因,D正确。
故本题选D。
5.B
解析:B
【详解】
A:增加个别劳动时间,会使得自己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
故不选。
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会降低自己企业的生产成本。
符合题意。
故入选。
C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有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共同作用的。
单独的企业不能改变。
故不选。
故本题选B。
6.C
解析:C
【详解】
②③: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尽管价高仍受消费者青睐。
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无污染”有机蔬菜的劳动耗费决定了“其价格高”,而“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高品质是实现“其价格高”的物质承担者,②③符合题意。
①:“无污染”有机蔬菜的高品质是实现“其价格高”的物质承担者,但不能决定其“价格高”,①错误。
④:种植有机蔬菜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有机蔬菜的价格下降而非提高,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7.D
解析:D
【详解】
①:某国加征关税对向该国进口相关征税商品的需求会减少,而甲图反映的是需求增加,
①错误。
②: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是互替品,国家增加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传统燃油汽车价格不变,需求减少,而乙图反映的是价格上升,需求减少,②错误。
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对美元计价进口产品需求减少,与丙图一致,③符合题意。
④:提高人工智能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与丁图一致,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C
解析:C
【详解】
②③:2017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使用覆盖率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这说明了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反作用,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中没有强调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①与题意不符。
④: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机器人并不能够创造更高的商品价值,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何影响?
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9.B
解析:B
【详解】
①③: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左右,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反映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收入增加,网络服务水平提高,故①③人选;
②:应该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故②错误;
④:行业劳动生产率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增加无关,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0.C
解析:C
【详解】
①:企业创新能力增强,而掌握核心技术,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不是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进行推导,①不符合题意。
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④错误。
②: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高端技术人才,有利于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②正确。
③: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高端技术人才,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单位商品生产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优势增强,③正确。
故本题选C。
11.B
解析:B
【详解】
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会使商品价值量降低,而不是增加,①错误。
②:中国华为公司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会使得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②正确。
③:中国华为公司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这表明华为公司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③符合题意。
④: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是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2.D
解析:D
【详解】
D:从材料可知,该国A商品的价格2019年为100元,2020年与2019年相比,生产A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时通货膨胀率为20%,则2020年A商品的价格为:
100/1+25%*(1+20%)=96。
说明2020年A商品的价格比2019年下降,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D符合题意。
A: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A商品2020年价格比2019年降低,需求量应增加,但该图示表明A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A错误。
B: A商品2020年价格比2019年降低,需求量应增加,但该图示表明A商品价格上涨,B 错误。
C:A商品2020年价格比2019年降低,需求量应增加,但该图示表明A商品价格不变,C 错误。
故本题选D。
13.C
解析:C
【详解】
①:高品质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①说法错误。
②:价值决定价格,“无污染”有机蔬菜价格高是因为耗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劳动耗费决定了其价格高,②符合题意。
③:“无污染”有机蔬菜尽管价格高却仍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有机蔬菜的高品质是实现其价格高的物质承担者,影响其价值的实现,③符合题意。
④:种植“无污染”有机蔬菜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其价格下降,而不是价格高,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B
解析:B
【详解】
②∶鸡蛋价格下降,利润减少,会导致养殖户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鸡蛋的供应量,故
②正确;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鸡蛋价格下降,以鸡蛋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会增加该要素的使用量,故③正确;
①∶养殖户会加大科技投入,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产品的价值量不变,但该养殖户的价值总量增加,故①错误;
④∶鸡蛋价格连续回落,以鸡蛋为原料的加工企业会增加该要素的使用量,不是大幅度缩减生产规模,故④错误。
故选B。
【点睛】
15.D
解析:D
【详解】
②④: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
企业实行“机器换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提高,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
①: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①错误。
③:产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实行“机器换人”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量,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6.C
解析:C
【详解】
C:非洲瘟疫、春节因素、雨雪天气、饲料价格等因素最终是影响生猪的供给关系,造成供不应求,价格上涨,C符合题意。
A:价值决定价格,猪的养殖成本提高会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但题干没有涉及养殖成本,A 排除。
B: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猪肉的功能与效用高可以使其卖更高价格,但这不是最终影响因素,B排除。
D:猪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生产猪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猪肉的价值量会降低,猪肉会降价,D排除。
故本题选C。
17.B
解析:B
【详解】
①:种植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下降,价格下降,故①不选。
②:价值决定价格,采用大棚种植,投入多,成本高,价值大,价格上涨,故②入选。
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故③入选。
④: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不决定价格,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8.D
解析:D
【详解】
D: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原来的3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只羊= 2/3袋大米,D正确。
ABC:三项均是错误的理解和计算结果,ABC排除。
故本题选D。
19.D
解析:D
【详解】
③: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商品数量增加,③排第一。
①: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数量增加,并且企业劳动生产率属于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②错误;因此,二者乘积变大,即商品价值总量增加,①排第二。
④: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企业获利增加,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④排第三。
故本题选D。
20.A
解析:A
【详解】
A正确,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和相关经济理论得出: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当某鞋厂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时,每双鞋的价值量应该①未变;当制鞋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时,意味着制鞋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每双鞋的价值量②降低;
BCD不符合题意,与上述分析结论均不符;
故选A。
21.B
解析:B
【详解】
A: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题中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则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设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则300÷(1+x)=200,解得x=0.5,即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A错误。
B:根据上述计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B正确。
C:根据上述计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C错误。
D:根据上述计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D错误。
故本题选B。
22.C
解析:C
【详解】
A不合题意,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会影响产品数量,而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B不合题意,商品质量属于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C符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关系,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不合题意,供求关系变化只能影响价格,而不是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
故选C。
【点睛】
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1)商品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2)市场供求影响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提高。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
(3)纸币的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一般说来,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5)引起价格涨跌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特别提示: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3.A
解析:A
【详解】
ABCD: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甲乙两人的生产时间都属于个别劳动时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量一样大,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
24.C
解析:C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