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一.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新唐书传记第七十一
李吉甫,字弘宪,世为赵人。
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年尚少,
明练典故。
昭德皇后崩,自天宝后中宫虚,恤礼废缺。
吉甫草具其仪,
德宗称善。
李泌、窦参器其才,厚待之。
陆贽疑有党,出为明州长史。
贽之贬忠州,宰相欲害之,起吉甫为忠州刺史,使甘愿焉。
既至,置
怨,与结欢,人益重其量。
改郴、饶二州。
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
有物怪,不敢居。
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视事,吏由是安。
宪宗立,以考功郎中召,知制诰。
俄入翰林为学士,迁中书舍人。
吐蕃遣使请寻盟,吉甫议:“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回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帝辞其使。
中书史滑涣素厚中人刘光琦,凡宰相议为光琦持异者,使涣请,宦人传诏,或不至中书,召涣于延英承旨,即为文书,宰相至有不及知者。
由是通
四方赂谢。
吉甫请间,劾其奸,帝使簿涣家,得赀数千万,贬死雷州。
由是帝愈倚信。
元和二年,杜黄裳罢宰相,乃擢吉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吉甫连蹇外迁十余年,究知闾里疾苦,常病方镇强恣,至是为帝冷静言:“使属郡刺史得自为政,则风化可成。
”帝然之,出郎吏十余人为刺史。
又度李锜必反,劝帝召之,使者三往,以病解,而多持金啖显贵,至为锜游说者。
吉甫曰:“锜,庸材,而所蓄乃逃亡群盗,非有斗志,讨之必克。
”帝从之。
诏下,锜众闻兵兴,果斩锜降。
以功封赞皇县侯,徙赵国公。
德宗时,义阳、义章二公主薨,诏起祠堂于墓百二十楹,费数万
计。
会永昌公主薨,有司以请,帝命减义阳之半。
吉甫曰:“昔汉章帝欲起邑屋于亲陵,东平王苍认为不行。
故非礼之举,人君所慎。
请裁置墓户,以充守奉。
”帝曰:“吾固疑其冗,减之,今果真。
然不欲取编民,以官户奉坟而已。
”吉甫再拜谢。
帝曰:“事不安者第言之,无谓朕不可以行也。
”
八年,回鹘引兵自西城、柳谷侵吐蕃,塞下传言且入寇。
吉甫曰:“回鹘能为我寇,当先绝和尔后犯边,今不足虞也。
”既而果边吏妄语。
自蜀平,帝决心欲取淮西。
方吉甫在淮南,闻吴少阳立,上下携泮,
自请徙寿州,以天子命招怀之,反间以挠其党。
会讨王承宗,未及用,会暴疾卒,年五十七。
帝震悼,赙外别赐缣五百恤其家。
及葬,祭以少牢,赠司空。
【注】异牟寻,南诏第六代国王。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置怨,与结欢置:放弃
帝使簿涣家簿:登记
C.事不安者第言之第:次序
D.今不足虞也虞:忧愁
以下对文中画波涛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回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
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B.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回国∕吐蕃不敢犯塞∕诚
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C.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回国∕吐蕃不敢犯塞∕诚许
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D.德宗初∕未得南诏∕故与吐蕃盟∕自异牟寻回国吐蕃∕不敢犯塞∕诚
许盟∕则南诏怨∕望边隙日生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翰林”,古代的官名,始设于唐朝,由文学侍从中的优异人材
充当翰林学士,担当诏书的草拟以致机密文件的拟订工作。
B.“方镇”,也称藩镇。
唐朝政府在边要州地设置都督府、节度使、经略使,后演变成“藩镇”,父死子袭,掌握军政大权,雄据一方。
C.“薨”,指死亡。
古代对死亡有特意的称号,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或宠妃死称“薨”,一般人死称“卒”。
D.“少牢”,指诸侯、卿医生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口,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只,称为“少牢”;用牛、羊、猪各一只,称为“太牢”。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剖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李吉甫肚量弘大,胆识过人。
与陆贽的交往,表现了他非凡的胸怀;而在郴、饶二州任上,他则用行动除去了大家对神怪的惧怕心理。
李吉甫经历丰富,洞悉弊端。
正是他的让刺史能够自主办理政事的建议,才使社会民风得以转变,方镇放纵的弊端得以除去。
C.李吉甫明典遵礼,敢于谏言。
他用汉章帝的案例来劝喻皇帝要
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而他的建议也获得了皇帝极大的必定和鼓舞。
D.李吉甫远见高见,知人明事。
他知道李锜必会造反,并坚决劝
说皇帝予以征伐,而对回鹘将要入侵唐境的谣言也赐予正确的剖析。
把文言文阅读资猜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吉甫草具其仪,德宗称善。
李泌、窦参器其才,厚待之。
②自请徙寿州,以天子命招怀之,反间以挠其党。
参照答案
【分析】第:尽管。
【分析】天子、皇后死称“崩”,诸侯、皇子、公主或宠妃死称“薨”,医生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一般人死称为“死”。
【分析】“使社会民风得以转变,方镇放纵的弊端得以除去”
在原文中找不到依照。
5.
李吉甫草拟拟订恤礼的礼仪,德宗夸赞。
李泌、窦参器重他的才
能,优厚地对待他。
李吉甫自己恳求调任寿州,用天子的诏命去招抚吴少阳,用反间
计来搅乱他的党羽。
参照译文
李吉甫,字弘宪,世代是赵郡人。
贞元初年,担当太常博士,年
纪还小,理解熟习典故。
昭德皇后逝世,从天宝此后皇后地点空缺,
恤礼荒弃缺失。
李吉甫草拟拟订恤礼的礼仪,德宗夸赞。
李泌、窦参
器重他的才能,优厚地对待他。
陆贽思疑他有朋党,朝廷把他调出京
城担当明州长史。
陆贽被贬到忠州,宰相想加害于他,起用李吉甫为
忠州刺史,使他甘愿。
李吉甫到了忠州此后,放弃旧怨,与陆贽交好,人们更为恭敬他的肚量。
改任郴、饶二州刺史。
适逢前任刺史接踵死
去,人们都说牙城有神怪,不敢居住。
李吉甫命人除去杂草修整官署来办理政事,官吏由此心安。
宪宗即位,李吉甫依靠考功郎中的身份被召见,任知制诰。
不久进入翰林院,担当翰林学士,升任中书舍人。
吐蕃差遣使者恳求重温过去的盟约,李吉甫建议:“德宗初年,没有获得南诏,所以与吐蕃订立盟约。
自从异牟寻归附朝廷,吐蕃不敢入侵边塞,假如答应订立盟约,那么南诏就会恼恨,边疆矛盾一每日加深。
”皇帝拒绝了吐蕃使者的要求。
中书史滑涣一直与宦官刘光琦关系亲密,凡是被刘光琦所反对的宰相的建议,刘光琦就让滑涣向皇帝请示,宦官传达诏书,
有时诏书不到中书省,皇帝就在延英殿召见滑涣接受圣旨,写成文书,宰相甚至到了有不知道状况的地步。
滑涣所以收受各地行贿的财物。
李吉甫恳求独自言事,弹劾滑涣的奸恶,皇帝派人登记清点滑涣的产业,获得钱财数千万,将滑涣贬死雷州。
由此皇帝更为倚重相信李吉甫。
元和二年,杜黄裳被免除宰相,朝廷就提携李吉甫为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吉甫困难任职地方官十多年,详知民间疾苦,
常忧愁方镇强盛放纵,到这时向皇帝冷静地说:“倘若属郡刺史能够
自主办理政务,那么民俗教化能够形成。
”皇帝认为他说得对,调任
郎吏十余人为刺史。
李吉甫又揣摩李锜必定会反叛,劝皇帝召见他,
使者多次前去,李锜以有病为借口不受命,同时多拿钱财行贿显贵,以致有的显贵为李锜求情。
李吉甫说:“李锜,是庸材,而他所蓄养的是些逃亡响马,没有斗志,征伐他必定能够获胜。
”皇帝遵从了他的主张。
诏令下达,李锜的手下听闻朝廷兴兵征伐,果真斩杀李锜投诚。
李吉甫因功被封为赞皇县侯,晋封赵国公。
德宗时,义阳、义章二公主逝世,皇帝下诏在墓地修筑祠堂一百二十间,花销数万计。
适逢永昌公主逝世,有司请命,皇帝命令减为义阳公主祠堂规模的一半。
李吉甫说:“以前汉章帝想在祖先的陵地修筑食邑的屋舍,东平王刘苍认为不可以够这样做。
所以不合礼法的行为,国君应当谨慎去做。
请减少设置守墓的民户,来充当守卫供奉的
职责。
”皇帝说:“我原来就思疑它剩余,就减少了它,此刻果真这样。
可是我不想使用老百姓,用官府的罪役户守坟就能够了。
”李吉甫再次拜谢。
皇帝说:“不利于社会平定的事情尽管进言,不要认为我不可以推行。
”
八年,回鹘率军从西城、柳谷侵犯吐蕃,塞下传言将要入侵唐境。
李吉甫说:“回鹘成为我们的仇敌,应会先隔离与我们的友善关系,
而后再入侵边疆,此刻不值得忧愁。
”不久,果真证明边吏任意胡说。
自从蜀地平定,皇帝决意要攻取淮西。
李吉甫正在淮南,听闻吴少阳
自立,上下离心,李吉甫自己恳求调任寿州,用天子的诏命去招抚吴
少阳,用反间计来搅乱他的党羽。
这时恰逢征伐王承宗,他的方法还
没来得及用,遭受急病逝世,时年五十七岁。
皇帝震撼哀悼,除按惯
例馈送以外,又此外恩赐五百匹细绢抚恤他的家眷。
等到埋葬,用少
牢之礼祭祀,追赠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