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作者:赵尔增
来源:《成才之路》 2020年第17期
作者简介:赵尔增(1968-),男,甘肃武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与研究。

赵尔增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有效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抓住问题的重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阅读上存在问题,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压力。

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阅读障碍的原因不断探索解决对策,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前阅读习惯;教给学生化学阅读的具体方法;注重课下阅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等。

关键词:高中化学;阅读障碍;原因;对策;化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7-0064-02
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只有建立在阅读理解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但当前,一些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阅读障碍,这影响了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为此,本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存在阅读障碍的原因展开分析,并积极探索解决化学阅读障碍的对策,以期提升高中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推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有序开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存在阅读障碍的原因
(1)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需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侧重于“教师讲、学生听、自主操作”的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自学。

在课堂上,教师将问题一条条地讲解给学生听,但试想一下,学生们真的能在课堂上将化学知识学得明明白白,课下不再需要阅读学习了吗?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活动,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学的作用,就会导致学生无法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慢慢被削弱,甚至丧失学习兴趣。

(2)图片、视频等信息接收方式阻碍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学生认知活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自身已有经验。

但是,很多学生缺乏阅读体验,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中的有效阅读能力就弱化了。

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图片、视频等直观画面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种信息接收方式淡化了学生的阅读,不需要学生过多的独立思考。

长此以往,学生不仅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而且容易抵触阅读。

(3)化学符号的抽象性与模糊性影响学生的理解。

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占据主导地位,很难在学习中通过抽象思维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层面。

比如,开始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很多学生感到太抽象,不愿意主动学习,甚至不愿意阅读晦涩难懂的材料,以致产生阅读障碍。

其中,模糊性也是阻碍学生有效阅读的关键因素。

学生虽然对一些
化学现象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依然处于模糊状态,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仅仅是通过大量练
习获得的,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障碍的解决措施
和语文学科的阅读不同,化学学科的严谨性和抽象性要求学生不仅能解读化学符号和
文字描述,还能从阅读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各种信息转化为解题条件。

所以,在化
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文字的表达、符号的概念等。

在实际学
习中,很多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文字描述上,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图表所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
但学生仅是一眼带过。

为此,教师应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既能从文字中又能从图表中获
得有价值的信息,以更好地解答问题。

新课改主张教师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合作性、探究性
学习。

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模式,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

所以,发展学生的阅读
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前阅读习惯。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只有产生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在化学阅读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小故事或小实验的方式
提出几个代表性问题,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此外,教师还
要强化学生的课前阅读,课前阅读也就是预习环节。

第一,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化学阅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学“海水的综合利用”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对
“海水中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课前阅读,以促使学生对此内容产生学习兴趣。

第二,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将学生自主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文件的形式发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阅读
目的,掌握阅读内容。

(2)教给学生化学阅读的具体方法。

第一,教师要注重表格、图片的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图表内容简单、明了,而且重点凸显,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更容易
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从文字、表格、图片中读取有价值的信息。

除此以外,教师应给学生推荐一些化学课外读物,以锻
炼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

第二,让学生不仅注重阅读的结果,还要注重阅读过程。

一些高中生
在化学学习中过分注重结果,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概念、原理性知识熟记于心,但是对化
学实验的具体步骤、推导过程却模糊不清。

比如,学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这一内容时,学生对结果非常清楚,但如果问他们:甘氨酸和丙氨酸最多可以形成几种二肽?文中提出的三
种常见的氨基酸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就会一脸茫然,这说明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
在表面。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个结果,还要读懂其过程。

(3)注重课下阅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内容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
从对材料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知识,以构建知识体系。

第二,教师要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习“物质的分类”这一内容时,学生需要对物质的组成和性
质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分类。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理解的前提。

阅读的过程不仅包含对知识的学习,还包含学生的具体感知、语言的表达等。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化学阅读失去兴趣,
就不能正确理解其概念和表达,进而慢慢丧失学习能力。

所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是当
今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情,采取有效手段,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春玉.核心素养统领下的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学理科园地,2019(03).
[2]何如涛.立足教材让学生在化学阅读中拔节欢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6).
[3]戴荣泽.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1(02).
[4]金国钧.关于中学化学阅读理解学习策略的思考与研究[J].化学教学,20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