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内外
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Speak Less and Earnestly,Give the Classroom Back to Students
Yang Jing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 forward :we want to “believe that students ,the use of students ,develop the students ”“teachers
as the leading factor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give the classroom back to students ”.These should not be in our slogan ,but to implement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nly in this way ,our classroom is real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Key words:speak less ;earnestly ;classroom
誗编辑郭晓云
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
阳
靖
(重庆市开县云枫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我们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些不应该成为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算真正能体现课堂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少讲;精讲;课堂
思品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它是把情感目标作为课程的首要目标。
有些章节的理论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
由于多年旧教学模式经验的积累,以及在学生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的情况下,想一下子就达到10+35或者更少的目标也是不现实的,
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少讲、精讲呢?结合我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少讲、精讲”的前提
在“自学、交流、拓展”高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应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主角”“师道尊严”观念。
除了这种观念的转变,还要在具体的角色上实现转变:
1.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
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主要是观察、倾听、引导、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形成自信;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2.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
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为全员合作、有效教学,为学生快乐学习、自信发展,
创设阳光的教学空间。
二、充分相信学生是实现
“少讲、精讲”的基础由于科目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害怕很多东西没有讲或者讲少了学生不能理解。
“有些问题老师都很难理解,学生能行吗?”老师有这样的疑问。
必须承认,老师讲知识的系统性、语言的准确性肯定要好一些,但那样老师是讲舒服了,能保证学生都学到了吗?《小崔说事》中物理老师教女儿的事例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只有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出来的问题才是忘不了的。
其实,在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后我们会发现,效果比我们开始想的好多了,在有些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老师都没想到,学生却想到了。
可见,学生不是不行,关键在于我们的信任以及引导。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少讲、精讲”的关键
对于开始尝试的老师来讲,可能觉得时间是个很大的挑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回答好四个问题:(1)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2)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3)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4)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
自主学习环节,我们要在精心设计导学案的基础上,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
上课时,教师在有针对性的导入后,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目标按照“六字诀”去阅读几遍文本,再通过自学、自查、自做,我想导学案上的70%左右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做上记号;接下来则是“兵教兵环节”,也可称为“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疑难杂症”,寻求根治的“良方”。
都不能解决的,往往是本课的难点或重点,由全体同学或老师在下一个环节可以解决。
在交流展示环节,教师应做好:(1)给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2)学生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作用。
(3)在展示过程中或者临近结束时,进行点评,要做到语言精练、明了、到位。
当然作为文科,学生的语言组织不是很规范,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这个环节可能讲的时间较多,但我们都应讲易错点、易混点、易考点。
在拓展训练环节,第一阶段是由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训练。
第二阶段按分工,由小组内、组与组间互阅、互评、打分,当场纠错,点评结束后由学生将做错的题目编入
《错题集》。
“少讲、精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新课程改革、回归教育本质的趋势。
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锤炼自己的语言与课堂驾驭能力,循序渐进,不断反思,努力构建高效互动课堂,我想到那时,教学过程就是我们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而
思想品德教学也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王泽斌.把课堂还给学生[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2).作者简介:阳靖,男,1984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重庆市开县云枫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
14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