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地球的自转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第十八中学李临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自转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湘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对应课标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及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八中学李临春
【课程标准】本课要完成的课程标准是“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其中的一部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及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
【教材分析】在湘教版教材里,“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这一课程标准是分别在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进行阐述。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对地球运动有整体的理解,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及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作为
一课时来学习,把“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及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
”
作为另一课时学习。
这样既有利于对地球运动有一个整体理解,也有利于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的对比学习。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比较困难,因此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也存在困难。
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利用视频图片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演示、合作探究等活动促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思维过程构建地球自转运动与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知识联系。
【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演示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能够从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三个维度描述地球自转的特点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说出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及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看看这段视频能给同学们什么启播放视频《感觉地球在动吗?》
发?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感觉地球在动吗?
学生可能回答:没动或动
展示PPT“船向前运动,景向后运动”动画
启发提问:我们在地球上要观察什么才知道地球是运动的?学生可能回答:看地球以外的事物如太阳、星星、月亮等运动教师强调并板书: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运动自转公转(设计意图:以生活体验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思考和理
解;明确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突出本节课内容地球自转运动。
)
新课:
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提问:地球怎么转呢?
合作探究:四人一组,各自演示地球运动,互相观察对方的演示,看谁的演示是正确的,并完成大屏幕上的活动题。
学生演示:地球自转(出现不同的自转情况)
教师观察学生演示提问:两位同学的演示不一样,哪种演示正确?
展示PPT
1.同学们演示的地球自转有两种情况,
请间雁一种是正嘀的呢?
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什么?
明确:地球旋转中心是地轴。
启发:太阳东升西落告诉我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什么?
教师选出两位演示自转方向不同的同学提问:两种演示表示自转方向那种正确?
展示PPT
2 .同学们演示/.督乙
的期自转方f 餐
向有两种情况,J W 清醺-膜H 4,正确的呢?
明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展示PPT
从不同角颤察螃自醐方向,
窗口看到的是踹惴况吗?
学生边演示边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然后描述地球自转方向特征。
明确:用
地球仪演示,从侧面看,地球从左向右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转。
教师提问:如果考试时没有地球仪演示,你还有哪些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归纳:
方法1:只要任何一张纸,中间自西向东画一箭头,明确北半球和南半球,
然后把纸卷起,从不同角度观察,就可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了。
如图所示:
启发: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到第二次升起算一个周期学生思考回答:约1天(24小时)
南寺旅
1盛上空酬上空
方法2:伸出左手和右手,如图示,记住口诀“南(半球)左北(半球)右”
小结板书: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运动力向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约1天(24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将抽象的地球运动具体化,形象化;根据学生演示情况进 行点评探讨,进而推断出正确的结论,及时鼓励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探究-发现-归纳总结规律的学习过程,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落实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
) 承接:我们已经了解了自转运动的一些基本特征,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呢?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了解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一些与地球自转有关的地理现象。
(比如: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一天内影子长短变化……)
明确:现象1、昼夜交替 启发:自转产生太阳、星星、月亮东升西落的现象,因而出现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学生演示观察:利用地球仪和自制学具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划分说明南宁的昼 夜变化情况
明确:现象2、各地时间差异
启发: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造成各地时间差异,所以各地人们的作息时间也不展示PPT 现象1 提问:
现象2
现象3
学生演示观察:利用自制学具区时换算转盘演示北京和纽约的时间分别是几点。
(例如:已知北京东八区是11月9日9
点,通过演示转盘,可以读出纽约西五区是
11月8日20点)
明确:现象3、影子长短变化
学生演示观察:利用地球仪和橡皮泥小人演示一天影子长短变化
启发:太阳东升西落,还会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小结板书: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旋转中心地轴
运动力向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约1天(24小时)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各地时向差异
(设计意图:联系地理现象和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动手演示体验地球自转运动,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
总结: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产生了很多地理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很大,还有很多现象我们高中还会深入探究。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地球奥秘。
地球公转有什么特点,产生哪些现象?对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期待下节课同学们更精彩的表现!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核心知识,引导和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热
情)
课堂达标检测:
1、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因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交替B一天的气温变化C一天的影子方向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3、家在北京的贝贝想念在美国纽约进修的爸爸了,请问他应该在以下哪个时间段给爸爸打电话比较合适?()
A北京时间16点B北京时间3点C北京时间21点D北京时间9点4、前段时间,校长去了江苏上海一带考察回来告诉我们,哪里的上课时间和放学时间都比南宁早,你能用这节课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设计意图:了解学习效果,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新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局限,对各种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没有相关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它们。
所以教材中“地球的运动”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听课的很多老师反映平时这个内容很难上,或上的很枯燥,很抽象难懂。
但我上的这节课很有趣、很生动、很容易理解。
我设置一些演示探究活动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观察,让学生获
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并将感性知识上
升到理性知识,形成认识上质的飞跃。
注重启发学生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培养
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思维过程。
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有效的突破了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