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3、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4、“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7、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8、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 B.14 C.13 D.10
9、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
3
溶液中
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
4、AgNO
3
溶液中
D.将Fe、Ag分别加入CuSO
4
溶液中
1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
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
2℃降至t
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2、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
13、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
15、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
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
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16、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A.CO
2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8、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B.C.D.
1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20、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H
2O B.NaHCO
3
C.Ca(OH)
2
D.H
3
BO
3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请从①冰水混合物、②铜粉、③硫酸铜、④活性炭、⑤氧化铁、⑥硫磺、⑦稀盐酸、⑧澄清石灰水、⑨锰酸钾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元素____;②钠离子____;③氢氧根离子____;④二氧化氮___。

(2)用“”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___(填标号),
“”表示___(填标号)。

A H
2 B 2H
2
C 2H
D 1H
3、根据要求填空:①2H2 ②H2O ③Zn ④MgCl2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只表示微观含义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②中一个微粒所含质子数是________。

(4)写出④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序号)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_____(填序号)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_____(选填“a”或“b”)口进入F中。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
2难溶于饱和NaHCO
3
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应CO
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
2的方法中不可行
...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
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
3
溶液法(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共制取氢气________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七、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C
3、D
4、B
5、D
6、C
7、B
8、C
9、D
10、A
11、D
12、C
13、D
14、D
15、D
16、D
17、B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②④⑥⑦⑧①⑤
C B
2、O Na+ OH- NO
2
3、③① 10 Mg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酒精灯集气瓶 B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D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2、长颈漏斗 A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复分解反应 b
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2(2)9.8%
2、(1)无(2)75%
七、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