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总结(含解析)沪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单元总结思维导图
运动的世界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物体长度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
(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2)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4)会读:在读数时,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除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还要注上单位。

(2018。

海淀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答案】3.20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

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

20cm。

(2019.嘉峪关校级模拟)如图中的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cm
【答案】2。

70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4。

00对齐,右侧与6。

70cm 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 6.70cm-4.00cm= 2。

70cm。

故答案为: 2.70。

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应记录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测量值=准确值十估读值。

知识要点二:参照物的选取。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就可能不同,但是只要选择了参照物,且判断正确,不同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一般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

但必须明确,要先选定参照物,否则对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2019.s内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青山青山B。

竹排青山C。

竹排竹排 D.青山竹排
【答案】C
【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在运动,
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青山为参照物;“魏魏青山两岸走”,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青山是运动的,青山和竹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选择竹排为参照物;
由此可知,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是竹排,后一句的参照物是竹排,故C符合题意.故选: C.
(2019。

自贡)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

"..其中。

..响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山 C。

船 D。

岸边的树木【答案】C
A、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C符合题意;
D、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与岸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①要时刻把握参照物选取的原则
②会根据相关的情景判断,参照物一旦选取就认为它是假定静止的;
③注意不能选被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知识要点三 速度的有关计算
应用速度公式t s v =及其变形公式s=vt 、v
s =t 进行有关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s 、v 、t 三个物理量一定要相对应,切不可张冠李戴!
(2)三 个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例如:如果速度单位是m/s,则路程单位必须用m.时间单位必须用s:如果速度单位是km/h.则路程单位必项用km.时间单位必须用h.
(3)注意分析和挖据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物体做勾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过桥问题中路程等于桥长与车长之和等,
(4)注意用上标和下标区分不同物体的同一物理量。

(2018.绵阳期末)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共耗时30min,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5s 。

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析】(1)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 1=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h km h km t s v /100990011===,
(2) v 2=144km/h=40m/s
则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 2t 2=40m/sx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S 火车=S —S 桥=1000m —600m=400m 。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 ;(2)火车的长度是400m.
长400m 的火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要穿过一条长3200m 的隧道,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解析】解: v=20m/s=72km/h,
火车经过隧道走的路程:
s=L 车+ L 道=400m+3200m= 3600m=3。

6km, 根据t s v =可得,火车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h 05.0km/h 72km
6.3t ===v s
=3min
答:火车穿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3min 。

应用题计算时要合理利用公式,单位要统一,对于解题过程要适当加一些文字说明,对于结果要注明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