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测试题语文卷+解析(一)可打印成试卷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测试题语文卷+解析(一)可打印成试卷
过了几年,我再去老街,老街看上去更老了,冬材家的老木屋歪歪的,似乎有随时倒下来的危险。
我没有见到冬材娘,以为没人住。刚准备走开,听见吱呀一声,虚掩的门缝里探出脑壳,是冬材。他 的眼睛还是睁得老大,脸已消瘦得不像样子,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挂在木架子上,空空荡荡。冬材出不 来,门上是一把长长的链子锁。
冬材嗷嗷嗷嗷又高声大叫,老街出奇地静。抬头看天,老街的阳光是淡白淡白的,了无生气。 我问了一个老人,知道冬材娘过世了,只剩下冬材住在老街。起先,大家都劝冬材的兄姐接冬材 走,冬材死也不离开老街,不离开老屋,要在老屋等娘回来。冬材认定一个死理,娘走丢了,会回来娘不 会离开冬材的。 冬材有政府的低保,冬材的兄姐也不能让冬材饿死。他们轮流送饭,一人一月,一天两次。事多 了,事杂了,有时忘记了,一天一次,甚至两天一次。关在老屋里的冬材,吃喝拉撒都在屋里,他睡的 时候少,唯恐睡熟了,不能第一眼看见回来的娘。冬材终日把眼睛睁得老大。 有人看见冬材竟能穿针走线,照着娘在他衣服。上绣的字,绣得有模有样:老街 34 号冬材。令人 惊讶的是,“冬材”后面绣了老婆婆满是皱纹的脸。我想,冬材绣的是:老街 34 号冬材的娘。冬材 笃定,娘穿着他绣的衣服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冬材在去年最冷的冬天走了。 今年冬天又是特别冷,我陪娘在旺旺的火塘旁烤着火。娘和我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冬材。娘说,老 衡真老了。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今年的老街肯定最冷了。 (有刪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 A.开头写发生在诊所的事情,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用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现 冬材和他娘相依为命的生活状况。 B.小说中人物形象冬材患脑膜炎后遗症,智力上比不上一般人。作者通过对冬材的动作、语言和神 态的描写,表现他对母亲的爱,真挚动人。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使小说情境和情节显得更为真实,拉 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D.冬材娘担心冬材走丢了,就在他的衣服上绣了“老街 34 号冬材”。这看似淡淡的一笔,却为后面 冬材模仿他娘绣字作了铺垫,使情节高潮显得合乎情理。 8.小说结尾说“这年月,傻的不见得真傻,正常的也不见得正常”,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小说多次描写“冬天”这一- 自然环境,请从文中举出三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19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9分)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

风骨伟岸,目瞬如电。

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

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

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

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

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

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

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

” 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

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

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

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

”帝曰:“ 第优赏之。

”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

” 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撄桧怒。

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

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

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克思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

”这就是说,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

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物”,存在于自然之中。

作为一种自然存在,隶属自然的本性规定了人如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

这是人存在的客观方面、物质方面。

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作为一种自为存在,人的活动总是灌注着一种内在的渴望、憧憬,即要求在创造性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的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

这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

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共在、共存,人才能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

梁漱溟的“人禽之辨,前者形为心役,后者心为形役而已”的议题,同样也暗含着对人的两重性存在的肯定。

“形为心役”,一方面肯定了“心”这种精神内驱力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形”与“心”、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同生共存的。

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

但进一步看,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并非等量齐观。

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鏖.战/麇.集安抚./果脯.萎靡./奢靡.B.悖.逆/蓬勃.麦茬./检查.兴.奋/高兴.C.巨擘./玉璧.惆怅./倜傥.应.承/呼应.D.颦.蹙/濒.临嗔.怪/称.呼俭省./反省.2.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用词不当的一项城市管理涉及面广,从空中到地下,有些是宏大构建,比如摩天大楼,有些则具体而微....,比如地下管线。

事无巨细....才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可是,现实中,管得一塌....,应该管得滴水不漏糊涂或者监管真空..的情况占了不少。

A.具体而微 B.事无巨细 C.滴水不漏 D.真空3.指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美国新任国务卿就职后首次对民众公开演讲时,将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合并到一起,读成了“吉尔萨克斯坦”,令人贻笑大方。

B.什么是幸福?这个在田园农耕时代似乎很易寻得的答案,在当代繁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却显得日益模糊和多元。

C.嗜甜的饮食习惯会加速锌的流失,而锌就是怂恿味觉逃亡的主犯。

这样一来,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重口味日渐加剧。

D.与泰戈尔不同,鲁迅的散文诗中的哲理不是追求宗教式的光明、和谐,而是充满了对人生、对自我的无情的严酷的解剖,对人心黑暗的正视和孤独的战斗的坚持。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___,不会句句都用典故。

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

只要注明典故,___。

但是,李商隐的诗,___,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

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

他在诗中运用典故,___。

___,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

①诗意也就明白了②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③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④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⑤不过偶尔用一二处A.⑤①④③② B.③①②④⑤ C.③②④①⑤ D.⑤①②④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卷二语文试题(10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卷二语文试题(10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卷二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

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因此,针对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所存在的认识偏差,亟须在理论上对教育惩戒进行澄清,引导人们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教师的教育惩戒权逐渐理性回归。

对教育惩戒认识模糊是教育惩戒权难以回归的主要原因。

何谓教育惩戒?简而言之,惩即处罚,戒乃警戒。

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达到警示学生防止或戒除其不再发生不符合规范和规定的教育效果。

当前,部分社会公众对教育惩戒问题存在着不太合理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既然提倡教育民主就不应该再使用体罚、惩罚等手段教育和管理学生,认为凡是涉及对学生的惩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对和不可取的,强调应该用爱、温暖等方式来感化教育学生。

现实教育生活中,教育惩戒走向了两种极端——被教师滥用或弃用。

如果教育惩戒权被滥用,就会使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受到伤害,影响其成人成才;如果教师因忌惮种种责难而放弃了教育惩戒权,将会使学生错误或失当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有必要对容易混淆的惩戒、惩罚、体罚作一个厘清。

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惩戒侧重于“戒”,而惩罚侧重于“罚”,惩罚以罚为目的,它的教育意义要远远弱于教育惩戒。

体罚与惩罚相比,它是一种直接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惩罚方式,体罚是绝对应该遭到摒弃的。

只要对教育惩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出现对教育惩戒权的误解。

(高考语文模拟)陕西省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陕西省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接导致经学在二十世纪衰落的原因,应该是1912年以后经学这门学科的消亡。

学科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其应有的载体,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

尽管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学、哲学角度研究经学,但和以西医的方式研究中医一样,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晚清的摧枯拉朽式失败带来一种客观效应,似乎中国传统的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这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否定经学乃至文化传统的理由。

晚清道咸以后,清朝的社会政治系统已经开始发生崩解,以皇权及八旗、绿营兵为主体的政治架构已经不足以因应困局。

虽然由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理学士大夫组成的湘淮军系统暂时稳住了局面,所谓“同光中兴”,但在内对付太平军、捻军等似乎尚可,在外应对西洋文明却远远不够。

因此,经学研究必须要发生新变,这种新变不只是作为常道的经学的自我要求,同时也还是在为清代以来的历史补课。

近代以来,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工作,尽管他们的许多工作在经学内部也是极有争议的,但在主张有体有用、回归传统学术体系的意义上却是相通的,借用时下的学科分类体系,经学不仅涵盖人文学科,同时也包括杜会科学,两者相合,才是作为内圣外王形态的经学,才是未来新经学的应然形态。

经学应该取精用宏,广泛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发掘经典自身意蕴,形成能够为与目前人类文明对话奠定基础的新的经典诠释。

在这方面,无论晚周、汉唐、宋明还是清代,都产生了具有自己风格的重要经学著作,但能够代表中西会通时代的经学注疏,却仍然凤毛麟角。

中国经学学者应该自觉进行自身义理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其他文化的深入对话。

在这一方面,二十世纪留下了不少遗产,这就是新儒学的各种形态。

经学不能故步自封,应该重新回到世界之中。

经学要重新回复自身的社会实践性。

经学应该显示出其应对时代问题的能力,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供寻章摘句之用。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卷测试3+解析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卷测试3+解析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卷测试3+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80年代的民俗学研究,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立足事象本位,着眼于民俗事象的历时性钩沉,如民俗学的单本著作和丛书之名一般是以某种民俗事象为前缀、以“民俗(或风俗、习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则往往是“上下千百年,纵横千百里”;另一种是立足区域本位,着眼于某一政区范围内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著作之名则一般是以政区单元为前缀、以“民俗(或民俗志、民俗通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追求面面俱到、不避琐细。

细察之,上述成果基本上是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而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民俗的描述以粗线条勾勒为主,学术贡献有限,但如果将之置于当时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来理解,自会发现其价值所在。

始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来到田野现场,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民众的具体行为与口述表达,由此掀开了注重民众主体之文化活用的新篇章。

更可贵的是,伴随着研究方式的转变,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

特别是在刘铁梁大力推动的“走向村落”的研究范式中,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以“显微镜”式的方式观察民众日常生活,就更有利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理世界,理解民众的文化创造。

民俗学既然是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自然就应该关注民众个体的生活史、生命史以及精神世界,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

纵观21世纪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确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中有两个学术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对“家乡民俗学”的持续深化。

“家乡民俗学”似乎最早是由安德明提出的,并迅速得到了多位民俗学者的呼应。

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者以自家亲属为田野调查对象,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处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同身受,在细描基础上加以学术分析,兼具人文关怀色彩,引起学界广泛注意,刘铁梁称之为“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卷+解析

2019陕西省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卷+解析
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 落雪的人生。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 可以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 2013 年 3 月霍金获得“基础物理特别突破 奖”为止。
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 献,更是因为他是一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几 十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 生命力、不懈地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 不得不发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
(摘编自王俊宁《霍金自传与“他传”》 相关链接: ①霍金被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更被世人誉 为“宇宙之王”。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自己 被人们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他拥有与其 它人相同的洞,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 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 20 世纪 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D.中国笺纸作为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与其它国家的笺纸一样承载着人们 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笺纸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地位入手,引出论题,并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论证,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笺纸所带有的精神印 记。 D.文章联系现实,引出坚持传承难的问题开放式结尾,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笺纸只要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就会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B.染色、砑花等举措和雕版、饾版、拱花等形式说明笺纸的出现是印刷技术 使然。 C.笺纸因为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所以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 分。 D.随着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如何传承笺纸及其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卷文数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卷文数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卷文 科 数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1124xA x ⎧⎫⎪⎪⎛⎫=∈≤⎨⎬ ⎪⎝⎭⎪⎪⎩⎭N ,{}1,2,3,4B =,则AB =( ) A .{}1B .∅C .{}3,4D .{}2,3,42.已知命题2:03x p A xx ⎧-⎫=<⎨⎬-⎩⎭,命题(){}:lg 2,q B x y x a a ==-∈R .若命题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4a ≥B .4a ≤C .4a >D .4a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则2320x x -+≠”B .“2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若命题:P 存在0x ∈R ,使得2010x x -+<,则p ⌝:对任意x ∈R ,都有210x x -+≥ D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4.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 α⊥,m n ⊥,则n α∥B .若m α⊥,n β∥,且αβ∥,则m n ⊥C .若m α⊂,n α⊂,且m β∥,n β∥,则αβ∥D .若直线m ,n 与平面α所成角相等,则m n ∥5.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0240x y x y x y -+≥-≤+-≤⎧⎪⎨⎪⎩,若目标函数z ax y =+取得最大值时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B .2C .1-或2D .1或2-6.已知1sin cos 5αα+=,其中,ππ2α⎛⎫∈ ⎪⎝⎭,则tan2α=( ) A .247-B .43-C .724D .2477.将函数()2sin 2f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π02ϕϕ⎛⎫<<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方程()()124f x g x -=的根1x ,2x 满足12minπ6x x -=,则ϕ的值是( ) A .π4B .π6C .π3D .π28.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今有白米一百八十石,令三人从上及和减率分之,只云甲多丙米三十六石,问:各该若干?”其意思为:“今有白米一百八十石,甲、乙、丙三人来分,他们分得的白米数构成等差数列,只知道甲比丙多分三十六石,那么三人各分得多少白米?”请问:乙应该分得( )白米A .96石B .78石C .60石D .42石9.矩形ABCD 中,4AB =,3BC =,沿AC 将ABCD 矩形折起,使面BAC ⊥面DAC ,则四面体A 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125π6B .125π9C .125π12D .125π310.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里提到了七衡,即七个等距的同心圆.七衡的直径和周长都是等差数列,最里面的一圆叫内一衡,外面的圆依次叫次二衡,次三衡,⋯.设内一衡直径为1a ,衡间距为2d,则次二衡直径为21a a d =+,次三衡直径为12a d +,⋯,执行如下程序框图,则输出的i T 中最大的一个数为( )A .1TB .2TC .3TD .4T11.已知圆1C ,2C ,3C 是同心圆,半径依次为1,2,3,过圆1C 上点M 作1C 的切线交圆2C 于A ,B 两点,P 为圆3C 上任一点,则PA PB ⋅的取值范围为( )A .[]8,4--B .[]0,12C .[]1,13D .[]4,161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如图所示,则方程()()()2560f x f x -+=的所有根之和为( )A .8B .6C .4D .2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02πα<<,点ππ1tan ,1tan 1212P ⎛⎫-+ ⎪⎝⎭是角α终边上一点,则α的值是___________.14.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得到5组数据:()11,x y ,()22,x y ,()33,x y ,()44,x y ,()55,x y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知12345150x x x x x ++++=,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0.6759ˆ 4.y x =+,则12345y y y y y ++++=______.1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a =,0n a ≠,131n n n S a a +=+,则2019a =_____.16.已知函数()221,020,x x x x f x x ⎧--+<⎪=⎨≥⎪⎩,方程()0f x a -=有三个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 若10a =,角B 是最小的内角,且34sin 3cos c a B b A =+. (1)求sin B 的值;(2)若ABC △的面积为42,求b 的值.。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一、(15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炽.(zhì)热粗犷.(guǎng)歼.(jiān)灭相形见绌.(chù)B.熨.(yù)帖款识.(zhì)谙.(ān)熟力能扛.(gāng)鼎C.禅.(shàn)让着.(zháo)陆胚.(pēi)胎恪守不渝.(yú)D.佣.(yōng)金赧.(nǎn)颜恫.(dòng)吓锲.(qì)而不舍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杆抱歉拉拉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编纂桌纬水龙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匡扶安详雷震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翱翔发轫天然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十几年前,人们对韩国文化还仅仅停留在对泡菜的了解。

而现在,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中国观众痴迷,一首《江南Style》让全球乐界追捧,一辆现代汽车让世界车坛青睐,一部三星手机让科技大佬美国苹果甘拜下风。

能让全球消费者趋之若鹜,当然少不了奇思妙想、精益求精乃至吹毛求疵的品牌工程师、设计师,同样离不开整个国家对创新环境的建设。

A.痴迷B.甘拜下风C.趋之若鹜D.乃至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强国之梦。

中国梦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

B.如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为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这极大考验着改革设计者的思维和理念、勇气和智慧。

C.经济学上有个理论叫“帕累托改进”,它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大意是指在不损害所有人利益的前提下,使一部分人的状况得到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年高三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克思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

”这就是说,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

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物”,存在于自然之中。

作为一种自然存在,隶属自然的本性规定了人如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

这是人存在的客观方面、物质方面。

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作为一种自为存在,人的活动总是灌注着一种内在的渴望、憧憬,即要求在创造性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的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

这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

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共在、共存,人才能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

梁漱溟的“人禽之辨,前者形为心役,后者心为形役而已”的议题,同样也暗含着对人的两重性存在的肯定。

“形为心役”,一方面肯定了“心”这种精神内驱力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形”与“心”、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同生共存的。

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

但进一步看,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并非等量齐观。

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在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人之为人的独特性。

赫舍尔直言:“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

意义的向度是人所固有的。

”面对现代人的沉溺于物欲,皮兰德洛的“我为什么不是我自己?”以反问句式和更强烈的指向,说明了精神生命、意义生命是人的生命的重要内容。

诸多论述共同表明,能将人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的,不是人的存在的客观方面、物质方面,而是人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其中,对意义的追问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独有的内容。

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最高意义上的精神权威,是人独有的最高之境,也是人的本性的重要方面。

它使人立于自然而又能超越自然,受制于肉体生命而又能超越肉体生命的局限,成为一种超越之物,一种“超自然的自然体”“超生命的生命体”。

总之,人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存在,而是具有精神意味、意义向往的物质存在和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存在。

(摘编自李丽《文化困境及其超越》,人民出版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认为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文中对此的表述为自然存在和自为存在。

B.为了能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人类不得不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

C.人的两重生命存在同生共存,但就对人的意义而言,精神存在显得更重要。

D.是否存在对意义的追问、对真善美的向往,是区分人类与一般动物的关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引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为文章观点的具体阐述提供了理论依据。

B.梁漱溟的话,与马克思论述的重点和角度不同,但也认可人的两重性存在。

C.赫舍尔和皮兰德洛的话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意义生命对人的重要性。

D.文章第三自然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简明扼要地申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要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需先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然后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

B.相较于创造自身的人生价值,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追求显得低级而缺乏意义。

C.动物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状态缺乏清醒的认识,更不会思考何为有意义的生活。

D.人是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使人立于并超越自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 -在西安,长安通卡可以实现一张卡既能乘坐公交地铁,还能租赁公共自行车甚至购物支付的功能。

为了省去患者跑上跑下还要多次排队交费的麻烦,西安多家医院也推出了类似的就诊卡服务,一张卡集合了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

虽说在一家医院是方便了,可要是换家医院,又得重新办卡,仍是异地就医。

同在一个城市中,如果这些卡能“合多为一”,一张卡能在多间医院使用,应该能给患者省去不少麻烦。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记者了解到,2014年4月,西安建成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但是目前,较为方便快捷的“一卡通”只能在西安市内5家医院通用。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信息中心负责人张杨说,在西安市,除去民营医院,西安市的公立医院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西安市市属医院,二是部队医院,三是各大院校附属医院,四是省属医院。

在不同系统和不同管理部门中通用一张卡,难度不小。

不过张扬介绍说,西安市卫计主管部门也在不断改进,在西安市辖区内的医院推行一卡通的工作也在完善中。

(摘编自刘君鹏《一卡就医难一地仍异地,西安百姓望“院”兴叹》)材料二: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材料三:目前,随着2017年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的实施,以及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患者异地就医住院报销日益便利。

不过,国务院督查组近期在多地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给患者报销带来不便。

天津市人社局医保制度处处长蔡若著坦言,尽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成效初显,但也存在一些痛点和堵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目前,各省市负责异地联网结算的管理部门各不相同,在职能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异地间工作沟通较为困难。

同时,各省市资金清算在31个统筹区进行,每个月工作量较大,且存在资金核算管理风险。

督查组在调查走访中还发现,由于对医保异地结算等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仍有大部分基层镇村新农合参保人员不了解异地就医和结算手续。

(摘编自张斌、方问禹、张华迎《医保异地结算堵在哪里?痛在何处?——国务院督查组走访直击》,新华社2018年9月3日)材料四:东莞市2017年6月成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东莞市社保局加强就医指引,通过“一网两微”平台发布便民信息,公布市内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院,并提供定位服务;在社保经办大厅和定点医院张贴跨省异地就医流程图,安排社工提供政策咨询,引导参保人就医;在定点医院开设跨省异地就医窗口,全年无假日为异地患者办理联网入院和出院结算手续。

东莞市还率先对“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作出探索,参保人到省内联网医院办理住院就医登记后,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审核后即可在就医地直接结算,实现待遇结算实时高效。

72岁的退休人员罗象新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她在东莞工厂工作并参加社保,退休后返回四川成都老家生活。

今年3月她在成都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就是用东莞社保卡进行刷卡就医的。

“在华西医院治疗产生的费用,可以用东莞社保卡当场办理报销,像刷银行卡一样方便。

”罗象新在电话中不住地点赞东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民性。

(摘编自郭文君《东莞全市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跨省结算系统》,《南方日报》2018年l1月13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安居民医疗“一卡通”具备挂号、就诊交费等功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其使用尚未覆盖全市所有医院,距离市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B.2013-2017年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其中2013-2016年,增长平稳,2017年参保人数增长迅猛,这应该与相关医保政策的推进有关系。

C.为全面了解全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推进情况,国务院开展了相关督查,通过督查发现并解决了部分地区在推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D.在东莞市参保的外来务工人员,退休后即使不在东莞居住,只要完成相关的登记及审核手续,出院结算时也能在异地医疗机构直接办理医保报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A.西安市卫计部门对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思考,并已着手解决问题。

B.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多,2017年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1亿,如此庞大的参保人数,无疑对各省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

C.近年,我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医保异地结算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导致的。

D.东莞市将全市所有医保定点机构同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在“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工作上取得较大成效,为群众就医提供了便利。

6.关于异地就医,我国目前依然存在哪些问题?为解决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政府还需要做哪些努力?(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后的爆米花乔叶看到那个老头把摊子扎在了自己的窗口边,老常就把眉头拧成了刺。

在老常眼里,他这个窗口是自家连接外界的一个黄金通道。

现在,这个脏兮兮的老头把摊子扎在自己的黄金通道边儿,明摆着会妨碍到自己的生意。

不过老常没有即时发言。

说到底这个巷子口又不是他的地。

他得看看情况再定。

退休了之后,老常就在小卧室的左墙上安了塑钢推拉玻璃窗,开了一个小卖部。

卖的无非是油盐酱醋、香烟糖果,再装部公用电话。

原想打发日子,没想到一日里居然能宽宽松松地赚个二三十块,很可观。

老头把三轮车上的东西一一取下,放在了老常的眼皮底下,几样东西初看起来都是有些怪异的,不过老常对它们的用处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那都是爆米花的器具。

老头在墙上敲了个打子,把一张纸片挂在了墙上。

爆玉米花每锅需用两斤半玉米,工价三元。

做大米糕每锅需用两斤半大米、一斤半白糖、半斤油,工价六元。

老常敲了敲窗户,冲老头招了招手。

老头慢悠悠地走过来。

老常问他:“谁让你在这里摆摊儿的?有没有跟居委会说?有没有跟城管上说?有没有跟工商上说?有没有跟税务上说?”似乎他是居委会、城管、工商和税务的代言人。

老头一个字都没咬声,等老常通通说完了,他从口袋里摸出十块钱,打窗户递了进去。

老常咽了一口唾沫,接了钱道:“要什么?”“你多照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