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省优质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者怎样看待着两种理论?找 出依据。你的看法又是什么。
•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 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学者们研究了拉顿 地区的岩层。 • 证据二: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 的地方;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 石英;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
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好不好? 为什么? •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 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 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 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 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不好,因为该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 挈领的作用。
• 3.即非常纯的沙子。 • •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 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 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 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 沙子都含有杂质。
•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 把它恢复到原始碳,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 • 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 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 可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 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 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 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探恐龙灭亡之迷
?
被压扁的沙子 自读课文,理解文章
• 1、对于6 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 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 据是什么? • 2、作者怎样看待着两种理论?找出依据。 你的看法又是什么。 •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 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好不 好?为什么?
恐 龙 无 处 不 在
被压扁的沙子
导入语
•
在距今约2.3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地 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 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体表面覆 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整个地 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 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 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 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三 角 龙
古 盗 龙
鸭嘴龙
鹦鹉嘴龙
双 冠 龙
霸 王 龙
霸王龙
梁 龙
异齿龙
阿西莫夫(1920—1992), 美国科幻、科普作家,18岁 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 小说《偷乘飞船的人》。一 生著作惊人。写了至少400本 书,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 小说界的泰斗。 现有:“基地系列” “机器人系列” “银河帝国系列”
•
不是。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 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 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 请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作者是如 何得出板块构造的?采用了什么说明 顺序?(课后练习二)
欧洲.亚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印度
南极洲.澳大利亚
• 请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得出板块构 造的?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课后练习二) • 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可恐龙并不适 应南极的寒冷气候。 • 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 的合与分——所以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 恐龙而去。 • 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 构造理论”的强有力的证据。 • 作者采用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使得文 章在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 系在逻辑上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 性。
• 二、 •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 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 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 •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的真实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 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
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 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 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 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 意义。
主题思想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 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 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 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 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 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 一、两篇短文都提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 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不同。试 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
说明角度:两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 第一篇谈到“恐龙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 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而第二篇用“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 灭绝的原因是撞击。”恐龙灭绝成为了探 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论据。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二、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 •• 一、两篇短文都提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 的补充说明文字。 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不同。试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 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 么天衣无缝。”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 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 把它恢复到原始碳,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读准字音
há i 遗骸(
) 褶( zhě )皱 两栖(qī 天衣无缝( )
fè ng)
鸟臀(tún )目 追溯(sù ) 金属铱(yī )
恐龙无处不在
默读课文,理解文章
•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 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 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 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