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课时作业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玉醅.
(pēi) 筵.席(yán) 玉骢.
(chōnɡ) 金钏.(chuàn) B .拾芥.
(jiè) 凄.迷(qī) 揾.
泪(wèn) 谂.知(shěn) C .泠.
泠(lín ɡ) 绣衾.(qīn) 续赓.
(ɡēnɡ) 长吁.短叹(yù) D .荫.
庇(yìn) 闷.杀人(mēn) 挣.揣(zhèn ɡ) 恓.
恓惶惶(xī) 【解析】 A 项,“骢”应读cōn ɡ;C 项,“吁”应读xū;D 项,“闷”应读mèn 。
【答案】 B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 ①怨归去得疾.(病)②恨不倩.
(请,央求)疏林挂住斜晖 B.⎩⎨⎧ ①推.(假装)整素罗衣②我谂.
(深)知这几日相思滋味 C.⎩⎨⎧ ①但.(但是)得一个并头莲②我见他阁.
(噙着)泪汪汪不敢垂 D.⎩⎨⎧
①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难道不想,何尝不想)吃②辆.
(车辆)起车儿,俺先回去 【解析】 A 项,“疾”,快;C 项,“但”,只;D 项,“辆”,驾好,套好。
【答案】 B
3.下列各句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奈时间怎不悲啼
B.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C.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D.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解析】A项,“时间”的古义为“眼下,眼前”,今义为“具体的分、小时、天或年等”。
B项,“挣揣”的古义为“争取、博取”,今义为“挣扎”。
D项,“挟持”的古义为“留意”,今义为“帮助、支撑照料”。
【答案】 C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②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③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④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A.排比对偶比喻比喻
B.排比比喻对偶比喻
C.排比拟人引用拟人
D.比喻对偶引用拟人
【解析】①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酒”与“食”比作“土”和“泥”;③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荒村”对“野店”,“雨露”对“风霜”,“宜眠早”对“要起迟”,对仗工整;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醅”比作“水”与“泪”。
【答案】 B
5.填充下列横线上空缺的名言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答案】(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2)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3)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二、课内阅读
阅读【滚绣球】【耍孩儿】【二煞】三支曲子,完成6~9题。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6.[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题(1)]“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子全是景物描写,所以在回答时注意联系上下文把握主人公的感情,即把握住离别这一主题来回答问题。
【答案】本句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在莺莺的眼中,周围的景物都成为抒发心中离愁的对象,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让它系住情人的马,看到疏朗的树林就想让它挂住渐逝的斜阳,让时光永驻。
这一奇特的想像表现出她和张生的相依难舍之情。
7.“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金圣叹赞这两句是真正妙文,你感觉是这样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妙在看似写马和车,实则是突出张生和莺莺此时的心情,答题时要注意从这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是这样。
张生在马上盼马儿慢行,因为后面有莺莺;莺莺在车上盼车儿快走,因为前面有张生。
一慢一快,紧相追随,两人都希望马停车偎,比肩并坐,能有更多的时间呆在一起。
这两句是景,既刻画出莺莺苦恼、聪明憨痴的生动形象,又巧妙地抒发了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真可谓是情景交融,细致入微。
8.怎样理解人物“且尽生前酒一杯”的劝慰与“未饮心先醉”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前一杯酒”体现出莺莺对张生的关注和宽慰,而“未饮心先醉”则还是体现出内心的凄凉,通过对比写出了不忍离别的心理。
【答案】由强作乐观又无可奈何的宽慰“劝饮”到泪眼送别、心悲如醉的“不能饮”,感情上完成一个突变,由一刹那的宽慰对方,转向痛不欲生的悲哀,通过反差营造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9.【二煞】一曲描绘了莺莺离别之时怎样的心理活动?为什么有这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此曲中,莺莺离别之时主要的心理活动是“怕”,怕张生“停妻再娶妻”,怕张生“金榜无名誓不归”。
(2)莺莺的担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莺莺的倔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的女性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女性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
三、课外阅读
阅读《西厢记·惊梦》片段,完成10~13题。
惊梦
(末睡科)(旦上,云)长亭畔别了张生,好生放不下。
老夫人和梅香都睡了,
我私奔出城,赶上和他同去。
(旦云)在这个店里,不免敲门,(末云)谁敲门哩?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我且开门看咱,这早晚是谁?
【庆宣和】是人呵忙分说,是鬼呵合速灭。
(旦云)是我。
老夫人睡了。
想你去了呵,几时再得见,特来和你同去。
(末唱)听说罢将香罗袖儿拽,却原来是姐姐。
难得小姐的心勤!
【乔牌儿】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
(旦云)我为足下呵,顾不得迢递。
(旦唧唧了)(末唱)
【甜水令】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独自跋涉。
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决。
虽是一时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
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外净一行卒子上叫云)恰才见一女子渡河,不知哪里去了?打起火把者,分明见她走在这店中去也。
将出来!将出来!(旦云)你自后,我自开门对他说。
【水仙子】硬围着普救寺下锹镬,强挡住咽喉仗剑钺。
贼心肠馋眼恼天生得劣。
(卒子云)你是谁家女子,夤夜渡河?(旦唱)休言语,靠后些!杜将军你知道他是英杰,觑不觑着你为了醢酱,指一指教你化作膋血。
骑着白马来也。
(卒子抢旦)(末惊觉云)呀,原来却是梦里。
且见门儿推开看。
只见一天露气,满地霜华,晓星初上残月犹明。
“无端燕雀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
【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
疏喇喇林梢落叶风,昏
惨惨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絮叨叨促织无休歌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
痛煞煞伤别,急剪剪好梦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
(仆云)天明也。
咱早行一程,前面打火去。
(末云)店小二哥,还你房钱,鞴了马者。
10.“是人呵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合速灭”的意思是:_________。
【解析】“合速灭”的意思是“快点消失”,写出了莺莺和张生离别后内心的苦闷之情。
【答案】应该快点消失。
11“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一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一句注意把握关键的词语,未写莺莺,只写了与莺莺有关的事物,实则体现出张生对莺莺的关心之情。
【答案】以张生之口说出莺莺夜行的艰辛,突出张生对莺莺的怜惜之情。
12.王实甫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使自己的戏剧语言具有诗情画意之美,同时活用俚语,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这折戏,分析作者的语言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语言技巧应该主要从修辞、句式、意境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答案】王实甫的语言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善用对偶、排比等修辞,将普通的口语化俗为雅,令人似入胜景,美不胜收。
比如“想人生最苦离别,可怜见千里关山”运用了对偶,写出自己与莺莺离别后,独自跋涉关山孤单凄苦。
“是人呵忙快分说,是鬼呵合速灭”化俗为雅,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2)善于运用叠词,增加语言的韵律感。
如“颤巍巍”“虚飘飘”“絮叨叨”,既细
腻地描摹了人物的心情,又突出了语言的韵律美。
(3)情景交融,曲词充满诗情画意。
比如【雁儿落】一曲,通过细腻的夜景描写,表现了张生梦醒之后,再难入眠的心情。
13.《长亭送别》中,莺莺送别张生时,因有老夫人在场,感情表达委婉含蓄,不敢过多直白表露。
张生更只是“金榜无名誓不归”。
在这一折中,两人的性格有无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既要理解本文的事件发生的环境还要联系课本中送别的场景,因老夫人的在场与否对张生和莺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答案】有变化。
这一折,人物的性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折戏中,莺莺热情勇敢地私奔来和
张生约会,一反《长亭送别》时的“担心”“幽怨”“期盼”,梦中的莺莺比白日相府的莺莺更热情,更具有反叛精神。
张生在《长亭送别》时,表现出志得意满以及对功名的执著追求。
在这一折戏中,却表现出“想人生最苦离别”“似这般割肚牵肠”的愁绪,吐露出“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爱情真言。
刻画出张生多情的性格。
四、语言表达
14.假设第二年春天,张生高中状元归来,莺莺到郊外相迎。
这个时候,莺莺眼中会看到哪些景物呢?还是“西风紧,北雁南飞”吗?请根据相关意象填写空白处。
【端正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来谁奏春归曲?应是团圆泪。
【解析】在《迎归》中,天朗气清的春天,整体氛围应是喜悦快乐高兴的。
结合课本上形式的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碧云天红花地东风煦双燕欢飞
15.请根据文意把【端正好】一曲改写成一首现代诗,要有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改写成现代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它要求必须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再结合自己平时训练而成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己的创新,改成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现代语言、现代情景,所以改写从某个角度说比自己独立创作更难,更需要创新能力。
在具体改写时,可以对原曲大胆取舍,只要符合原曲的情感,有原曲所选景物即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运用诗歌写作技巧,再造语言,创设诗歌意境。
【答案】(示例)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