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卷面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考查(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君子生非异也
C 赢粮而景从
D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3.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秦时明月汉时关
B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
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
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注]:釐:胙肉,祭过神的宝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擅:独揽
B. 贾生数上疏……可稍.削之。
稍:逐渐
C. 孝文帝说.之,超迁说:劝说
D. 乃征.为廷尉征:征召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③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④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⑤乃以贾生为长沙生太傅
⑥为赋以吊屈原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
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嫉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8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登高》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
9.后世评论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
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4分)
(三)诗句默写(12分)
10.课内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秋兴八首》(其一)中近写秋露摧伤枫林,远写巫山、巫峡幽深肃杀气象的两句诗是:,。
(2)《荀子·劝学》一文用“,”强调“学”比“思”更重要。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神话表现秦蜀道开成的名句是“,”。
(4)《琵琶行》的“,”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5)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揭露士大夫耻于相师的原因的名句是“,”。
(6)《马嵬》一诗中讽刺玄宗无力保护自己的贵妃,反而连平常人家的幸福也没有的两句诗是“,”。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题
善亦有道
光绪某年,黄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
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
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
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
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
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
很快,达家放出话来:“领粥时,必须说‘达老爷真慷慨,达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达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
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
地排起了长队。
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达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
“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
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达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
灾民们感谢达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
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达老爷子做了件蠢事。
达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达家做一天活。
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达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达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向达老爷子讨说法,达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
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
”达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
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长丰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长丰镇又恢复了原样。
但是,达爷子的名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人们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一年达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
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
“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欺,所以我恨透了讨饭。
”达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
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长丰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
达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达家孩子不孝,但达家人不在意。
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4期,有删节)
11.请分析小说中达老爷子这一形象的特点。
(5分)
12.小说中的“小儿子”出现了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
(5分)
13.小说结尾处达老爷子临终的那番话启人深思。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7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B. 老教授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在课堂上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甚至中外文自如切换,很是自我陶醉,
但学生却经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
C. 技术来自于苦练,熟能生巧,任何工作要想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
....的境界,除了天长日久的刻苦练习和用心摸索,没有其它任何捷径。
D.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过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道路,师心自用
....,不断学习借鉴别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才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迎接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捐书倡议,短短几天,校图书馆就收到了许多师生赠送的图书,工作人员既高兴又忙碌。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实践证明,只有欢迎提意见、敢于听意见,让群众来评头论足,才能听到真心话、找到真问题,达到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D. 居民楼上建造的别墅显然属于违章建筑,身为大学教授的张必清此举不仅为整栋楼的安全埋下了隐
患,更置自己于危险境地,危害了公共利益,害人害己。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跑酷是一项街头疾走极限运动,,跑酷会让人明白怎么克服自己的恐惧以及如何加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①有人认为它是一门艺术
②它不只对身体有利,对思想来说也同样重要
③有人认为它类似于自由奔跑
④热衷于此的人则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⑤寻些出其不意的动作绝对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⑥用实用的速度配合猿猴一样的灵活动作
A.③⑥①⑤④②
B.②③⑤①⑥④
C.①④⑥③⑤②
D.④②①⑥③⑤
17.10月4日是世界爱护动物日,请同学们拟写两条“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词。
(每条3分共6分)
要求:①让人印象深刻;②新颖别致;③简洁明了。
答:。
四、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阿里巴巴的业务从电商逐渐扩展到金融、数据、物流、娱乐等多方面,涉及的领域大大超越此前。
这时,外界的“不适应”感也随之增强。
对此,马云在微博中撰文提醒阿里员工,当别人还没有适应阿里的快速成长的时候,阿里人必须先要学会适应别的不适应。
要求:选择适当的角度构思立意,不限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说:喜欢,高兴。
5.A⑤是说贾谊因被诋毁而受贬;
⑥是说贾谊心生悲伤。
6.B“奉命制定”错: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
7.(1)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5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减他们的势力。
(5分)备注:注意“所”字结构的翻译和重点字词的翻译,如“对”是“应答”之意,“或”是“有的”。
8.有作客思乡的情思;有天涯孤独的怅惘;有悲秋苦病的愁苦;有人在暮年的感慨;有无力报国的苦闷。
(能答出其中4个采分点既可得满分4分。
)
9.此二句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万里,地之远;秋,时之凄惨;作客,羁旅愁情;常作客,久旅他乡;百年,年老迟暮;多病,衰疾缠身;台,高迥处;独登,无亲朋。
这些正是诗人晚年处境的真实反映,是诗人一生悲苦的生动写照。
(满分4分:能答出其中的任意4点既可。
)
10.(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1.①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②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③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
(满分5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3点得5分。
)
12.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
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儿子是陪衬人物,更好地衬托了达老爷子的形象;②在结构方面,使情节掀起了小小的波澜,避免了情节的单一;③在内容方面,作者通过“小儿子”的言行传达了一种善的理念,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满分5分,五个采分点每点1分)
13.本题考查探究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达老爷子的话,并从中提炼出具体观点,再围绕观点展开阐述。
阐述时,要注
意既需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还要联系现实存在的问题,以突出作品和人物的现实意义。
参考示例说见教师版同步练习册194页。
14.C(解析:A项的“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像鱼鳞和梳子那样密密地排列着。
见教师用书同步练习册第1页第5题。
B项“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而导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是贬义词,此处与语境不合。
D项“师心自用”意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此外也不合语境。
BD项均见教师用书同步练习册第5页。
)
15.B(解析:A项表意不明,“许多”有歧义,既可能修饰“师生”,也可能修饰“图书”。
见教师用书第21页第3题。
C项成分残缺。
“达到”缺少宾语中心语“的效果”见教师用书21页第3题。
D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置自己于危险境地,更为整栋楼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见教师用书第5页第3题。
)
16.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答题时须注意分析六句话的意思和与前后文的关系等。
六句话中的③⑥、①⑤联系紧密,而②与下文联系最紧密,所以选A。
见教师用书第85页第4题。
17.参考示例:①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②动物和人类共有一个家。
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④尊重每一个生命,呵护每一个生灵。
(满分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以上只是参考示例,不能作为评分标准。
)
18.作文写作提示:
事物的迅速发展,总是伴随着一个个问题和外界的质疑的。
本道作文题选择的现实材料,可让考生对时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阿里巴巴的迅速发展,确实让很多人都感觉不适应。
这也给公司员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时,作为公司的负责人,马云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提醒员工“学会适应别人的不适应”。
而这也正是材料的核心。
别人的不适应,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表现。
适应别人的不适应,是对别人的宽容和理解,是站得高看得远的一种表现。
从这一角度出发,就可以选取“学会适应”“接受考验”“思想的高度”等写作方向。
详见教师用书同步练习册第196页,有例文。
作文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