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篇)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句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下列词语中,和“惊愕”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惊呆B.惊讶C.好奇D.惊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晴天水光
B.次句描写西湖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雨后山色
C.后二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西湖婀娜多姿的神韵
D.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不同天气下的相同风姿的热爱与赞美。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

()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A.这句话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鸟极其多,整个岛都被鸟占据着。

B.这句话是用比喻的手法形容鸟极其多,整个岛都被鸟占据着。

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判断对错)6.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判断对错)7.巧妙连一连。

茂密的树林
美丽的贝壳
丰富的物产
庞大的海龟
绽开的花朵
英雄的儿女
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
(1)你轻轻咬开它,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

(2)我这才知道,杨梅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

(3)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4)它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

9.课文理解。

望天门山
[唐]李白
,。

,。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描绘了波澜壮阔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3)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诗句是,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诗句是。

10.主题链接
(1)有的人去景区,常常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

请说说你见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针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写一句广告语提醒大家注意。

(2)“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这段话写出了鱼的样子,你能仿照上文,用“有的……有的……有的……”介绍一种事物吗?
(基础篇)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句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解答】考查了诗歌的意境鉴赏,结合内容理解。

根据内容可知,A、B、C都是描写秋天景色。

D“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写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间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可知,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和“惊愕”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A.惊呆B.惊讶C.好奇D.惊奇
【解答】惊愕:形容因吃惊而发愣,震惊的样子。

A.惊呆:因忽然出现或来临而发呆。

B.惊讶:感到很惊奇,诧异。

C.好奇:对自己陌生的东西感到新奇。

D.惊奇:很惊讶,很奇怪。

A、C和D意思不想近,B意思相近。

故选:B。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晴天水光
B.次句描写西湖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雨后山色
C.后二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西湖婀娜多姿的神韵
D.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不同天气下的相同风姿的热爱与赞美。

【解答】D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

()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A.这句话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鸟极其多,整个岛都被鸟占据着。

B.这句话是用比喻的手法形容鸟极其多,整个岛都被鸟占据着。

【解答】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中、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

课文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的物产。

文中句子“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鸟极其多,整个岛都被鸟占据着。

故选:A。

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判断对错)【解答】出自唐朝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句中把“洞庭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是比喻句。

故答案为:√
6.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判断对错)【解答】比喻就是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句中没有喻体,故不是比喻句。

故答案为:×
7.巧妙连一连。

茂密的树林
美丽的贝壳
丰富的物产
庞大的海龟
绽开的花朵
英雄的儿女
【解答】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茂密的树林”。

故答案为:
茂密的——树林
美丽的——贝壳
庞大的——海龟
丰富的——物产
绽开的——花朵
英雄的——儿女
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
(1)只要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

(2)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但是酸味还是有的。

(3)因为它太甜,所以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4)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

【解答】(1)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应该用“只要……就……”相连。

(2)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应该用“虽然……但是……”相连。

(3)两个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相连。

(4)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不是……而是……”相连。

故答案为:
(1)只要……就……;
(2)虽然……但是……;
(3)因为……所以……;
(4)不是……而是……。

9.课文理解。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描绘了长江波澜壮阔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喜爱之情。

(3)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诗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诗句
是两岸青山相对出。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背诵默写。

全诗的内容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本诗中,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诗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诗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

故答案为: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唐李白长江祖国大好山河;
(3)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

10.主题链接
(1)有的人去景区,常常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

请说说你见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针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写一句广告语提醒大家注意。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有的全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这段话写出了鱼的样子,你能仿照上文,用“有的……有的……有的……”介绍一种事物吗?
天上的云儿真美啊!有的似奔驰着的骏马,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兔子,还有的如顽皮好动的小狗……真是姿态各异、形态万千!
【解答】(1)结合所给材料进行拟写,注意体现“保护环境”这一主题。

(2)所给例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仿写时注意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故答案为: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天上的云儿真美啊!有的似奔驰着的骏马,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兔子,还有的如顽皮好动的小狗……真是姿态各异、形态万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