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情信息基点调度月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情信息基点县调度月历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二○○八年八月
目录
一、数据信息调度月历
二、数据信息报表
三、数据报表填报说明
一、数据信息调度月历
表号表名上报时间
农情基点01基点县基本情况表2月28日农情基点02农情信息员情况表2月28日农情基点03上年农业生产情况表2月28日农情基点04全年农作物种植意向表2月28日农情基点05春耕农资供需调查表2月28日农情基点06春耕农资投入调查表5月30日农情基点07农作物因气象灾害受灾情况表每月15日和30日农情基点08农作物因气象灾害损失情况表6月15日、10月15日
农情基点09水稻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早稻5月20日中稻(一季稻)6月20日双季晚稻8月20日
农情基点10水稻长势调查表
早稻4月上旬—6月下旬中稻(一季稻)5月中旬—8月下旬双季晚稻8月上旬—10月上旬
每月10日、20日、30日
农情基点11水稻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早稻7月10日中稻(一季稻)9月10日双季晚稻10月20日
表号表名上报时间
农情基点12冬小麦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12月20日农情基点13冬小麦长势调查表
11月20日、30日,12月10日
翌年3月10日、20日农情基点14冬小麦产量和收益预计表5月20日农情基点15玉米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春玉米5月20日,夏玉米6月30日农情基点16玉米长势调查表
3月20日—7月底
每月10日、20日、30日农情基点17玉米产量和收益预计表9月10日农情基点18大豆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春大豆:5月30日
夏大豆:6月30日
农情基点19大豆长势调查表
5月30日至8月底每月10日、20日、30日
农情基点20大豆产量和收益预计表9月20日农情基点21棉花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春棉6月10日,夏棉6月30日农情基点22棉花长势调查表
4月下旬至7月底
每月10日、20日、30日农情基点23棉花产量和收益预计表9月10日、12月10日农情基点24油菜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春油菜5月10日,冬油菜11月30日
农情基点25油菜长势调查表
春油菜 5月下旬—8月下旬冬油菜 11月中旬—翌年2月底每月10日、20日、30日
表号表名上报时间
春油菜8月30日农情基点26油菜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冬油菜翌年5月10日农情基点27甘蔗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5月10日农情基点28甘蔗长势调查表5月25日农情基点29甘蔗产量和收益预计表10月30日,翌年5月30日
二、数据信息报表
(一)综合项
基点县基本情况表
表号:农情基点01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2月28日
农情信息员情况表
表号:农情基点02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2月28日
上年农业生产情况表
表号:农情基点03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先填报2003-2007年的数据,而后每年填报上年的数据。
2003年前的历史数据逐步填报。
从第二年起,涂色的部分不需填写,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下同。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2月28日
全年农作物种植意向表
表号:农情基点04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单位:万亩
每村20个农户进行访问调查,最后预计全县面积。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2月28日
春耕农资供需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05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2月28日
春耕农资投入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06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5月30日
农作物因气象灾害受灾情况表
表号:农情基点07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1.作物栏填写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2.干旱栏的数据为填报当日的情况。
洪涝、台风、风雹、低温冻害和其他气象灾害栏
的数据为填报当日前半个月的累计数。
其他气象灾害指高温热害、干热风、连阴雨等气象灾害。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每月15日和30日
农作物因气象灾害损失情况表
表号:农情基点08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作物栏填写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其他气象灾害指高温热害、干热风、连阴雨等气象灾害。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6月15日,10月15日
(二)水稻专项
水稻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09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作物栏填写早稻、中稻(一季稻)、双季晚稻,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大田播栽期指从稻谷大田直播或移栽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间。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早稻5月20日,中稻(一季稻)6月20日,双季晚稻8月20日
水稻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0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作物栏填写早稻、中稻(一季稻)、双季晚稻,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早稻 4月上旬至6月下旬,每月10日、20日、30日
中稻(一季稻) 5月中旬至8月下旬,每月10日、20日、30日
双季晚稻 8月上旬至10月上旬,每月10日、20日、30日
水稻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11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早稻7月10日,中稻(一季稻)9月10日,双季晚稻10月20日
(三)冬小麦专项
冬小麦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2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单位:万亩
注:播种期指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播种时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12月20日
冬小麦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3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旺长苗=实播面积(与表表XM-1一致)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11月20日、30日,12月10日,翌年3月10日、20日
冬小麦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14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5月20日
(四)玉米专项
玉米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5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播种期指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播种时间
作物栏填写春玉米、夏玉米,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春玉米5月20日,夏玉米6月30日
玉米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6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实播面积(与表YM-1一致);
作物栏填写春玉米、夏玉米,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3月20日至7月底,每月10日、20日、30日
玉米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17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9月10日
(五)大豆专项
大豆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8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播种期指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播种时间
作物栏填写春大豆、夏大豆,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春大豆:5月30日;夏大豆:6月30日
大豆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19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实播面积(与表DD-1一致)。
作物栏填写春大豆、夏大豆,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5月30日至8月底,每月10日、20日、30日
大豆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20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9月20日
(六)棉花专项
棉花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21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播种期指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播种时间。
作物栏填写春棉、夏棉,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春棉6月10日,夏棉6月30日
棉花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22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实播面积(与表MH-1一致)。
作物栏填写春棉、夏棉,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4月下旬至7月底,每月10日、20日、30日
棉花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23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实播面积=春棉+夏棉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9月10日、12月10日
(七)油菜分项
油菜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24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栽播期指从大田移栽或直播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间(移栽的不填报播种期)作物栏填写春油菜、冬油菜,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春油菜5月10日,冬油菜11月30日
油菜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25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实播面积(与表YC-1一致)
作物栏填写春油菜、冬油菜,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春油菜 5月下旬至8月下旬,冬油菜 11月中旬至翌年2月底,
每月10日、20日、30日
油菜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26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作物栏填写春油菜、冬油菜,每个作物填写一张。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春油菜8月30日,冬油菜翌年5月10日
(八)甘蔗专项
甘蔗面积落实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27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甘蔗长势调查表
表号:农情基点28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调查面积,选取有代表性的三分之一新植蔗和三分之二宿根蔗,取两者的平均数。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时间:5月25日
甘蔗产量和收益预计表
表号:农情基点29
制表机关:农业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08]27号
有效期:2年
注:单茎重(公斤)=茎径(㎝)×茎长(㎝)×0.785×10×比重
有效茎数:指株高大于1米的甘蔗茎数。
茎长:指收获时从茎基部到生长点(鸡蛋黄部分)的蔗茎长度(厘米)
填报单位:填报人:
填报时间:10月30日,翌年5月30日
三、数据报表填报说明
本套调度报表适用于500个部属农情信息基点县信息采集使用。
(一)报表类型
本报调度表分为综合和专项两类报表。
综合类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和调度人员基本情况,以及种植意向、农资供需和投入、因气象灾害受灾及损失等情况。
专项类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甘蔗等7大作物的种植面积落实、长势动态和产量、收益预测等信息。
(二)填报方法
1.报表分为年报、半月报和旬报三种。
年报为每年报送一次或两次的表格;半月报主要是灾情调查表;旬报为每10天报送一次的长势调查表。
2.填报时间以报表规定上报时间为准,如遇节、假日,可提至节(假)日前一个工作日报送。
3.填报数据均保留2位小数点。
4.所有报表均通过网上直报系统上报。
5.从第二年起,所有表格中涂色的部分不需填写,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三)数据采集方法
1.数据使用。
所有填报数据均以县统计部门数据为准,若县统计部门没有则填报县农业部门调查数据。
2.数据采集方法。
种植意向、农作物长势、产量预测和农民收益等数据,采用面上汇总(村→乡→县)、定点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获得。
定点调查要求每个县按好中差原则确定3个基点乡镇,每个基点乡镇选定3个基点村,每个基点村缺点3个以上有代表性的固定农户、每户选定3个以上地块进行定点田间观测调查。
随机抽样调查要求每个县按好中差随机选择3个典型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3个典型村,每个村随机选取3个以上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观测调查。
每块田不少于1亩,每块田抽样点不少于5个。
(四)主要指标说明
农作物面积:指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是收获面积。
播种面积:指农作物当季实际播种或移栽的面积。
间、混、套种作物面积,按各项作物所占比例折算。
补种农作物不重复计算面积,因灾重种或改种农作物,计入当季复种面积。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粮食、棉花、油料、糖料、麻类、烟叶、药材、蔬菜、瓜类等大田种植的所有农作物面积总和。
果树、茶树、桑树等多年生经济作物计入园地面积,不计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粮食:指谷物、豆类和薯类之和。
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谷子和其它小杂粮。
中稻、一季稻:指南方的中稻、单季晚稻和北方一季稻。
化肥、种子、农膜总资源:包括本县生产量、外地调入量、国外进口量和库存量。
化肥总资源和需求量。
折纯方法:实物量×养分含量(%),氮、磷、钾分别按N,P2O5,K2O 计算。
农作物气象灾害:主要指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的各种异常气象灾害。
包括干旱、洪涝、台风、风雹和低温冻害等。
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三等,即受灾、成灾和绝收。
干旱:因缺水造成土壤有效水分耗减,使农作物体内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止,发生凋萎或枯死的一种灾害。
洪涝:分为洪水灾、涝灾和湿(渍)害。
由于大雨、暴雨或人为因素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泥石流、滑坡等,造成耕地、房屋、农作物等被冲毁的灾害为洪水灾。
由于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使农田积水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为涝灾。
湿(渍)害是连阴雨时间过长,雨水过多或洪涝过后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因缺氧而导致的灾害。
台风:是俗称,气象专业术语是热带气旋。
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规定,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
强台风六个等级。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10.8m/s-17.1m/s(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达到17.2 m/s-24.4 m/s(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达到24.5 m/s-32.6 m/s(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达到32.7 m/s-41.4 m/s (风力12-13级)为台风,达到41.5 m/s-50.9 m/s(风力14-15级)为强台风,达到或大于51.0 m/s(风力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风雹:分为风灾和雹灾。
由强气压引起,风力达8级或8级以上,使农业、交通、通讯等受到损害的称风灾。
如寒潮大风、雷雨大风、龙卷风、沙尘暴等。
由于对流性天气的影响,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冰雹造成的危害为雹灾。
低温冻害:农作物生长期内,由于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温度偏低,热量不足,或农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遇一定强度异常低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或是影响结实、灌浆成熟,使农作物产量减少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灾害。
包括霜冻、冷害(包括寒露风)、雪灾等。
受灾面积:指因灾害造成在田农作物产量损失一成以上
的面积。
如果同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多次受同一种灾害的危害,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
成灾面积:指在受灾面积中,农作物产量损失三成(含三成)以上的面积。
绝收面积:指在成灾面积中,农作物产量损失八成(含八成)以上的面积。
农作物因灾损失:指在田各种农作物因气象灾害损失的产量。
(五)长势判断标准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甘蔗等七大农作物长势表,主要调查农作物发育阶段个体和群体的长势情况。
水稻、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甘蔗长势大体划分为三类,即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小麦长势划分为四类,即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和旺长苗。
一类苗指生育正常且健壮的苗,二类苗指比正常苗偏小、偏弱的苗,三类苗指病苗、小苗和弱苗。
小麦在一段时间内主茎叶龄过大,群体过大,株高过高的苗称为旺苗。
农作物长势判断标准以其构成基本要素指标进行判断。
1.水稻以叶龄、株高、单株带蘖、群体茎蘖数为水稻长势构成的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叶龄:表示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水稻主茎长出第七片叶时叫七叶龄。
株高:指植株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生长点的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单株带蘖:每株秧苗所带的分蘖数。
群体茎蘖数:单位面积(亩)包括主茎在内的总的茎蘖数。
(2)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
2.小麦冬前和返青期苗情分类以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总茎数为构成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主茎叶龄:小麦植株主茎的叶片数。
单株分蘖数:小麦单个植株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蘖茎数。
总茎数:单位面积内的主茎与分蘖的合计数,单位为万株/亩。
(2)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
3.玉米以株高、可见叶、茎粗为玉米苗情构成的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株高:指玉米从地面开始到茎杆顶端的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可见叶:叶尖露出1.5厘米以上但尚未完全展开的新叶
称为可见叶。
可见叶的数量,用片表示。
茎粗:玉米茎杆基部直径(厘米)。
(2)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
一类苗:出苗期正常,健壮,整齐一致,色浓绿,片肥厚。
二类苗:出苗期基本正常,苗发育正常,较整齐,色正常。
三类苗:出苗期偏晚,弱苗,不整齐,色浅绿,片薄。
4.大豆以出苗率、株高、主茎全展叶片数为大豆苗情构成的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出苗率:指播下的种子数和最终长出苗数目的比率,用百分率表示。
株高:指植株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生长点的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主茎全展叶片数: 大豆幼苗复叶的小叶片平展伸开时为全展叶。
主茎全展叶片数指主茎上全展叶片的数量。
(2)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
5.棉花以保苗率、现蕾开花期早晚、铃期基部蕾铃巩固率为棉花苗情构成的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保苗率:指定苗或移栽后的棉株存活百分率。
现蕾开花期早晚:现蕾和初花期提早或推迟天数,分别用“-、+”天表示。
铃期基部蕾铃巩固率:基部第一果枝第一二位果节的座果率(%)。
(2)苗情分类判定。
参考标准如下:
6.油菜以亩苗数、单株绿叶数、根茎直径、株高为油菜苗情构成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