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乘法估算)是(笔算乘法)的第六教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通过让学生估算需要打算多少钱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1〕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

〔2〕应依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既符合问题实际,计算又简便。

然后再引导学生在交流比照中掌握估算的根本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表达“尊重学生,表达创新〞和“关注生活,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自始至终兴趣怏然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我对教材不得不进行肯定的开拓与创新。

为此,我着重做好以下三点:
1、巧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系生活,加强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3、自主创新,合作探究,谋求师生共同开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打下了根底。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会感到比较枯噪乏味,我将计算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可能会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学生多数
要想到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因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敏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出合理性的推断。

3、感情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难点:培养估算意识和灵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我曾经开设的一堂校级的公开课,课后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反响相当好。

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是处理得比较成功的: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处境和感受。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本节课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
熟悉的“秋游〞导入学习,把简单、枯燥的学习理性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觉察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促使学生思维生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注重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用性〞是这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估算〞还是“笔算〞都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也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学习和探讨的必要。

因此,我结合本班和上课时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可能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并通过拓展练习等方法,启发学生将所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想,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深广的学习空间。

三、大胆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

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

例5的解决,学生出现了7种估算方案:104×49其中有3种估算方法适宜例题,第—种:把104看成100,把49看成50;第二种: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种: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

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三种算法的合理性,而不是由教师强加解说的,我设计了“哪一种估算方法更适宜本道题呢?〞经过学生间的剧烈商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在商量中渐渐觉察了第三种方法的优越性。

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当然,这堂课也有缺少之处,对一些同学而言,在“合作探究〞
局部,虽然有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学,还是有个别同学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只有结合一般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敏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