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美术课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美术课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
美术课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
当前美术教学对学⽣的美育浓缩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之内,很多美术教学活动中从开始的课程导⼊到后⾯的学⽣创作,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思路清晰,师⽣互动,精彩纷呈,但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上,执教⽼师却往往是或忽略或敷衍了事,精彩的课堂教学却令⼈感到遗撼。
本⽂针对此现象,从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两⽅⾯进⾏⼀些粗浅探索与尝试。
⼀、课前预习
(⼀)、美术预习的重要性
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预习指导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美术学科⽽⾔,⼤家却感觉也许并不太重要。
课改后的美术教材在“造型·表现”、“设计·应⽤”、“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内容和形式是⾮常丰富的,要想上好美术课,在课前师⽣都必须做⼤量的准备。
对学⽣⽽⾔,这个“准备”就是预习,在⽼师的指导下有⽬的、有⽅法、有效果的预习。
这样有助于学⽣了解本课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学习的重难点;有助于提⾼学⽣的美术素养。
也更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学⽣的⾃主性、积极性,所以加强学⽣做好课前预习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美术预习的时间
由于语⽂、数学、英语等要参加考试、⽽被称为“主课”,美术则被称为技能科,属于“副科”,是⼀门可有可⽆的学科。
美术课既然是“副科”,美术课的预习就不能占去学⽣太多的时间,更不能逼着学⽣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完成较复杂的任务。
因为美术课每周只有⼆节,所以要提前布置预习的题⽬,给学⽣2—3天的时间来完成预习。
当然有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会延长⼀点,有些则缩短⼀点。
在上课前⼀天由⼩组长收齐,交给⽼师。
最后视具体情况在上课前是否发还给学⽣。
总之,学⽣的预习时间的长短,因根据课程的内容、预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的实际情况⽽定,要灵活变化,让学⽣有⾜够的时间,⾼质量地完成预习的各项任务。
(三)、美术预习的⽅式
预习也是⼀种学习。
学习就其组织形式⽽⾔,学习⼜可以划分为独⽴学习与合作学习。
所以预习也可以采⽤这两种主要形式。
独⽴学习则是指由个体独⽴进⾏的学习。
学习的好坏,除了先天的因素外,与个⼈的主观努⼒是分不开的。
学习中许许多多的事都是由⾃⼰独⽴来完成的,即使是在合作学习中,也是要进⾏独⽴学习的。
独⽴学习可以培养学⽣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的主体能⼒。
使学⽣成为⼀个⾃主、⾃⽴的⼈。
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的新思路,带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的基础上以⼩组或团队的形式进⾏的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学⽣是学习的主⼈,教师上从旁协助的⾓⾊。
学⽣和学⽣之间积极地讨论、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讨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四)、美术预习的⽅法
美术预习的⽅法和⼿段多样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的⽅法、⼿段也在发⽣着变化。
学⽣预习时,可以根据预习题⽬,通过各种渠道,如查阅与之相关的⽂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的顺序阅读,并以⽂章摘录、资料卡⽚、读书笔记等⽅式收集、记录那些能全⾯、完整、正确和深刻
地阐明问题的⼀切有关资料。
通过运⽤问卷、访谈等社会调查的⽅式,有⽬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的资料,从⽽达到解决问题的⽅法。
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上查询等,搜集相关信息。
⼆、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上好美术课重要前提,⽽课后延伸也是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使课内学的知识得到进⼀步延伸,美术能⼒得以进⼀步发挥,美术体验得以进⼀步延续,也进⼀步培养了学⽣的习惯。
它能够使课上的内容得以延伸,,学⽣的操作性实践能⼒得以培养。
因为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但学⽣实践能⼒的潜能是⽆限的,课后延伸开阔了学⽣的视野,丰富了学⽣的知识。
也能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表现⽅法或⼯具⽆法在课堂上实现操作,“课后延伸”给学⽣更⼴阔的空间,去练习、去操作、为学⽣掌握技巧技法的能⼒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
“课后延伸”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学⽣⽣活的联系,丰富了学⽣的业余⽣活,能够引导学⽣利⽤课余时间进⾏再创作、再练习,有助于帮助学⽣掌握美术语⾔、技能,提⾼物化能⼒,使学⽣的创造能⼒得以提⾼。
(⼀)、适当的选择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可以做到“得利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但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设置课后延伸,以免给学⽣学习上造成压⼒,影响学⽣
的积极性。
很多课学⽣学习兴趣浓厚,还有的在课上还完成的不够的都可以设置课后延伸。
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的年龄特点、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度等来考虑课后延伸的设置。
(⼆)、通过课后作业设计延伸
根据学⽣在课上学习的兴趣点,通过学⽣感兴趣的作业精⼼设计课后延伸,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的极⼤兴趣,还会延伸学⽣的思维,引导学⽣⼤胆想象、独辟蹊径。
如:《幽默⼤师》就是⼀堂学⽣⾮常感兴趣的课,夸张幽默的课堂⽓氛很适合进⾏课后延伸。
可以布置学⽣给同学或爸爸妈妈画张漫画;画⼀张环保漫画;画⼀画⽣活中你思考的有意义的事情。
但要注意的是作业设置要因⼈⽽异,不同学⽣要选择不同特点、难度的作业,让其根据兴趣、能⼒选择作业的机会。
设置的作业也要活、要有趣,要有为学⽣提供发挥、联系、创新的条件。
(三)联系学⽣的⽣活实际设计延伸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材,相当⼀部分的课程内容和学⽣的现实⽣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活,家庭⽣活或⾝边的⾃然⽣活都有所涉及。
因此在有效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出课本,⾛向社会,来关注我们⼈类⽣活、⾃然和环境,从⽽实现对学⽣的视野、思维的延伸。
如《⼗⼆⽣肖》这⼀课,在学⽣学会了⽤纸造型的⽅法后,再让学⽣来结合
实际⽣活了解更多⽣肖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肖的民间传统⽂化,并制作⼏幅⽣肖图,把它们挂在家⾥,美化⾃⼰的居室。
本节课中教师将所学的内容与学⽣的现实⽣活相联系,从中培养学⽣的综合实践能⼒,同时能让学⽣主动参与学习的⼒量源泉,教师更是在有效的发挥主导作⽤,激发学⽣对美术学习的冲动情绪和喜爱的情感,使之产⽣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动性,将使学⽣在
课余---没有⽼师的控制、监督的情况下,⾃觉进⾏训练。
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后延伸的内容是,应注意贴近学⽣⽣活,能够让学⽣主动参与学习,并学以致⽤。
参考⽂献:1、《义务教育⼩学美术新课标》
2、《关于⼩学美术课前准备的⼏点初探》
3、《谈如何做好美术教学的延伸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