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2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与并
发症预防的外科治疗体会。
方法对28例通过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亢患者的围手
术期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28例甲亢患者全部施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
除术,26例治愈,2例复发,无死亡病例。
1例并发甲状腺危象,无喉返神经及
喉上神经损伤病例,无气管塌陷病例,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出现术后
暂时性低钙抽搐,1例出现术后出血。
结论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对中度以上的甲
亢仍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疗法。
[1]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术中减少对气管的刺激有利于术后的恢复,术中显露
喉返神经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术中保留甲状腺的多少,是影响术后甲亢的复发
的关键。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喉返神经我院于2005—2010年共手术治疗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现将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5—2010年共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28例,男性
12例,女性16例。
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39岁。
病程3—6年,平均4.2年,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甲亢的临床表现,11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突眼、3例合并有甲
亢性心脏病,术前T3 3.51-9.24nmol/l,平均6nmol/l;,T4 180.6-428.6nmol/l,平均320.2nmol/l,TSH0.02-0.31miu/l,平均 0.06miu/l。
基础代谢率为36%—66%,平均46%,颈部X线摄片有12例气管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移位及狭窄,术前声带检查
均无麻痹。
1.2术前准备
(1)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一段时间,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开始改服复方碘
溶液(Compound iodine solution溶液)和心得安。
复方碘溶液3滴口服每日三次,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维持,心得安10—30mg口服,每6—8小时一次,保
持心率<90次/分,基础代谢率<+20%。
(2)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
(3)颈
部X线摄片,了解气管壁有无受压软化。
(4)血钙、磷测定。
(5)检查心脏有
无扩大、杂音及心律失常。
(6)体位的训练,术前3天开始让患者逐渐适应颈
部过伸体位。
1.3麻醉的选择及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麻醉的选择:本组有22例选择了
气管插管全麻,6例患者选择了颈丛麻醉。
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头痛、头
晕症状明显减轻。
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所有病例全部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切除双侧叶大部及锥体叶,两侧残留腺体多为拇指节小。
切除腺体约80%—90%,每侧残留腺体约成人拇指节大小。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
术中注意保留腺体背
面包膜,颈部常规留置负压引流,切口行皮内缝合。
1.4术后处理术后12小时进流质饮食,24小时进半流食。
术后常规心电血氧监护24小时,床头备气管切开包48小时。
术前30分钟及术后当日及术后第二
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继续应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0滴,
共1周左右。
根据心率情况继续给予心得安口服,术后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术后
常规给予地塞米松20毫克静推。
出院病例均口服优甲乐25ug/日,服6个月。
2 结果
2.1术后病理结果所有送检的标本病理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平均重约
62.7g,其中最重的标本:右侧甲状腺130g,左侧甲状腺+椎体叶142g。
2.2手术并发症 1例出现甲状腺危象,患者术后4小时出现高热(体温
39.6℃)心率136次/分,血压186/120毫米汞柱,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200mg静点,利血平1mg肌注,冬眠合剂肌注,并给予降温、吸氧等处理后症状缓解。
2
例出现低钙抽搐,经补充葡萄糖酸钙后,短期内症状缓解。
1例患者术后即出现
切口内出血,急诊行二次手术探查,见出血为术中未结扎经电凝形成血栓的小血
管重新开放。
2.3随访结果随访28例患者2—5年,26例治愈,2例复发,1例出现甲状
腺功能减退。
3 讨论
甲亢由于腺体巨大,使颈部的大血管及甲状腺的主要血管及神经在解剖上发
生变异、并使气管发生移位、狭窄或软化,且甲亢的甲状腺腺体血管丰富,可造
成术中及术后出血,且术后可能出现甲状腺危象。
因此,应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麻醉及术中仔细操作,防范并发症发生,并加强对患者术后护理及观察。
3.1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甲亢手术成功的关键。
应常规口服碘化钠溶液,使甲状腺腺体变硬,以减少术中出血,必要时可用心得安,以降低患者基础
代谢率、T3、T4值,避免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在甲亢症状控制稳定后,选择适
合手术的时候进行手术,确保安全度过手术期[2]。
3.2麻醉选择
(1)气管内插管全麻甲亢患者较易激动,甲状腺肿大Ⅲ度以上,有压迫症状,甲状腺位置较低,甲状腺在胸骨后纵膈内或不合作者应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因气管插管麻醉能有效地保护呼吸道通畅,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本组有22例选
择了气管插管全麻。
(2)颈丛麻醉颈丛麻醉可保持患者清醒状态,可以随时检查发音,从而有
效的避免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
本组有6例患者选择了颈丛麻醉。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减轻。
故近年
来我们逐渐倾向于全麻。
3.3手术操作由于甲状腺腺体巨大,要充分显露腺体,必须切口要足够大,
部分或全部切断颈前肌群,充分显露术野。
(1)由于甲亢血管丰富,表面血管
增粗、较多,有的甚至形成网状静脉窦,术中极易造成大出血。
我们一般取先离
断供应甲状腺的主要血管(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下动脉),以
减少术中出血,甲状腺表面的出血应全部采取缝扎的方法止血,不能采取电凝方
法止血。
(2)充分游离腺体后再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我们一般采用先切断峡部,由内向外切除腺体,如果腺体肿大以上极为主,应先游离下极,切除大部分
腺体,然后将上极腺体向下极牵拉,切除上极;如果腺体肿大以下极为甚,可以
切断甲状腺悬韧带,游离上极,切除大部分上极腺体,然后将下极腺体向上牵拉,再切除下极腺体。
在处理甲状腺上极血管时,于切断甲状腺中静脉后用一小湿纱
布拭子推开甲状腺被摸外侧组织达甲状腺上极,钝性分离甲状腺膜与喉头之间疏
松组织,左拇指与食指捏住甲状腺上极,并轻轻吊起,约距上极1厘米处用一直
角血管钳紧贴甲状腺被膜并从甲状腺后面通过,然后撑开甲状腺后面组织,充分
显露上极,距上极定点0.5~1.0厘米处慢慢结扎通过甲状腺后面的7号丝线。
于
线结下切断甲状腺上极,这样采取不主动暴露甲状腺上动脉,背面也于距上极1
厘米处钝性分开至上极平面,尽量减少了误伤喉上神经的可能,并且缩短了手术
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而且还保证了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避免了甲状旁
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传统的教科书和手术学都主张在处理
下极时远离腺体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担心损伤喉返神经,这种方法不能完全
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另一方面也可能损失残留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使
甲状腺功能不足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增高。
我们在甲亢手术中,常规显露
喉返神经,处理甲状腺背面时,保留腺体后面被膜,尽量保护甲状旁腺。
甲状腺
创面止血彻底,出血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残面缝合不妥或带状肌、胸锁乳突肌断端
止血不善所引起。
在缝合伤口前取掉垫于肩后的枕头,并由麻醉师行气管吸痰,
将有助于缝合切口前对渗血的观察。
【3】另外我们在缝合甲状腺创面后,常规
涂抹OB胶,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创面渗血。
3.4预防甲亢危象本组甲亢危象发生1例(3.5%),良好的术前准备及轻柔
的手术操作与避免甲亢危象有重要关系,而且我们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常规静脉注
射地塞米松10毫克,术后连用3天。
对于发热者,采取物理降温或应用冬眠合剂,尽量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术后继续服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5
滴减至每次3滴后停服。
这些术后处理也是预防甲亢危象发生的重要措施。
3.5腺体保留的多少正确保留一定量的甲状腺组织,以保持其术后功能正常。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来说,如果少于5g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多
于6g易导致甲亢复发,其残留量要求极为严格,而实际上掌握又较困难。
我们
主张宁可多切少留,因复发性甲亢再手术难度极大,而甲状腺功能不足可用甲状
腺素补充。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七版,P292.
[2]孙靖中.普通外科手术规范及典型病例点评,P34.
[3]戴显伟.普通外科手术技巧,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