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3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参考3)山中访友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接触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一篇充满童心的散文,和着刚刚开学的心情,也很应景。

在假期里,到外地旅行,回老家度假的孩子也能对这篇文章产生共鸣,拥抱大自然,体验美好心情。

课堂学习从昨天开始铺垫,通过预习,利用模式,初画导图,课堂学习,通过互动,修改导图。

孩子们给我带来很大的惊喜。

回顾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收获与遗憾皆有:单元主题,了解学习要求。

鉴于从整体入手,每单元都从关注导语,提炼主题,了解学习方法,带着两个“怎样”(怎样观察、怎样展开)走进课文,做到“方法引路”,兼而关注的是导语主题中优美的表述,兼顾积累。

不足就是比较耗时,因为该部分内容比较平实,不能调动学生的激情,部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

借助导图,了解作者写作顺序。

孩子们借助所学的导图模式,以自己的理解绘制了各种图形,点出了作者访问的“朋友”分别有哪些,利用导图,感知整体内容,利用导图,了解散文文体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利用课件展示“圆圈图”,核心内容是“访友”,外围是访问的朋友,中间的那一圈是“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不足就是课堂上展示的时间不够,不能将好的思路,好的图例一一展示。

朗读课文,重点学习3—5自然段。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于这样优美的散文,只有在读中感悟体会,老桥、树林、鸟儿,山泉……一花一树,一草一木,写得那么生动,情感那么浓烈。

读,再读,感悟语言美,情感美,还有节奏美!不足就是个体的朗读不够,朗读体会说的不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